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七章 領軍

太子和幾位阿哥的營帳就在附近,所以到的時候幾乎是同時。

「見過太子,見過大哥。」

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是一起來的,這兩位阿哥年齡相仿,脾氣相近,聰慧過人,雖不是同母一胞卻很親近。尤其是兩人很得康熙寵愛,只要康熙離京必然指定他們陪駕。

見他們來了,在帳外等候的太子胤微微點頭道︰「老十三老十四來了,一起進去吧。」

大阿哥胤緹也不說話,只在一旁站著,等太子先進帳營後,他才第二個走了進去。

「兒臣見過皇阿瑪……。」

四人入到帳內,只見康熙坐著,拿著一份奏折在看著,微低著頭也看不是什麼表情。四人依著規矩向康熙行禮,見康熙說了聲起來吧,這才站起身來。

「皇阿瑪,您喊兒臣等來是……?」

太子是儲君,四人中也只有他有資格詢問。康熙抬眼瞧了瞧太子,也不多說什麼,把手里的折子放到一邊︰「這里有個折子,你是太子,你先瞧瞧。」

邊上的太監拿起這份折子上前交給了太子,太子接過後就著帳內的燈燭看了起來,沒看幾眼頓時臉色微變,望向康熙的目光中欲言又止。

「這份折子是剛到的。」康熙平靜地說道,而此時邊上的大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目光都投向太子手里拿著的這份折子,心中滿是好奇。

「皇阿瑪,這折子……?」大阿哥忍不住問道,同時把目光望向康熙,本來把這幾位阿哥喊來康熙就讓他們知道這件事的,當即示意太子把這份折子給幾位阿哥一起瞧瞧。

太子見康熙示意,當即就把折子交給了和他關系最好的十三阿哥,這個舉動頓時讓站的最近的大阿哥臉上怒色一閃,不過康熙在他也不好發作,只能微低下頭用力捏緊了拳頭。

十三阿哥不以為然,接過折子就和身邊的十四阿哥一起看了起來,和太子一樣看了沒幾眼就吃了一驚,幾目掃完後又把折子遞給了大阿哥。

等太子和三位阿哥全部看完後,康熙這才示意太子先說。

「皇阿瑪,兒臣以為浙江之變未盡全功是事出意外,如張雲翼健在,朱袁二人定是手到擒來。而現在雖說朱袁暫時逃月兌,但朱袁主力已損,只余些殘兵敗將罷了,我江南兵力充足,只要朝庭再指派一員大將指揮,想來匪亂定能平息,還請皇阿瑪盡管寬心……。」

「寬心?太子這話說的可輕巧。」大阿哥不悅道︰「江南可是大清賦稅之地,今年江南本就遭了災,後又有朱袁造反,席卷浙江幾個州縣,甚至連杭州城都差一點兒落入賊手。此乃三藩之亂後從所未有的大事,而今賊子更逃月兌不知去向,誰能保證不死灰復燃?依我看,皇阿瑪應盡快回京,調集各省兵馬拉網圍剿,早日必盡全功才是!」

「區區毛賊能如何?」太子針鋒相對道︰「皇阿瑪御極以來平三藩、收台灣、征噶爾丹……哪個不比朱袁厲害?何況眼下朱袁大軍十不存一,更如驚弓之鳥,只需派大將坐鎮,如張雲翼般追擊圍剿即可。如此之事需皇阿瑪歸京?大哥不要忘了,皇阿碼此次北巡的目的,一旦突然歸京那些王公們會如何想?天下又會如何看待?」

「太子不知兵事,素不知小害演成大禍的道理?朱袁草莽起事,僅一月就幾乎不可收拾,一旦放任自流定將釀成大禍!太子為儲君,當為皇阿瑪分憂,而非隨意斷言。」大阿哥直接反駁道,太子是沒上過戰場,這點他比不了大阿哥,可大阿哥這番話明里暗里的諷刺意味听的太子極是惱火,難道就憑你大阿哥打過仗,他這個儲君說的話就是胡言亂語不成?當即太子直接就懟了回去。

「好了……。」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矛盾不是一日兩日了,作為長子的大阿哥一直以來都不服氣太子,為什麼自己明明是長子就因為不是皇後生的這太子位就落到了老二頭上?

要論在軍事能力,要論功勞,他那點比不上太子的?就是因為他的出身稍微差了點,這太子的位置就一直不是他。

至于太子,對于這位大哥也是沒什麼好感,兩人平日里針鋒相對也不是頭一回了,如果不是康熙在,說不定太子直接就拿儲君來壓老大了。

喝止了太子和大阿哥的爭論,康熙把目光投向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這兩位阿哥文物全才,而且又年輕,他想听听他們的意見。

十四阿哥在看完奏折後心里早就盤算了起來,帶兵打仗一直是他心里所想,這次不正是一個好機會麼?當康熙詢問他們的意見時,十四阿哥迫不及待地就表示願意為皇阿瑪分憂,他作為皇子可以皇子身份去江南領兵圍剿朱袁。

而十三阿哥卻想的深些,其實太子和大阿哥兩人的話都有幾分道理,皇帝北巡的安排如非出大事當然不能隨意取消,朱袁在江南鬧的雖然凶,可現在形勢基本還算控制之中。但大阿哥說的也有道理,朱袁能在這麼段的時間內幾乎席卷江南,誰能保證這次逃月兌後不會卷土重來?打蛇要一棍子打死,千萬不能留一口反被咬一口,這點十三阿哥心里很清楚。

當即,十三阿哥建議先派人回京做好準備,同時挑選一員可靠的大將火速前往江南接替張雲翼的部屬指揮圍剿。同時康熙的北巡可適當進行調整,如有必要可提前回京,以保各方面的周全。

「老十三有點長進。」康熙略有滿意地點點頭,听到康熙夸獎十三阿哥,除十四阿哥外,太子和大阿哥都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很快就掩去了表情連聲附和稱是。

接下來,康熙也不再多說什麼,讓他們各自回營。十四阿哥走之前還忍不住毛遂自薦要求去江南帶兵,被康熙嚴厲訓斥了幾句這才悻悻然離去。

在康熙前中期,可謂名將輩出。無論是圖海、周培公、王輔臣還是穆佔、張勇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就算是在中期時,也有薩布素、彭春、張雲翼等人。可惜的是這些名將都已去世了,現在就連張雲翼也因操勞過度死于軍中,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朝庭上下要挑出一員能獨當一面又震得住地方的戰將還真是難選,雖然康熙也清楚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性格好兵,但親上過戰場的康熙更清楚打仗不是兒戲。

心中把可選的人選細細想了想,康熙最終還是決定派大阿哥去江南。一來大阿哥的身份足以鎮得住地方,調兵遣將不會有任何問題,二來大阿哥十八歲就隨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征,康熙三十五年更參加了遠征噶爾丹之戰,算是一員良將,只要再給他配個合適的副將,當能擔當此重任。

很快康熙的旨意就下來了,大阿哥胤緹以直郡王身份統轄江南各軍,圍剿朱袁殘部。大阿哥接到旨意當日就動身回京,快馬回到京中又從前鋒營挑選了兩千人,連夜坐船南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