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羅使者被殺之謎中篇

唐代的長安皇城,其實是一個寬泛的說法。

皇城分為兩個區域,以承天門為界。

入朱雀門,走承天門街,到承天門這一塊區域,其實並非皇宮,而是中央官署所在。

過了承天門之後,才算是皇宮。

大理寺坐落于皇城順義門一側,與衛尉相鄰,背靠將作監。

而鴻臚寺和鴻臚客館,則位于朱雀門和含光門之間。

蘇大為從長安縣衙出來之後,直奔順義門。

在順義門,他把腰牌交給了守門侍衛,然後又經過一番嚴格的盤查和詢問之後,才算通過。

大理寺門外,莊嚴肅穆。

蘇大為再次取出腰牌,請守衛人員通稟,然後就站在側門外等候。

雨,仍舊在下,淅淅瀝瀝。

順義門道行人稀少,不時可以看到全副武裝的侍衛兵馬,從街道上走過。

他等了一會兒,里面終于有了動靜。

一個大理寺吏員從側門走出來,道︰「把身上的武器交出來,然後隨我來。」

要交出武器嗎?

蘇大為愣了一下,但旋即應命。

入鄉隨俗吧。

這大理寺好歹也是最高法院一樣的存在,規矩多,守衛嚴格,也在情理之中。

他把橫刀交出,然後示意身上已沒有武器。

「這是什麼?」

那吏員指著蘇大為手臂上的降魔杵,蹙眉問道。

「前兩月不是詭異暴動,之後家母在大慈恩寺求來的護身符,讓我隨身攜帶。」護身符嗎?「

吏員看了一眼,點點頭,也沒有為難蘇大為。

身上帶個護身符也正常。再說這降魔杵看上去雖然大了一些,但似乎也沒甚殺傷力。

蘇大為暗自松了口氣,忙跟著那吏員往里走。

說實話,大理寺的面積並不是很大,吏員加起來,大約有二百多人。除此之外,還有百十名雜役。總體而言,大理寺內部規劃的非常整齊,一個一個跨院,吏員進進出出,各司其職。一眼看去,雖然非常忙碌,但並不雜亂,顯得是井然有序。

在一個跨院外停下,那吏員示意蘇大為等著。

他走進院子,不一會兒又出來,對蘇大為招手道︰「隨我來,李主簿要見你。」

這吏員說話,頗有些趾高氣揚的架勢。

也難怪,在這大理寺中,除卻雜役之外,所有的吏員大都身居品秩。哪怕是最小的大理寺獄丞,也是個從九品下的職官。哪像蘇大為,基本上就是一個白身平民。

蘇大為倒也不在意,跟著那吏員走進跨院。

這跨院面積不大,有幾間公房,可以看見屋里面的人,正在忙碌不停。

蘇大為被帶進了一間廂房,就見里面端坐一人。看年紀大約三十左右的短髯男子,正伏案書寫。蘇大為進屋後,他只抬頭看了一眼,並未說話,然後繼續低頭書寫。

蘇大為見狀,也沒有打攪對方。

他知道,這人是在用這種方式給他下馬威。

所以他也不著急,靜靜站在屋中。

半晌,那人書寫完畢,把手中筆放下,又抬頭看了蘇大為一眼,道︰「長安縣無人,竟派一黃口小兒來,莫非是不願意配合大理寺行動嗎?」

蘇大為一愣,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這是覺得他年紀小,認為長安縣是在敷衍大理寺。

他連忙道︰「有志不在年高,非是長安無人,而是縣君以為小人前來,已足夠了。」

他可不是中二少年,上去懟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之類的話語。蘇大為可以肯定,如果他真這麼說了,不定對方會立刻發作,把他趕出大理寺。

他此次前來,是想弄清楚金德秀之死的原因。

在沒有弄清楚之前,蘇大為可不會輕易的離開這里。

那主簿也愣了一下,旋即笑了。

「好大口氣!」他站起身來,道︰「不過既然來了,那就隨我走吧。

倒要看看,裴君手下究竟有何才干。」

「去哪里?」

主簿道︰「現場,隨我再走一趟。」

說完,他也不理蘇大為,徑自走出房間。

蘇大為不敢怠慢,忙跟在主簿身後。那主簿在大理寺門口的廄房前停下,早有雜役牽了兩匹馬等候。他接過其中一匹馬的韁繩,然後又扭頭打量了蘇大為兩眼。

「會騎馬嗎?」

「會!」

「領回兵器,隨我出發。」

說著話,他就牽馬往外走。

蘇大為不敢怠慢,忙一路小跑到大理寺側門的門房里,把橫刀取回。

他返還廄房,牽住了另一匹馬的韁繩,往大理寺門外走去。

主簿早已等在門口,見蘇大為出來,他突然取了一塊青銅打造的腰牌,丟給了蘇大為。

「這是大理寺通行令牌,以後憑牌進出。

還有,不必再交出兵器,咱們隨時會出去,忒麻煩。」

說完,他又對大理寺門口的衛兵道︰「此人是長安縣派來配合大理寺行動的人,準他跨刀入內,不必再予以阻攔。」

「明白,衛兵立刻點頭答應。」

主簿披上了簑衣,牽馬往順義門走。

蘇大為也不敢怠慢,跟著披上簑衣,牽馬隨後。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順義門,在順義門外上馬,然後催馬就走。

「李主簿,咱們去哪里?」

「居德坊,跟上了。」

李主簿在前面,頭也不回,打馬揚鞭而走。

今天有雨,所以路上的行人並不是太多,走起來也很順暢。

蘇大為緊隨其後,不多時就來到居德坊外。

李主簿在坊門外甩鐙下馬,牽著馬往里面走。

「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哦,小人名叫蘇大為。」

「蘇大為?好名字,大有所為。」

主簿點點頭,道︰「你既然是長安縣所屬,想必對這里也不陌生,找幾個武侯過來。」

說完,他把馬韁繩就丟給了蘇大為。

那氣派,很不一般。

蘇大為覺得,這位李主簿的身上,似乎有一種行伍中人的氣概。

他接住了韁繩,牽著兩匹馬走到了武侯鋪外,把馬系在樁子上,就走進武侯鋪。

表明了身份之後,蘇大為喊了兩個武侯,還有兩個坊丁出來。

「哥幾個,外面是大理寺的主簿,過來查案,大家警醒點,別被人挑了毛病。」

「明白明白。」

兩個武侯一開始並不是特別願意,但听說是大理寺的人,也不敢怠慢,連忙跟了上來。

「漕渠橋怎麼走?」

「過十字街左拐,順著十字巷橫街走,過了路口就是。」

蘇大為推了那武侯一把,輕聲道︰「還不帶路。」

武侯恍然大悟,忙一路小跑的在前面走。

蘇大為則跟在那李主簿的身後,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漕渠橋。

「前日,是誰發現的尸體?」

「原來上官是來調查那件事情啊,是小人清早巡邏時,發現的尸體。」

「具體位置在哪里?」

「喏,就在橋下的河灘上。

當時天色還有點暗,小人路過這里時,想喘口氣就回去開門。

是南九郎先看到,他說橋下怎麼看著好像有人?然後小人就走下去,發現了尸體。」

「南九郎是哪個?」

「哦,他今日休息,沒有來。」

「去,把他找來。」

武侯不敢怠慢,忙喚了一個坊丁過來,讓他前去找人。

蘇大為則站在橋頭,看了片刻之後,順著斜坡滑到了河灘上。

「是這里嗎?」

「在往里面一點。」

武侯也跟著下來,指著橋洞下道︰「就是那堆雜草旁邊,對,就是那個位置。小人記得很清楚,他是上半身泡在水里,雙腿在河灘上。如果不是南九郎眼楮尖,我還真不見得能發現。」

蘇大為又往前走了兩步,然後抬頭,向河堤上的李主簿看去。

李主簿突然問道︰「那南九郎當時在什麼位置?」

「哦,上官再往後退兩步,大概是那個位置。」

李主簿退後兩步,往橋下看去。

看了兩眼後,他也順著斜坡下來,示意蘇大為上去。

「蘇大為,能看到嗎?」

「看到什麼?」

李主簿招手,示意那武侯過來,躺在河灘上。

蘇大為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不太清楚。」

蘇大為大聲回答。

當然,如果他調用元,借元之力肯定能看清楚。

不過那南九郎應該是一個普通人,不可能有那樣的眼力。

李主簿示意武侯起來,然後爬上了河堤。

「剛才武侯說,他準備歇一下,去開坊門。

也就是說,當時應該是四更三點到五更天之間。在如今這個時節,天應該還黑著。至少,當時的光線,應該比現在要黑。你剛才站在這里,都很難看清楚那里的情況。南九郎在那種情況下,居然能看到有人?我覺著,這似乎有點不太可能。」

蘇大為,沒有插嘴,只靜靜站在旁邊,听李主簿的分析。

這個時候,南九郎來了。

他是一個看上去,年紀和蘇大為差不多的年輕人。

個頭嘛,也到蘇大為的肩膀,精瘦。

他走過來,臉上帶著困惑之色。

听了李主簿的詢問,他頓時慌了,連忙解釋道︰「上官,小人和此事,絕無干系。小人只是從小就有一副好眼力,能看的比別人遠,有時候就算在夜里,也能看見。

就因為小人生了這副招子,所以大家都喚我千里眼。

平日里,小人都是晚上當值,就是因為這雙眼楮的緣故。不信,上官可以問其他人,小人句句是實,沒有半句謊言。」

李主簿聞听,一愣。

他扭頭向武侯看去,就見武侯連連點頭。

「九郎確是有一雙好眼楮,這一點小人可以作證。」

「是嗎?」

「小人可以發誓。」

李主簿眉頭蹙起,「既然如此,南九郎,你把當晚的情況,再與本官詳細說一遍。」

南九郎連忙點頭,站在河堤上,手舞足蹈比劃起來。

蘇大為則再次滑到河灘上,站在河邊,向四處觀望。

漕渠,長安五渠之一。

它與永安渠相連,經西市而出,入居德坊而後出城。這條河渠,水系很發達,水量也很大。西市的木材,會竟有這條河渠出城,以減少人工的開支,水流十分湍急。

蘇大為蹲下來,把手伸進了河水之中。

「老姚!」

「來了!」

武侯忙快走兩步,到了蘇大為的身邊,低聲道︰「蘇帥,我和二哥關系不錯。

上面那位到底什麼意思?托個底,讓我也放心。他這過來就懷疑九郎,我這心里有點慌啊!」

蘇大為聞听,頓時笑了。

「你和我二哥認識?」

「經常一起喝酒,之前他巡夜的時候,我還幫他掩護過呢。」

蘇大為抬頭,看了正在問話的李主簿一眼,低聲道︰「沒事,他就是有棗沒棗打兩桿子,亂來呢。」

「嚇死我了,剛才他那臉色,可真難看。」

「別管他,和我說說,那天晚上你看到的情況吧。

把你看到的所有情況都說一說,別有疏漏。我跟你講,這案子不小,我都是配合行動,說穿了就是跑腿。大理寺的主簿,從六品的職官,和咱們縣君都屬于平級。」

老姚聞听,頓時緊張起來。

和縣君平級?那可真是大人物了!

他凝神回憶半晌,低聲道︰「那天晚上,情況是這樣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