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二章 強弱

「蘇帥。」

婁師德站起身,向蘇大為行禮。

叫蘇帥,自然不是大帥什麼的,而是因為蘇大為是不良帥。

最近的一系列戰績,所有人心下都感覺,叫蘇大為營正,或者校尉已經不合適了。

沒有更合適的稱呼,那還是稱蘇帥吧。

以示與婁師德等人的區別。

對于蘇大為,婁師德現在是徹底心服了。

帳中篝火燒得正旺,上面的一鍋羊肉湯已經熟了,湯水沸騰著,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王孝杰找來陶碗,替蘇大為盛了滿滿一大碗,上面撒以星星點點的野菜,還有茶葉末。

羊肉豐腴的油脂混合著野菜的清香,勾得人食指大動。

「蘇帥,喝口熱湯吧。」

王孝杰雙手端著湯,恭敬的道。

蘇大為接過,看了兩人一眼,笑道︰「都坐吧,別站著了。」

「喏。」

「別緊張。」

蘇大為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帶頭坐下,其余人方肯隨之就坐。

聶蘇現在是蘇大為的親兵,寸步不離。

跪坐在蘇大為身側,以手按劍,頗有些不怒自威的沉凝氣勢。

軍中果然是最鍛煉人的地方。

蘇大為喝了口熱湯,與部下隨意聊著,氣氛漸漸輕松起來。

他們現在佔據的,就是原來木昆部的部落帳蓬。

至于木昆部,被殺了萬余人,倒也不愁沒有地方供大軍入駐。

木昆部包括酋長,上下全都是唐軍階下之囚。

而部落里的財貨牛馬羊這些,早已被唐軍按功勞大小,一一分發出去。

唐軍除了對戰馬和牛羊這些可以充做軍糧的物資感興趣,對其余的興趣不大。

木昆部落大部份財貨和女人,倒是便宜了那些小部落的僕從軍。

此時夜色寂靜,如果凝神細听,可以隱隱听到從帳外傳出來一些奇怪的聲音。

那是部落里女人的呼聲,一種混雜了似痛苦,似歡愉的嗚咽聲。

跪坐于蘇大為身後的聶蘇,不禁挑了挑眉頭,臉色緋紅。

婁師德看了一眼聶蘇,再看一眼蘇大為,低聲道︰「蘇帥,要不要約束那些胡人?」

「無妨,這是他們的習俗,勝利者享用一切,我等是客軍,主要任務是為了對付東突厥,無須多生事端。」

「是。」

婁師德點點頭。

他心下當然明白,這幾日的作戰,固然是大勝,可這些胡人僕從也折損甚大,兩萬余胡騎,戰死近萬人。

以草原人的習性,戰損超過兩成,已經是極大的挫敗。

這些胡人沒有當場崩潰,形成潰敗,已經算是婁師德馭兵有方了。

最危險的時候,婁師德親自握住陌刀,在後面壓陣。

膽敢轉身潰逃者,將面臨唐軍陌刀的殺戳。

大部份轉身想逃的胡人,被下馬排成陌刀陣的唐軍連人帶馬劈碎。

由是胡人不敢南逃。

不得不硬著頭皮前撲後繼的頂上。

再加上崔器和盧綰二人率領精銳唐軍從旁牽制,這才勉強穩住了陣腳。

這支胡人僕從軍是靠著大唐的威勢,以及唐軍帶領他們連日的勝利,不斷的掠奪戰利器,殺戳,和女人,才讓他們凝聚起來。

不對他們做出戰後「補償」,之後的戰斗,怕是士氣不振。

「婁校尉。」

蘇大為舉起內里的肉湯,向婁師德笑道︰「此戰你居功至偉,若不是你成功拖住了木昆部的主力,我們絕不可能勝利,此地簡陋,就讓我以湯代酒,敬你一口。」

「哈哈哈,好個以湯代酒。」

王孝杰在一旁拍腿大笑。

才笑了兩聲,自覺失態,忙閉嘴。

蘇大為也向他舉碗道︰「其次也要敬王隊正,此次回去,朝廷必定不吝封賞,各位的官職,肯定是要往上挪一挪了。」

此言一出,王孝杰臉上露出喜色。

要是運氣好,自己便能接上婁師德的位置,坐上校尉之職。

這可是以軍功實實在在的封賞。

自己不像婁師德,是考科舉,進士出身。

要想升遷,只有靠著手里刀槍,一刀一槍的拚出來。

而要立功,談何容易。

大唐數萬軍馬,能像自己這次一樣,立下潑天大功的,又有幾人?

三人用陶碗踫了一下,不顧湯還滾燙,各自喝下一口。

王孝杰燙得舌頭外吐,心中仍是歡喜。

「可惜崔器和盧綰不在,不然我們聚一起喝一杯,更加快活。」

「那是自然,等回了長安,定要請你們上醉花樓喝個痛快!」

「哈哈哈,一定。」

蘇大為說笑幾句,接著神情一正︰「聊一下接下來的行動吧,我軍雖然初步立住腳,但後續的行動,才是真正的考驗。」

一听蘇大為提起戰事,婁師德和王孝杰背脊一挺︰「蘇帥請說。」

「與木昆部的佔斗結束了,我軍需要盡快消化木昆部收降的軍馬,那一萬余人,可以繼續壯大我們的實力,其中分散打散,令其下層兵卒指認中下層將領,就是那些十夫長,百夫長,必要時,可以殺一批。」

蘇大為說的是題中應有之意。

王孝杰與婁師德連連點頭。

「之後可以把此次作戰表現勇猛的胡人僕從將領,提拔一些,令他們統率打散的木昆部。」

婁師德又是連連點頭。

他是考科舉出身,胸中頗有韜略,自然懂得蘇大為說的不是什麼新鮮手段。

但是能這麼快想到,信手拈來,而且據說蘇大為只是不良人出身,並沒有入過學,這就不得不令婁師德佩服了。

「那些小部落胡將為了表現自己,一定會盯緊木昆部的騎兵,而木昆部被打散,而且抽去了原先的下層將領,也就鬧不起來,蘇帥真是深黯兵法之道。」

「呵呵,不過此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戰力,只是我們沒時間了,兩害取其輕,先如此吧。」

「蘇帥,還有仗打?」

王孝杰嗅出話里的味道,眉毛一揚,眼神中,透出躍躍欲試之色。

「我曾說過,打下木昆部,只是此行的第一步,幫助我們在這片草原站住腳跟,能不能真的站住,還得看後續。」

「蘇帥的意思是說……突厥人要來了?」

「也該來了。」

蘇大為的眼神透過火光,投往帳外,那漆黑如幕的黑夜。

仿佛有千軍萬馬,踏著夜色襲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西突厥人沒那麼弱,不會這麼甘心失敗的,他們一定會出兵,至少會試一試我們的斤兩,這一仗,才會是真正的硬骨頭,也是我們接下來,最大的考驗。」

王孝杰和婁師德豎起耳朵,凝神細听。

在見識過蘇大為之前的戰略,並一戰成功後,兩人再也不敢將蘇大為的計劃等閑視之。

「之前與木昆部作戰,你們是不是覺得勝得挺輕松?」

王孝杰與婁師德眼神踫了一下,臉上均露出被蘇大為說破心事的一絲小尷尬。

蘇大為卻並不以為意,平靜的道︰「凡戰,務必廟算,先求不可敗,而後求勝。」

這話是兵書上的,說來倒是簡單,但紙上得來終究淺,如何能把書上的文字,變成自己的東西,活學活用,才是本事。

而蘇大為,恰好有這份機緣。

去年從長安出兵,一路上,他有機會親眼見識唐軍的軍事組成,見識當世一流名將,如蘇定方,如程知節是如何安排兵略。

也親耳听過,數位大唐名將在軍帳中激烈辯論,對于用兵的方略,各有機杼。

這堪稱大唐版的頭腦風暴。

更有機會,得程知節、蘇定方和安文生等人的親口指點。

有時候是一兩句,有時是促膝長談。

許多東西,底子打下了,缺的就是一個機緣頓悟。

缺的就是臨門一腳。

一切的理論、想法,最終要落到實戰上。

而此次帶著五百余名唐軍出金山,就是蘇大為絕佳的戰場。

老天給了他一個一展所學的機會。

而事實證明,他現在的兵法運用,縱然還不及當世一流名將,但是對上木昆部這種,完全是玩弄于股掌之間。

木昆部三萬控弦之士,還有全族上下,若知道自己的失敗,是出自大唐長安一名不良帥之口,在戰前,早已經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只怕是一口怨氣,無處可發泄。

「婁校尉,還有王隊正,可知對木昆之戰,我軍勝在何處?」

蘇大為依舊是不緊不慢,一邊喝著羊肉湯,一邊看似隨意問。

這話,令王孝杰有些迷惑。

以他對蘇大為這段時間的了解,蘇帥並非是喜歡自吹自擂之輩,那他問這話的意思是?

婁師德想了想道︰「是時間,利用了時間差。」

蘇大為看了他一眼,欣然點頭道︰「不錯。」

他放下湯碗,用手指在地上隨意畫了個圈,又點了兩點。

「胡人勢大,我們只有五百余人,勢弱,這一仗的關鍵,便是時間,時間是一件工具,雙方的實力,並非一成不並,而是動態的,就像是水一樣在變化。

我的思路是,開始先極力攻略小部落,收集人手,通過匯聚的人手,再攻下那些中等部落。

雖然單獨看,我們唐軍的人手不如他們多,但每次的戰場,時機,都由我們挑選。

也就是說,我們在選好的時間,選好的戰場上,集中優勢兵力,對相對比我們弱的部落下手。

以此,匯聚到了第一股僕從軍,我們的實力開始大增。

這其中有個關鍵節點,就是之前提到的時間。

你們看……」

蘇大為的手在在上劃了一條線。

「我們從金山出來,如果直線距離要到木昆部,大概七日時間。

這是第一個時間差,也就是說,我們攻略周邊小部落,木昆部就算從第一天起,得到消息,不算他們思考和反應的時間,就算當日出兵,一來一回,也要半個月時間。

有這半個月,已經足以我們統合金山南面的諸小部落,匯聚起一支足夠作戰的大軍了。

事實上,到我們與木昆部作戰時,手上的胡人僕從,有兩萬人。

雖然仍沒有木昆部的人多,但已可堪一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