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六章 太宗的兵法

蘇大為面色凝重道︰「國家、制度。」

王文度點頭道︰「沒錯,他們有自己的官制,有稅收,有武功,有文字,疆域由西至北,橫跨萬里,控弦之士百萬,並且還懂得冶煉之術,能產上好鋼鐵,打造上好的兵甲。」

蘇大為臉色微變。

他依稀記得,之前蘇慶節跟自己提到過,突厥人的著甲率很高,只要是突厥戰兵,幾乎人人披甲。

武器有長槍一把,腰刀長短各一,角弓一,鐵簇箭矢三十支一壺,常備兩壺。

有的富庶的甚至連馬都能著甲。

這絕不是普通「強盜」能武裝得起的。

「突厥人很聰明的,他們不但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還懂得做生意?」

「做生意?」

蘇大為有些意外︰「他們做什麼生意?」

「無本的生意。」王文度意味深長的道。

「搶劫?」

「咳咳,也可以這麼說吧,他們會扼住河西走廊的水源和綠洲、道路,往來的商隊要想平安過去,就得交稅。」

王文度長嘆道︰「這可是一條富得流油的黃金之路啊。」

蘇大為深以為然。

絲綢之路,連通東亞和中亞,從河西走廊經過塔里木盆地等無盡的沙海,可以直達中亞月復心,甚至直達波斯,也就是日後的中東伊朗地區。

西漢鑿空西域的張騫曾說過,西域有三十六國。

這些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大小國家,都是扼著黃金生命線,佔有著綠洲,或者往來交通要道,通過源源不斷的貿易,富得流油。

而做為西域霸主的存在,突厥人靠對這些國家和商旅「抽血」,就更加富有了。

任何時候,無本買賣都是最賺錢的。

充足的財富,才能令匈奴人可以發展自己的文化,建立自己的政權,發展冶煉技術和武備。

這才是突厥人,稱雄天下的原因。

「明白了吧,蘇隊正,我們面臨的是何其強大的敵人。雖然東突厥已經被大唐折服,但西突厥並不是個軟弱無力的對手,相反,它很強。

從這一路,到安西都護府,從金山以南,到安西四鎮,到北庭都護府,全都在西突厥的鐵蹄之下。

在山的那頭,五弩失畢部、五咄陸部、昭武九姓、鐵汗,還有葛邏祿部、處月部,都是它的爪牙。」

處月部,便是後來的沙陀國,這個族群在唐中後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王文度一直在默默的觀察蘇大為的表情,見他神色變幻,似乎心中有所動搖。

他微微一笑,伸手又輕輕拍了拍蘇大為的肩膀︰「我們都是自己人,所以提點你一下,這西突厥,不是這麼好滅的。」

王文度走了,只留下蘇大為站在原地,腦子里有點亂。

突厥,這個對手,和過去草原上的強盜確實有些不太一樣。

有點像是後來的蒙古帝國的趕腳。

中軍大帳,經過親兵通傳,蘇大為得以進入帳中。

眼前光線一暗,稍微適應了一下,他看到,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正端坐于桌案前,似乎正埋首看著一張地圖。

听到動靜,程知節抬頭看過來︰「蘇家小子來了?過來。」

他伸手招呼了一下。

倒是沒什麼架子。

不過蘇大為也從他的臉上,看到不同往日的另一個程咬金。

他身上衣甲嚴整,雙手扶膝,坐在上首,如威嚴的雄獅一般。

雖然已經年過六旬,仍然顯得精神抖擻,毫無老態。

「大總管。」

蘇大為叉手為禮,行過禮後,方才走上去︰「斥候隊隊正有軍情稟報。」

程知節沖他瞪了瞪眼︰「你小子少跟我來這套,咱們在這山腳下,突厥人翻不過來,有個屁的軍情。」

得,一說話,還是那個粗鄙的老匹夫,露餡了。

蘇大為嘴角抽了抽,將昨晚發生的事,詳細向他說了一遍。

末了,蘇大為再次道︰「既然突厥的探子已經發現我們了,那我們便不能還按兵不動,應該有所行動了。」

「動?」

程知節抬頭沖他冷笑一聲︰「往哪動?」

「呃,翻山……」

「翻個屁。」

程知節隨手抓起桌案上的筆架扔過來。

蘇大為抱頭跳開,頗有些狼狽。

帳外的親兵听到動靜,掀開簾子進來,還沒弄清楚狀況,又被程知節給轟了出去。

然後他瞪著蘇大為道︰「別以為你在長安破過幾個案子,便了不起了,老程我帶兵的時候,你毛都沒出來,不對,你都還不知道在哪呢。」

呃……

蘇大為一時無言。

這種風格的主帥,真特麼的第一次見。

能不能畫個圈圈詛咒你?

算了,看在你是程處嗣、程處亮他們親爹的份上,不跟你一般計較。

程知節自然不知道蘇大為心中正沖自己畫圈圈。

他撫著下頷上濃密的胡須道︰「看你是後輩,我來指點你一下。你看,如今的氣候,天寒地凍,隨時可能下雪,到那時,別說大軍翻躍金山,便是猿鳥,也翻不過去。

這個時節,突厥人更不可能過來。

他們要放探馬,便讓他們放,有何可怕。」

「大總管,這……」

蘇大為一時瞠目結舌,照程知節所說,要下雪了,所以要在這山腳下過冬是怎麼地?

那要打突厥,豈不是要等明年春天?

這他娘的,無力吐槽了好不好。

「你想說我們是不是要在這里過冬?」

程知節撫著虎須,一臉嚴肅的點頭︰「我可以告訴你,你想得沒錯,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咱們便可以翻過山嶺,繼續向西突厥王庭逼近。」

「大總管!」

蘇大為有些急了,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我記得當年衛國公李靖滅東突厥可是風雪突襲,一戰而定,咱們有必要在這里過冬嗎?在這里等候的意義是什麼?」

「意義?」

程知節雙手扶住桌案,眼中威光凜凜︰「唐軍在這里,便是意義。」

蘇大為,徹底懵逼了。

在他的思維里,如李靖那般,速戰速決,方才是痛快淋灕的戰斗。

就如他破案一樣,說十二個時辰,就十二個時辰。

你要跟蘇大為說,這個事不行,咱們今年先在這里等著,等到明年春天再接著干。

蘇大為只怕會一口水噴你臉上。

昨日李謹行才說過大軍出征,每日糜費錢糧無數,許多地方豪強田莊主,和下面的小農戶,應召出兵,結果一出就是跨整年,非得整破產不可。

「不服氣?」

程知節看了蘇大為一眼,從他臉上看出一絲怒色。

嘿嘿一笑︰「真是個屬倔驢的,老夫再提點你一下……

你剛才說,李靖滅東突厥很輕松?

那可不是李靖一人之功啊。」

提起往事,程知節的眼中閃過懷念之色︰「太宗,我還記得……

白馬之盟後,拜隋朝完備的馬場所賜,太宗獲得了五千匹優良種馬,其中兩千匹更是當時縱橫天下的東突厥馬。

這些好馬全數被唐太宗放牧在隴右馬場,數年之後,已經暴漲至十萬匹。

那幾年,太宗一邊厲行輕徭薄賦,另一邊抓緊煉軍,不惜重金厲行十二軍建制,甚至親自帶著軍士在顯德殿訓練。

數年間,得到一支精銳之兵。」

說到這里,他喘了口氣,看了蘇大為一眼接著道︰「突厥人可不簡單,他們以冶煉著稱于草原,甚至有‘鍛奴’之稱。

而且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突厥人也能夠通過貿易,從西域各國,甚至吐火羅那邊,源源不斷得到技術與商貿之利。

憑此武裝起來的突厥軍隊,配備更精良的鐵器裝備,太宗說,突厥人富到了‘以甲冑為常服’的地步。」

雖然方才從王文度口中听到過類似的話,但此時從程知節嘴里听到,蘇大為仍不由暗自吸了口涼氣。

「高祖年間時,受夠東突厥窩囊氣,高祖也曾一怒向東突厥開戰,結果卻是連戰連敗,特別是武德八年的朔州大戰,右衛大將軍張瑾全軍覆沒。

武德九年的會寧與蘭州大戰,東突厥更是來回橫掃,幾乎如入無人之境。

當時太子建成建議高祖遷都,以避突厥人。

若不是當時秦王一力堅持,長安早就成了突厥人的牧場。」

程知節深深的看了蘇大為一眼︰「我記得太宗在白馬之盟後,曾咬牙切齒的說了一句︰將欲取之,必固予之。

一邊厲兵秣馬,太宗一邊派張公謹出任代州都督。」

張公謹,建議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元龍功臣之一,擅于情報收集。

「那些年,我們一邊整軍備戰,一邊緊盯東突厥境內的一舉一動。

以張公謹精確洞察力和強大情報搜集能力,不停搜羅解析東突厥的軍政變化,曾經在來去如風,動輒就荼毒一片的東突厥鐵騎,從此在太宗眼里,漸漸沒有秘密。」

程知節停了片刻,突然古怪的看了蘇大為一眼︰「我看你小子,就有點像是張公謹的味道。」

你才張公謹,你們全家都……

等等。

蘇大為腦子一閃念,程知節這句話,信息量很大啊。

他不會是知道了什麼吧?

難道李治,真想把我當高宗朝的「情報頭子」來培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