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下面呢?」

「沒有了。」

「為何?」

「我只當閑聞逸事,沒有多看。」

「哦……」李江想了想,忽然話鋒一轉,問道︰「宋以後有燕國嗎?」

李四被這冷不丁的問題搞愣了,一時竟然沒反應過來。張三見狀,立馬接言道︰「兩宋後就是元,元以後是明,沒有燕國。不過兩晉時有幾個燕國,海川道長是想問?」

李江幽幽一嘆,擺手道︰「沒什麼,不經意間想起一個朋友,他是燕國後裔。終不是一個世界啊……」

話語聲越來越低,幾至不聞。

張三李四以為他在緬懷故友,也閉口不言,相互之間以眼神交流起來。

兩人倒也沒錯猜,李江確實在緬懷故友,但這份緬懷中不僅有故友,還有自己的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

話說李江成立武當派一年後,諸事理順、基礎夯實,在四大家將的固請下,娶王語嫣為妻。

蕭峰代表了其他兩個義弟送上了賀禮。

虛竹尚在孝期來不了,這個李江是知道的。段譽沒來則比較意外了,因為派出的信使帶回的消息是,他高興答應前來參加婚禮。

蕭峰與李江獨處時,說出了原因。

原來段譽遇到了兩件大事,一個喪事一個喜事。

喪事是父親與幾位姨娘被段延慶殺了,喜事是他直接越過太子之位,得授伯父大位。

李江的婚禮之時,正是他心喪二十七日後的登基之禮。

李江驚之,問︰「大哥,何以不通知我延期婚禮,去參加四弟登基大典?」

蕭峰道︰「此事問過四弟,他說不以做皇帝為榮,遂不欲麻煩我們,還請我代他與你致歉。」

李江嘆之,當夜與蕭峰飲酒至酩酊大醉。

一年後,慕容海呱呱墜地。

李江帶著女乃娃與妻子共赴天山,參加虛竹與銀川公主的大婚典禮。

是夜,李江問起了虛竹的打算,虛竹嘆道︰「夏帝舍不得女兒,要求一年中至少半年住于興慶。我不忍拂其愛意便答應了,但興慶府與靈鷲宮路遠,二者不得相兼,遂決定傳位于大哥。二哥,你覺得呢?」

李江本就覺得虛竹管不好靈鷲宮,于是順水推舟,二人一起找到了蕭峰。

蕭峰是個做事之人,見兩義弟相請便不再推卻,勇擔重任。

至此,有了蕭峰的靈鷲宮、李江的武當派鎮著,江湖被迫平靜了下來。

兩年後,慕容川出生,段譽迎木婉清為後。

四兄弟終于齊聚,一番熱鬧後,李江說起了自己的身世。

四人中有的知道,比如蕭峰;有的不知道,比如虛竹、段譽,待李江說完後,問起了他的想法。

都是自家兄弟,肝膽相照,故李江也不避諱,以「復國」二字相答。

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當即沉默,他三人都是悲天憫人之輩,豈忍見百姓流離,戰火連天?

幸好李江了解他們的性格,繼續講了自己的計劃,這才讓他們大大松了口氣。

因為他要佔得是無人區,無關遼、宋、夏三國百姓。

這個無人區就在東北黑水中下游,現在會寧府,以後的哈爾濱一帶。

虛竹和段譽對此處沒什麼概念,但一听到東北,潛意識中便以為是苦寒之地,紛紛勸著李江。

倒是蕭峰沉吟不語,直到李江問起他的意見時,才講出那里並非無人區,而是生活著他一個好朋友叫完顏阿骨打的部落。

李江當然知道這些情況了,于是解釋道︰「大哥,完顏部落尚處在漁獵社會,生活相當原始,看天吃飯,飽經著饑餓與寒冷,與中原相比無異于螢火比之皓月。我並不是去搶奪他們的地盤,而是給他們帶去文明,教他們耕地,改善他們的生活!合則兩利啊。」

蕭峰目視李江,李江坦然以對。良久良久,蕭峰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李江的說法,又道︰「那里名義上臣服于遼,佔了它遼國不會同意。」

虛竹和段譽听後立刻表示,不要輕啟戰端。

李江真是無語了,暗道這兩個小弟太聖母了吧,都聖母到別人的國家去了。

得虧蕭峰與他倆不一樣,一旦決定去做一件事,排除萬難都要做,他提議由他去見義兄遼帝,幫李江說項。

李江感激莫名,但拒絕了這個提議,說大哥既月兌虎口,哪有再入的道理,故也提出了一個方案︰請蕭峰帶他去上京指出遼帝宿處,由他親自去找遼帝談判。

眾人奇之,問他有什麼辦法說服遼帝劃給他地盤?

李江神秘笑道︰「方孔兄!」

「哈哈哈哈」四人相視大笑。

四人歡聚三日後,蕭峰和李江起程向北。

逾半月,兩人到達上京。

遼帝正好在此,沒有外出巡獵。李江趁熱打鐵,在給蕭峰再三保證不會傷了遼帝後,于當夜孤身潛入皇宮。

對于後天武者來說,李江的移魂大法就是Bug,沒費多少時間,遼帝便「同意」了將黑龍江流域劃給李江。

接下來便是國書了。可遼國朝堂對皇帝要劃走一大片領土反應激烈,堅決抵制這個亂命,丞相府不簽字,樞密院也不副署,甚至還跳腳大罵。

李江為此忙了起來,天天兒晚上去找各位遼國重臣談心。蕭峰見此搖頭,認為事關幾部領地,就算李江說動了皇帝,也沒人會同意。

然而,令他瞪裂眼眶的事發生了。

不過五日,遼國朝堂上便轉變了風向。

丞相說黑水地帶苦寒,當地人除了打點魚根本沒交什麼稅,有時派人催科還會激起民變,不如丟掉這個包袱。

樞密從軍事角度也表示贊成,他說黑水附近人都沒幾個,再往北就更冷了,冰封萬里,想是連狗熊都活不下去,根本沒有防守的必要。

遼帝甚慰,嘉許兩人心懷國事,處置妥當。

有了皇帝和兩府同意,遼國的辦事效率出奇的高,十日後,李江便拿到了聖旨。

接下來就好辦了,武當山留人看守,中高層全部遷黑龍江,由民轉軍。

西夏派出一支駙馬都尉軍,八百人;大理輾轉萬里,也派來一支禁軍,一千人。

蕭峰親自領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豪杰五百人北上相助。其實相助倒是其次,攔著李江別把完顏阿骨打滅了才是真的。

殺人太下乘,李江胸中藏著百萬兵。這里面即有無數漢族先人的融合大義,也有米利堅的皿煮大棒,區區數千女真人在他的分化拉攏打擊下,沒用了兩年便深寂下去,主動接受了先進的漢文明。

李江見時機成熟,立國「燕」。此後便是十余年的征戰,燕國佔據了黑龍江流域,又轉而向北,將海參崴、庫頁島納入版圖。

到了此時,他的目的達到,給華夏後輩留下了「自古以來」,隨即傳位于太子慕容海,自居太上皇。後面的開拓他不會管了,他打下了基業,後輩要開拓可,覆滅也可。

他飛升了!

(感謝書友「英雄無敵混沌軍團」投出的2張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