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明崇儼,南朝梁國子祭酒明山賓五世孫。

父親明恪,為安喜縣令。

看到明崇儼的名字時,蘇大為開始還以為是巧合,但是等看到其父為安喜縣令,便知道,這就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明崇儼。

現下,這孩子才不過五歲,因自小有些異于常人,年前入京後,被其父送往大慈恩寺,做「舍身」。

所謂「舍身」,也是時下一種習俗,怕孩子養不大,許予佛祖,待到大些時,再從寺廟里接回來。

這明崇儼亦是如此。

蘇大為眉頭不禁皺起來,果真是這明崇儼……

他隱約記得,這個明崇儼與後來的武則天,關系不一般。

可以說是十分受武則天的信重。

在這一瞬間,蘇大為心里一動,忽然想起來。

被劫匪抓走的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也在未來受到武則天的寵信。

這麼說的話,這些失蹤孩子的共通點,莫非是和明空姐有關?

但是不對,這都是未來發生的事,至少在十幾二十年後,眼下,這些人都只是孩子,不可能會因明空法師,受到特別的關注。

蘇大為在心里糾結時,縣君裴行儉已經把悟能叫到一旁,細細問了一番,又讓縣內主薄做了筆錄。

「此案疑點有三。」

裴行儉看著筆錄道︰「第一,這叫明崇儼的小沙彌一向是隨師父在廟里修行,究竟是昨晚還是今天不見的,這個叫悟淨的法師卻說不清楚。

第二點,此案與昨晚上元夜的孩童劫案是否有關聯,現在還不能斷定。

第三點,大慈恩寺僧眾進出都有記錄,一向以戒律森嚴而聞名,似一個五歲的小沙彌,不可能憑空消失,人究竟是在寺里某處,還是已經出寺,現在還不得知。」

說完這三點,裴行儉向陳敏道︰「你跟這位悟能法師,去大慈恩寺走一趟,帶些人手,先問一下那位悟淨法師,看看在寺里能不能找到人,如果萬年縣的人在那邊,與他們好生交接。

要是萬年縣的人不在,你去完大慈恩寺,再替我去萬年縣走一趟,告訴他們縣君,我們這邊的進展,看看怎麼合作來破此案。」

「是。」

陳敏忙抱拳應下。

「蘇大為。」

裴行儉向蘇大為看過來。

「縣君。」

「那幾個倭僧,你盯住了,順著這條線查一下,有結果告訴我。」

「是。」

蘇大為忙抱拳應下。

「大為。」

一旁的李思文忽然開口道︰「你跟我過來一下,有話同你說。」

蘇大為向縣君裴行儉看過去。

裴行儉揮了揮手︰「你們都去忙吧,我這里也還有一大堆公務。」

陳敏隨著悟能法師去大慈寺。

蘇大為則隨著李思文走出縣君公廨,在院內,李思文左右看了看,見無人注意這里,又揮手讓高大虎和另一名差役離遠些,這手招手示意蘇大為靠近些。

「李主薄,不知有什麼事?」

「是關于東瀛會館。」李思文沉吟了片刻道︰「本來這件事還沒定下來,不應該提前跟你說,但是一來你已經留意到了倭人這一塊,二來你之前的案子也與倭人打過交道,將來這一塊,少不得要你參與。」

「李主薄,你說的是什麼?」

蘇大為有點懵。

「上面懷疑,東瀛會館目地並不單純,不僅僅是做生意,可能還有間諜在里面。」李思文面容平靜,說的話,卻讓蘇大為大吃一驚。

上次楊昔榮的案子,牽扯出來的絕不只是霸府,對大唐來說,最重要的乃是蘇大為無意間發現的,高句麗間諜高建這條線。

也正因為如此,最後端掉了一整條高句麗潛伏在大唐的間諜線,最後論起來,在長安縣衙發生不良人被殺之事,縣君裴行儉並沒有受到上面的責難。

長孫無忌甚至親自過問此事,稱裴行儉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清除掉高句麗間諜只是第一步,後續一系列的暗戰才是重中之重。

在長安,難道僅僅只有高句麗一家間諜嗎?

換句話說,難道埋伏的高句麗間諜只有高建這一路人?

所以近段時間,左右領左右府,還有刑部、大理寺,都在暗中徹查此事。

最後,除了清除出一批三韓、高句麗的間諜,還注意到了倭國在大唐的會館。

李思文對蘇大為道︰「你剛才提到倭國的東瀛會館,剛好我們大理寺最近也在留意此事,上面還有意專門新設一個機構叫倭正營,專為清查各處間諜,尤其是倭人間諜。」

等蘇大為消化了一會,李思文接著道︰「上次你處理楊昔榮案,揪出高句麗間諜高建,做得非常好,上面已經有人注意到你,如果倭正營真的建立,少不得把你吸納進來。

嗯,你已經是大理寺評事,秩比從九品下,到時這品級也可以往上升一升。」

「不是。」

蘇大為一臉迷惑︰「清查各國間諜,為什麼叫倭正營?」

你們,是不是對倭人有什麼意見?

听上去像是專門針對倭人。

「哦,這你就有所不知了。」

李思文背負雙手道︰「倭國與中國建交由來已久,西漢時,倭島上的許多小國家,便開始向漢稱臣納貢。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以歲時來獻見雲。」

「李主薄,能不能直接說重點。」

蘇大為苦笑道︰「我這還急著去查案子呢。」

李思文皺了下眉︰「隋大業三年,倭國使臣小野妹子到達大隋,向隋煬帝呈遞國書。

國書中稱︰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

足見其傲慢無禮。

如果不是當時隋煬帝急于征高句麗,以他的性格,定然會發動對倭戰爭。

當時隨使臣一起至隋的,還有沙門數十人,說是學習佛法,實則有窺探大隋的用意。

待倭國使團的人將大隋的情況帶回倭國,後來的遣隋使,態度果然收斂許多。」

李思文停了片刻接著道︰「倭國地方狹小,其人卻一向狂悖無禮,有如古之夜郎國。而且窺探中國之心不死,朝廷在最近的一些事里,發現其野心不小,所以才會格外注意。」

蘇大為點點頭︰「我查那幾名倭國僧人時,會多在意些。」

心里則是在默默吐槽︰原來第一次遣往中國的倭國使臣團長叫小野妹子,這名字……還真讓人印象深刻。

「你明白就好,對倭人,要多留心。」

李思文想了想道︰「對了,倭正營的事上面還沒有定論,不要泄露出去。」

「是。」

上面,這個詞,自然不是形容大理寺寺正侯善業,這麼說,對間諜一事,關注的人,可能是更上一層。

有可能是長孫無忌,甚至是當今陛下李治。

蘇大為沒有在這件事上深想下去。

辭別了李思文,蘇大為甚至顧不上去和高大虎打招呼,徑自趕向東瀛會館。

剛才錢八指派人告訴他,說是那邊有所發現。

東瀛會館就座落在西式,對外,主要是經營生意為主。

除了大唐貞觀四年第一批正式來唐的遣唐使外,這二十余年,倭國倒是不曾再向大唐派遣正規使團,但是民間的商路往來一直沒有中斷。

前幾年,更是在大唐多處設立會館,經營倭國與唐國的生意往來。

蘇大為趕到的時候,錢八指正在西式一個靠近路口的酒肆里坐著。

看到蘇大為,他眼楮一亮,伸手招呼道︰「阿彌,這邊。」

在他身邊,還坐著三名不良人,除了南九郎,還有蔣南,以及一名叫沐首的不良人。

蔣南與沐首之前都是安文生手底下的人。

「八爺。」

蘇大為走上來坐下。

店里的小二過來,給他添置了杯碗和筷著。

「有什麼發現?」蘇大為左右看了一下,確定安全後,壓低聲音問。

「讓蔣南說吧。」

錢八指手里拿著酒杯,就像是真正的食客一樣,的一聲,喝了一小口。

蘇大為把目光投向蔣南。

這個面孔白淨,柔弱得像是書生多過不良人的青年,咳嗽了一聲道︰「八叔讓我們過來幫忙,我發現,出入東瀛會館的人里,有些面孔頗為熟悉。」

「說下去。」

「屬下記得,這些人,也曾在越王府出入過。」

「嗯?」

蘇大為有些吃驚。

東瀛會館,明面上,是倭國來唐做生意的,兼有一些沙門僧人說是交流佛學。

無論是生意人,還是僧人,似乎都與大唐的越王風馬牛不相及。

這兩者聯系到一起,

透著一股反常的味道。

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蘇大為扭頭朝向右手邊的窗口。

這個位置是錢八指他們刻意選的,正好能看到不遠處的東瀛會館正門。

西市本就是長安最繁華的市口,兩邊店鋪鱗次櫛比,而倭人的東瀛會館,門口也不斷有人進進出出,顯得十分繁忙。

「僅憑這一點,不能說明什麼,還有別的發現嗎?」

「有。」

蔣南猶豫了一下道︰「卑職發現,蘇帥要找的那個武順,曾在會館附近出現過。」

蘇大為抬頭看了他一眼,心里涌起疑惑,面上不動聲色的問︰「她進去沒有?」

「倒是未曾進去,只是在門前轉了一圈。」

蔣南回憶了一下道︰「開始卑職還沒認出來,是南九郎告訴我,那人就是武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