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听她一口一個「皇阿瑪」,便笑著伸了手,將她拖到身前,伸手就在她背上不輕不重打了幾下。
吉靈扯著他袖子,笑得喘不過氣,跟他求饒。
門口守著的七喜她們听著里面歡聲笑語的,也跟著臉上帶著笑。
有說有笑就好,萬歲爺和主子,這麼多年,到底還是老樣子,從來沒變過。
菩薩保佑!
胤禛這晚上本來就打算宿在承乾宮,順便听听三公主的口風,但既然女兒害羞,不好意思和他這個皇阿瑪多說,他也就只能和吉靈兩個人商量了。
「旁的人選,倒也不是沒有,但是家族就差一些,配不上咱們的息兒。」胤禛洗浴之後,渾身還透著皂角的清香,睫毛上凝著水霧。
吉靈走過去,抬手幫他擦了,才道︰「皇上說的‘差’,是指什麼樣的家世?」
胤禛于是隨口提了幾個。
吉靈听了便倒抽一口涼氣。讓
這樣的家世還叫差!難怪選不出人——光是能進胤禛眼的便沒幾個大姓了。
就在這麼些家族里挑選額駙,還要考慮到樣貌、性情,當然沒得什麼挑啊!
「其實年紀,倒不一定要比息兒大兩三歲,便是同歲,或者小幾個月也是可以的。」吉靈在旁邊給胤禛出點子。
胤禛眼里亮了亮,若是按照這個思路來辦,倒是又有幾個合適的人選——有幾個能人的小兒子,他倒是沒考慮進去。
胤禛伸手揉了揉眉心,凝望著暖閣中的宮燈出了一會兒神,又想到一事額,便抬頭對吉靈道︰「弘昕那兒,你也留留心,別讓下面奴才用了齷齪心思。」
吉靈知道他的意思——是怕皇子尚未娶親之前,先被膽大的宮女暗地里勾引了,便點頭道︰「弘昕身邊的,都是些用慣的老人,盡管放心便是。」
胤禛應了一聲,又道︰「去年剛有國喪,今年是不成了,待得後面,弘昕的嫡福晉,這人選不可馬虎,朕定然要好好把著關!」
他這麼說著,意味深長地抬眼看了吉靈一眼。
吉靈也正好抬起臉來,兩個人在燈下對視了一瞬,吉靈心里便是一跳。
她抿著嘴唇沒說話,一時間暖閣里安靜下來,只听見外面簌簌落下的風雪之聲。
已經是雍正十四年了。
吉靈心想︰讓她提心吊膽的雍正十三年,終于過去了。
過了好一會兒,才听見胤禛拍了拍她的手,沉聲道︰「靈靈,休息吧。」
吉靈抬手要去解床帳,胤禛拉住她,道︰「朕來,你躺下。」
他一邊說著,一邊扶著她,動作溫柔地便讓她躺下了。
暖閣里的地龍燒得火熱,一點兒也不覺得冷,被子綿軟輕柔如雲朵,吉靈躺下來,見胤禛已經吹熄了宮燈,這一系列動作都沒讓奴才進來伺候,而是他自己親力親為。
等到他上了床榻來,吉靈很自然地就往旁邊讓了一些,給他騰出一片地,然後把被子掀起來。
胤禛一躺下,吉靈就聞到他身上淡淡的一股藥味——說不出是什麼藥,只是覺得從前隱隱也聞過,但是不常見。
她下意識用力聞了好幾下。
「這是屬狗了?」胤禛笑著在被子里握住她的手︰「你在做什麼?」
「皇上身上貼膏藥了?」吉靈翻身起來,趴在胤禛胸口問他,綢緞一樣的長發覆了下來,垂在他脖頸間。
她第一反應就是︰四爺可別是看奏折看的太多,傷了腰,貼了膏藥吧?
她這麼一想,下意識就伸手去模他的腰。
胤禛一不小心就被她模到了腰上的癢癢肉。
他倒抽一口涼氣,按住她的手,笑著瞪了一眼道︰「別鬧。」
他眼神雖然是瞪著吉靈的,這句話的語氣卻是分外寵溺。
吉靈嘻嘻一笑,果然听話地松開了手,躺下在四爺旁邊,隔了一會兒,她听見枕邊人的呼吸變得細密綿長。
四爺最近怎麼這麼能睡?嗜睡?
幾乎一沾枕頭就睡著,和他從前那很差的睡眠質量相比,簡直不像同一個人啊……
吉靈心里想著︰她記得很清楚,胤禛以前的睡眠一直都不太好,夜里稍微有一點動靜,他就能很警醒地睜眼了,早上也起得早。
但如今,睡著之後的他,面容上一派高枕無憂。
這樣子,若是在現代,她倒要真的懷疑胤禛是不是吃了安眠藥了。
她還是湊近了,去聞胤禛身上那味道。
似曾相識。
不是沉水香的氣息。
吉靈在黑暗中靜靜躺了一會兒,忽然反應了過來。
是朱砂。
是煉丹用的朱砂。
……
正月里一過,滿紫禁城里都開始冒出了傳聞,說是皇上就要封皇貴妃娘娘為皇後了。
一開始,風聲還只在幾處,漸漸地,就像漣漪擴散開了水面一般,這說法,滿紫禁城里都是了。
是啊,如果從後宮妃嬪的角度來看,這說法一點問題都沒有。
皇後新喪,皇貴妃攝六宮大權,本來已經相當于實際意義上的皇後了。
再說了,皇後這個位置,不必如何得皇上寵愛,但一定要得到皇上充分的信任。
從這個角度來看,吉皇貴妃更沒問題了——皇上多年獨寵如一,夫妻……啊不,帝妃感情深厚。
這便是最好的佐證。
再說了,前朝前代的,皇後死了,皇貴妃替補上去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過。
畢竟皇貴妃再「貴」,也是妃。
皇後是「後」
做事、掌權,可以讓皇貴妃來做。
但是比如冬至祭天祭祖、拜謁祖陵等等,這種一定要有帝後雙人在場的場合,皇貴妃總不能直接頂了皇後的位置,在明面上去做。
但也有不少人暗中詬病——吉皇貴妃的母家雖說如今被皇上一抬再抬,到底還是起得太快,底子太薄。
更不用說是漢軍旗。
後族,怎麼能是漢軍旗呢?
養心殿里,胤禛听了風聲,視線還注視在面前的奏折上,唇邊卻泛起一個冷笑。
只是這個笑容冷意多,笑意少。
有意思,他想。
先前一個裕妃、隨後一個皇後,兩個人的例子還沒看明白。
這後宮里,還有人嫌日子太好了,過得皮癢,非要生出點事兒來。
這是心急,想趕著他的靈靈到風口浪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