簡體版

第三十一章 步卒巔峰

「上箭!」

喀吱~~

「放!」

「再放!!」

「三射!」

準備迎敵!

唐軍軍旗下,蘇大為騎于馬上,凝目遠望。

隨著他的軍令,軍旗下扛旗的力士,用力吼叫。

一旁的傳令兵打出旗語。

鼓手鼓點為之一變。

持槊的唐軍重甲兵,在牛馬車後,握緊長槊,做最後迎接沖擊的準備。

「來了!」

轟!

被大唐勁弩削去了一層,但剩下的吐蕃騎,依舊凶猛萬狀的沖突上來。

河曲馬強腱的胸膛與牛馬車踫撞在一起,骨斷筋折的爆響聲里,牛車翻倒。

馬上的騎士連同戰馬,一齊翻滾飛出,撞上唐軍陣中的長槊,又砸翻數人。

唐軍長槊陣中,頓時出現短暫的缺口。

而後續的吐蕃騎,已經瘋狂的涌了上來。

「嗡瑪尼叭~」

「殺!」

狂熱分泌的腎上腺素,早讓這些吐蕃人忘記了生死,被為贊普獻祭精神所裹挾著,向著唐軍長槊沖了上來。

「持槊!」

「刺!」

步卒身穿重甲,以牛車和馱馬為牆。

步兵在車後組成長長的橫列。

長三十丈,縱深亦有十余丈。

整個步兵方陣,由大約七千唐軍步卒組成。

這樣一個方陣,幾乎把蘇大為手里除騎兵之外,所有的唐軍都派上了。

總計有七千之數。

前排長槊刺向正前,後排長槊斜向天三十度角,第三排向天六十度角。

整個長槊陣,如同一個密集的刺蝟。

而最前三排的步卒,更是將唐軍除騎兵外所有的鐵甲都裝備上了。

就在這一剎那。

無數吐蕃騎兵,驅動著戰馬,向著唐軍長槊陣沖撞上來。

就算不想沖也不行,後面的吐蕃騎沖上來了。

前方的稍一猶豫,就會被後方的吐蕃騎給撞翻踩踏。

轟!

驚天動地的巨響。

唐軍的長槊方陣一陣搖動。

第一排的長槊兵有不少連人帶槊被吐蕃人的戰馬撞翻出去。

仔細看,才發現唐軍第一列不僅有長槊,還有唐軍以半人高的大盾豎在地上,排成密集的盾牆。

這一下沖撞,並未如吐蕃人想的那樣,將唐軍的防線撕碎。

弓仁急紅了眼楮,厲聲喝叱著。

吐蕃騎並非是唐軍的半甲,而是連人帶馬都配了具裝。

只要不是摔倒,只要不是被射中了眼楮,就可以繼續向前沖。

包括弓仁自己,都率先踏入唐軍陣中。

雖然沒能突破第二道防線,但唐軍的長槊刺中馬肩,向一旁滑去。

刺中弓仁胸甲,也只是令他晃動了一下,未能墜馬。

弓仁怒吼著,奮起神勇,揮舞著彎刀,左右劈砍。

「殺!殺啊!!」

長槊如林。

遮天蔽日。

耳中突然听到弓弦崩崩作響。

弓仁抬頭看去,只見天空又是一暗。

從唐軍長槊陣的後方,突然有大片箭雨射出。

弓仁率領的吐蕃騎兵雖然有三萬,但似全副重甲披掛的具裝騎,也不過八千之數。

後隊全是清一色牛皮扎甲,以輕騎居多。

一時間人仰馬翻,騎兵沖擊節奏,為之一緩。

弓仁見狀,怒吼一聲,手中彎刀,在空中急速轉了一圈。

緊隨他的吐蕃騎人人雙目赤紅,跟瘋了一樣,扔下手里彎刀,換上鐵錘、鐵棒、大斧,口里發出野獸般的吼叫,不顧眼前密集的長槊,向前拚命擠去。

他們的人和馬,都披著鐵甲,只要不被戳到要害,便不懼傷亡。

戰馬也是經過特殊訓練,不像尋常戰馬一樣,對長槊畏懼躲避。

重甲,甲馬,加上重兵器的沖擊。

終于,伴隨著吐蕃人山崩海嘯的吼聲,唐軍重甲步卒的長槊陣,第一隊,被吐蕃騎舍身忘死的攻擊,給沖開。

大唐軍旗下,蘇大為眉頭微皺,向身邊的王玄策、李博和阿史那道真道︰「吐蕃人的重甲騎,居然如此勇悍?」

王玄策道︰「總管你看他們的人馬和標記,如果我認得不差,這是吐蕃王帳的精銳,屬于論欽陵和吐蕃大相直屬的雪山獅子騎,他們的戰力,已經不輸給唐軍精銳了。

不過這支重甲騎人數不會太多,當年我去吐蕃借兵時,听說吐蕃只有五萬這樣的精銳。

這些年不知有沒有擴充。」

話音的同時,唐軍第二隊長槊步卒的陣列,再次被吐蕃騎沖垮。

王玄策悚然動容。

旁邊的李博和安文生、阿史那道真,均倒吸一口涼氣。

「這伙吐蕃軍,好生彪悍。」

什麼是強軍?

悍不畏死。

明知前方是刀槍劍雨,仍然敢沖上去,有劈堅執銳的勇氣。

這支吐蕃重騎,做到了。

此時此刻,整個戰場短暫呈現絞著之態。

唐軍左右兩翼,與吐蕃主力的左右翼僕從軍絞殺在一起,一時未分勝負。

中軍,吐蕃重騎連續重垮了兩隊唐軍長槊隊。

正在與第三隊,也是最後一隊長槊兵,做最後的沖擊。

唐軍第三隊重甲步卒的陣列在吐蕃騎的沖擊下搖搖欲墜,看上去,被擊垮也只是時間問題。

吐蕃人後軍剛剛繞過燃燒的唐軍大營,距離交戰的戰場,還有數里之地。

要趕過來至少還有盞茶時間。

再看另一旁,唐軍由王孝杰所率的一千越騎,漸漸被吐蕃五千輕騎給壓制住,看上去險象環生。

天空上方,那只高階的人形詭異,張著雪白雙翼,在空中盤旋著。

仿佛懸在唐軍頭上的一把利劍,隨時會落下。

蘇大為知道他。

當日在大非川南麓駐扎時,曾在冰山上發現一個詭異的洞窟。

當時令唐軍上下一時震動。

不過後來蘇大為親自帶人去查看,洞中的詭異已經不知所蹤。

現在看,這詭異,居然也與吐蕃人合流了。

戰場紛亂。

砍殺聲,踫撞聲,戰馬的嘶吼聲。

人瀕死的絕望喊叫聲。

赤紅的血。

黑色的濃煙。

橘紅的火。

灰綠的草原。

沸騰的河曲戰馬。

所有的一切信息,如潮水般涌向蘇大為的眼楮和耳朵。

他的雙眼平靜如湖。

右手高高舉起,做了個手勢。

大旗下的令兵,立即打出旗語。

咚咚咚~~

唐軍戰鼓聲一變。

第三隊長槊步卒主動月兌離與吐蕃人的糾纏,向著兩邊撤去。

其中局部還在鏖戰,一時甩不月兌。

但大部份人,已經向左右散開,避開了吐蕃重騎的鋒芒。

見到這一幕,唐軍上下諸將,不知多少人在心中發出一聲嘆息。

大唐以玄甲精騎立國。

但少有人知道,大唐的重甲長槊步卒,亦是堅如磐石。

堪稱騎兵克星。

最早用步卒長槊方陣的,其實是前隋府兵。

隋末大亂,最後繼承隋軍重甲步卒余輝的人,叫劉黑闥。

當時唐軍騎兵初遇劉黑闥的重甲步卒長槊陣,很是吃了大虧。

最後連當時秦王李世民,都對此束手無策。

過去無往不利的騎兵沖擊,遇到不講禮的前隋重甲步卒與長槊陣,也被打得沒了脾氣。

最後逼得李世民不得不掘開河道,用洪水,將一切吞噬。

自那以後,唐軍也開始注重步卒長槊陣戰法,並將之與唐軍的騎兵配合。

靠著重騎與重步卒的長槊,這兩張王牌,打得突厥人都大敗。

最終橫掃天下。

但是今天,唐軍的重甲步卒,居然……

雖然,雖然是在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步卒的陣勢太過單薄。

但是被吐蕃人如此輕易沖開。

也實在令在場唐軍將領扼腕,心中有一種難言的怒火。

「總管!」

阿史那道真在馬上厲聲道︰「讓我帶預備隊,去會一會他們。」

「不急。」

蘇大為伸手下按︰「步卒沒有輸。」

他平靜的聲音里,有一種強大的信心。

附近的將領不由一怔。

就在此刻,伴隨著唐軍突然變奏的隆隆鼓聲。

先前躲在長槊陣之後拋射箭雨的勁卒,將長弓收起,放好。

同時取出身邊馬車上的一桿長兵,掀開罩布。

雪亮的刀芒,一時令天地黯然失色。

大唐陌刀。

站在所有陌刀步卒最前的將領,正是崔器。

他一身龜背魚鱗重甲,單手以陌刀拄地,一人站在隊伍前列,如同一尊雄壯的鐵塔。

黝黑的面龐上,一雙虎目凜凜生威。

「快快快!」

「快點,再快點!」

郭待封用鞭子抽打著騾馬,嘴里發出嘶啞的吼聲︰「快把這些畜牲趕過去!」

後勤輜重的輔兵喊著號子,拖著倔驢,騾子,馱馬,老牛,將一輛輛運輛的木車,緊急趕往隊伍前列。

郭待封在蘇大為手下前鋒軍中,一直擔任後勤之責,堪稱軍中後勤主管。

士兵們私下里稱他管家,也有叫他運輸隊長的。

但這些絕不敢在郭待封面前說,因為都知道他是貴冑出身,而且經過科舉,被陛下欽點為上品。

為人極好面子。

但是此時此刻,郭待封一改往日的驕傲,居然親臨一線,親自下場驅趕牛車。

這是罕見的一幕。

他甚至不顧形像,往日梳理得一絲不苟的發髻已經亂如蓬草。

頭發上,身上,四處沾著泥土與草皮。

原本是十分惹人發笑的模樣,卻無人發出任何笑聲。

他們在同時間賽跑。

地皮在震顫。

吐蕃人的騎兵真多啊,漫山遍野,洶涌如潮水。

那些具裝騎真厲害,怕不有千斤之力。

方才就見到,有頂到長槊陣最前的袍澤,被那吐谷渾馬撞中,人像是炮仗一樣被撞飛。

連身上的鐵甲都崩碎了。

快,再快一點!

郭待封轉頭看著飛速接近的吐蕃騎,兩眼赤紅,用盡渾身力氣怒吼︰「賊你媽,都特麼使出力氣,把這些畜牲頂上去!畜牲不上去,我們就用自己身子頂!

我死了,副手上,副手死了,隊正上!!」

他的耳邊,仿佛回響著蘇大為的聲音︰「待封,你與阿史那道真,是此戰關鍵。」

「全都頂上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