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七章 金氏之謀

金庾信陰沉著臉,向著新羅王宮走去。

這半年來,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衰老。

做為國仙,也無法維護住自己的法體。

哪怕他是修煉有成的異人。

朝局紛亂,實在是太糟心了。

先是新羅王金春秋突然逝世。

接著又是本該繼位的金法敏,與突然冒出來的金仁泰,為了爭奪王位,斗了個昏天黑地。

而其他王子各懷鬼胎,非旦不幫忙,還在一旁推波助瀾。

當然,最壞的要屬唐人。

就是那個蘇大為。

若非他在背後支持,金仁泰哪來的膽子,與金法敏爭位。

隨著蘇大為渡海去對付倭人,金庾信原本以為自己可以松一口氣。

開始,局勢確實如他想的一樣。

征高句麗的唐軍開始逐漸退兵。

百濟劉仁軌的唐軍孤懸于外。

唐軍不得不再次收縮。

新羅在背後悄然煽動百濟和高句麗人,向唐軍發動反攻。

趁著唐軍無遐插手新羅王位之事,金庾信與金法敏合謀,先是以鐵血的手段清除了一批對王位有威脅的嫡子,斷絕唐軍再插手的可能。

再設計將金仁泰從軍營里誘出擊殺。

原本計劃得好好的,誰知在關鍵時刻,從金仁泰隨身人員里,突然出現一個陌生的將領,將包圍圈殺出一條血路,護著金仁泰逃出。

糟心的事一件接著一件。

金仁泰這事還沒了結,金法敏這邊打算生米做成熟飯,直接登上王位,再向大唐皇帝報備。

這事還沒做事,又有一樁大事發生。

得知這個消息,金庾信呆愣了好久,才想起要趕緊入王宮,尋金法敏商量。

「什麼,你說那個蘇大為,征服了倭國?」

金法敏一失神,將手邊的一塊玉盞摔得粉碎。

他現在的位置,只差明著宣布繼承大王之位。

隨著金仁泰出奔,金法敏繼承王位已無懸念,差得只是一個儀式,以及大唐皇帝的認證。

但是蘇大為掃平倭國的消息,卻給十拿九穩的事,帶來最大的變數。

金庾信和金法敏與蘇大為打交道比較多,深知此人難纏。

而且蘇大為不像一般的唐軍將領那樣好糊弄,一直對新羅懷有警惕。

甚至有意限制和敵視。

這一點,金法敏自是心知肚明。

愣了半晌,金法敏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仿佛從木偶的狀態回過神來。

「消息確實嗎?」

「千真萬確。」

金庾信臉上籠著一層晦暗之氣。

這不是他烏雲罩頂運勢不好,而是自從蘇大為踏足半島以後,金庾信貴為新羅國仙,做事卻從未順過。

一直嘔心瀝血,結果卻是不斷被人算計。

一次次受挫,令他原本十分硬朗的身體,也變得大不如前。

這是心理陰影面積太大,帶來的身體衰敗。

輕咳了一聲後,金庾信繼續道︰「細作已經反復核查過,消息確實。蘇大為帶著人從天草登陸,先是迅速佔據了天草,從此處登陸大大出乎倭王的預料。

等他們反應過來,蘇大為已經征召數萬倭人僕從軍隨同作戰。

軍勢大漲。」

「等等,我沒听錯嗎?」

金法敏白白胖胖的臉上,涌起病態的潮紅︰「他就憑兩千人,無錢無糧,如何征召那麼多僕從?那些倭人就甘心為他用命?」

「他打破了地方的武士藩主,抄沒家產,用田產賞賜那些無地的農戶,轉眼前,就得兵萬余人。」

金庾信聲音艱澀,嗓子里像是摻了沙子︰「而且他這一計,那些農戶為了守護到手的田產,也得死心塌地跟隨唐軍走下去。」

「好……好一個絕戶計。」

金法敏神情一呆,做夢想不到,唐軍還有這樣的騷操作。

「好一個蘇大為。」

他喃喃的說著,突然激靈靈一個冷戰。

「國仙,若是蘇大為在百濟也推行此策……」

如果蘇大為在百濟用此策,將上層建築全部推倒,將底層百姓變做既得利益者。

那麼半島將會天翻地覆,唐軍從此將在百濟生根,再難根除。

如果再可怕一點,新羅這邊也被染上這種變革之火……

一想到這,金法敏心中涌出巨大的恐懼感。

唐軍一個月內攻下百濟,他沒怕。

蘇大為與他當面,身上透出殺氣,隱帶威脅,他沒怕。

可是現在,他是真真切切的怕了。

身為未來的新羅王,處在這個國家第一貴族的位置,站在貴族的階層上,他更能清晰的看到,蘇大為此計的毒辣。

堪稱釜底抽薪。

一但在半島推行,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這種變革。

所以金庾信一說,金法敏就知道,唐軍贏定了。

倭國的王室,所掌握的底層百姓會迅速流失。

唐軍會越戰越強。

蘇大為征服倭國,只是個時間問題。

一但挾征倭大勝的蘇大為率兵回到半島,會不會把那個變革之火也帶來?

金法敏的額頭冷汗涔涔。

「大王放心。」

金庾信半是寬慰他,半是推斷道︰「蘇大為這種手段,只能用在倭國,絕不可能在半島施行。」

「為何?」

金法敏剛一開口,就反應過來。

是了,半島這里不比別的,大唐皇帝李治的眼楮可是盯著呢。

他若在半島也如此做,李治第一個不會饒了他。

這種做法,在李治眼里,與謀反何異?

經過變革之後,倭國上下只認他蘇大為一人了吧?

倭國還算是天高皇帝遠。

可這百濟、新羅並不是啊。

李治一心想要將這里劃歸大唐治下,甚至建立如大唐內的建制,設立都督府。

怎麼可能允許蘇大為那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革命?

在倭國革了,在百濟還想革?

是不是還想回大唐革一革?

蘇大為一日為唐臣,都不可能在半島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就算他真的膽大妄為,金法敏一紙奏折遞上長安,參蘇大為一本。

李治也自會起疑,將蘇大為撤回去。

想明白這些,金法敏稍稍松了口氣。

略微定了定神,才提出自己最大的疑問︰「就算蘇大為用此策邀買人心,倭國之大,是我們的數倍,蘇大為何德何能,能稱平定了倭國?會不會是夸大之辭?」

「並沒有夸大。」

金庾信的臉上,露出一抹苦澀和怪異。

「蘇大為在天草站穩腳跟,以黑齒常之等人為將,迅速吞下肥前和肥後,又花了兩月時間消化這些地方,抽調精壯建立僕從軍。

最後率領數萬軍,向築前國進發。

在擊敗築前和築後國的倭軍主力後,在築紫野與倭王高市率領的數萬大軍,展開決戰。

倭軍這方,如果情報沒錯的話,應該是藤原鐮足為大將。」

「藤原鐮足?我知道這個人。」

金法敏露出回憶之色。

十幾年前,他才剛到長安做國子監生,听說倭國發生動蕩。

中大兄聯同藤原鐮足誅殺了權臣蘇我氏,使得朝中大權回到倭王手中。

倭國國勢,也因此很是興旺了一陣。

為此事,百濟人也跟著興奮了一陣,嗷嗷叫著,又攻佔了新羅數城。

所以金法敏對此事印象深刻。

對于與中大兄一起,誅殺蘇我氏的藤原鐮足,建立起很深的印象。

「那是一位能臣,據說在倭國有智者的稱號。」

「是啊,但是決戰,還是唐軍贏了。」

金庾信臉上的表情越發苦澀。

就像是剛喝下一大碗苦澀的中藥,眉眼都揪成了一團。

「雙方兵力相當,唐軍主要又是僕從,是如何贏過藤原鐮足的?」

「據說,唐軍動用了火牛陣。」

「火牛陣?」金法敏又愣了一下,火牛陣他听說過。

以前在長安求學時,也曾听過田忌賽馬,齊國火牛陣破敵的故事。

但是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件事會在現實里發生。

故事里說的簡單,但是後人其實不少人去嘗試過了,很難將故事里的場面復制出來。

首先牛一直是戰略物資,很難收集那麼多牛。

其實牛也不是傻子,你在它後面點火,真當牛只會筆直向前沖?

更大可能是瘋牛倒撞回本陣,將給它點火的人,用牛角刺穿肚腸給送上天。

牛的智力再弱,也懂得區分誰是傷害它的人。

「不光是牛,還有各種騾馬牲畜,具體如何,細作也沒打听清楚,只知道唐軍出動了這些牲畜,在其後點火,令發狂發瘋的騾馬牛沖入倭軍陣中,攪得倭軍大亂。

唐軍精銳鐵騎趁勢掩殺,陣斬了藤原鐮足,並活捉了高市倭王。

倭軍當場崩潰。

隨後蘇大為又率著數萬僕從軍追出數十里。

盡殲倭軍主力,並擒獲倭王室大臣百余人。

經此一戰,倭國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力。

向蘇大為稱臣歸降。」

這番話說出來,金法敏听得臉頰直不住的抽搐。

不知是害怕還是氣的。

「倭人平時也自稱什麼天照大神子民,據說異人和半妖眾多,怎麼在戰場上居然都不用出來?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金庾信目光古怪的看了一眼金法敏,喉結微微蠕動了一下。

「他們用了。」

用了,但還是干脆利落的跪了。

這到哪里去說理去。

金法敏猶如被點穴一樣呆在當場。

愣了好久,才像是被人掐著脖子一樣,艱難的道︰「國仙,我們該怎麼辦?」

若讓蘇大為知道,自己暗中玩的那些陰。

還曾暗殺金仁泰,蘇大為一定不會饒過自己。

征倭唐軍一但回歸,半島又將掀起腥風血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