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3章 燕雲十八騎++

蕭峰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此事就像在大河中砸下的一顆石子,濺起小小的水花隨即平復,河水照樣洶涌奔騰著東去。

蕭峰貌似沒有影響,仍然在處理他的公務。李江也不著急,于名勝古跡之所流連忘返。

他相信只要種下一顆種子,它終有生根發芽的一天。

五日後的傍晚,李江游玩後回到客棧。

剛一進門,伙計便迎了上來,小聲稟報道;「客官,你上次那個朋友又來找你了,已在房內等候多時。」

李江點點頭,掏出二兩銀子表示感謝。

伙計眉開眼笑,問道︰「客官,需要再整治一桌酒菜送進房嗎?」

李江想了下,蕭峰公務繁忙,而今卻在客棧里枯等不短時間,應是出了大事,再喝酒吃肉恐怕他也沒有心情。遂搖頭拒絕了伙計的好意,徑往里走。

一進天字回廊,李江便听到自己房間里傳出一個人來回走動的聲音。

從傳出的急促步點聲可以判斷,蕭峰現在的心情肯定非常焦急。

「咚咚咚」李江刻意加重了自己的腳步聲。

房內的蕭峰已然听到,飛速拉開房門,朝李江望來。

李江停步,抱拳一揖,說道︰「小弟今日去了城外踏青,沒曾想大哥會來……」

蕭峰擺擺手,說道︰「二弟不必自責,是我不告而來。快快過來,我有事要與你商量。」

李江大步跨進房間,隨即掩上門,問道︰「大哥,有什麼事?」

蕭峰臉上憂郁愁結,說道︰「我有個小妹子,叫阿紫。她生性頑皮,上月突然外出,我當時也沒當回事,只當她外出游玩。可是,她連續好幾日未歸,我這才發覺不對,于是派出探子尋訪。今日早間終于得到消息,她與一個漢人雜役鐵頭人已南下進入宋境。」

李江一愣,心說與貧道有緣的《神足經》被鐵頭娃帶跑了?怪不得這幾天跑遍了整個燕京也沒有遇到他。

這個目的不好宣之于口,因此他問道︰「阿紫?」

蕭峰黯然道︰「就是二弟侍女阿朱的妹子!」

「阿朱的妹子?」李江驚訝出聲,旋即重重點頭道︰「即是阿朱的妹子,那我責無旁貸。我立刻南下去丐幫將她救出。」

「丐幫?」蕭峰比李江更加驚訝。他此刻只覺心底發涼,想著丐幫恨己切齒,他們將阿紫擄去,必是想以她為質,向自己脅迫什麼。不行,二弟不清楚此中情況,強行索取或有不忍言之事,只能自己親自前去交涉營救。

他急忙問起李江的消息來源。

李江隨便編了個理由,虛竹不是救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很多人嗎?因此,這些人對虛竹感恩戴德,東行歸家時便傳來沿途的消息。其中便有一個妙齡女和鐵頭人,與丐幫混在一起的消息。

在傳回消息這點上,李江確實沒有撒謊,那些七十二島的人真的有消息傳回。平時都是梅劍在整理,有時她練功間隙,便把某些有趣的消息像講笑話一樣講給李江听。

阿紫的消息當然沒有,但李江也不算騙蕭峰,因為他是根據情節合理推測的。既然阿紫和鐵頭人跑了,那接下來多半就是小林武林大會了唄。

蕭峰果然入甕,听明李江對兩人容貌的形容,立馬確定無疑,當下便要離開去準備南下的事情。

李江沒有阻攔,只是多說了一句,「大哥,不如乘機掛印而去!」

蕭峰的身影在門口停住,良久後嘆道︰「二弟,我離開這里又能去哪兒呢?宋人視我為仇寇,我若歸……」

李江打斷道︰「大哥,天下這麼大就只有宋遼兩國了麼?四弟的大理,三弟的西域,甚至海外,哪里不能去?你再優柔寡斷,那皇帝逼迫來了又怎麼辦?」

蕭峰沉默不語,但腳下卻沒有移動半分。

不動便是意動,李江決定加把火,說道︰「大哥,我和你說過吧?三弟是小林的和尚,他是不想當靈鷲宮主的,說不定現在都跑回小林了。靈鷲宮下屬三教九流,以邪道中人居多,以前有童姥和他鎮住還生不出什麼亂子,可他這一走,沒人約束了必是為禍蒼生、天下大亂。

「我的性子閑雲野鶴,四弟馬上就是大理國君,只有你有能力有威望有時間幫三弟將這些人管束起來。你難道忍心看著普通百姓在此類人屠刀下哀嚎嗎?」

蕭峰背著李江的面容終于變色,他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片幻景︰無數奸邪之徒打家劫舍,無數家園烈火沖天,無數男女老幼在屠刀下瑟瑟發抖,歹徒的奸笑聲、女子的哭泣聲,鮮血遍地,骸骨遍野……

「好,我答應你!」蕭峰頭也不回地說道。

李江心下大喜,建議道︰「大哥不必再報知遼帝了,他必是不願你走的。你可將正務交與樞密,然後掛印留書于殿內。日後,他們自會知道你的選擇。」

蕭峰道︰「嗯,我知道了。明日清晨,我們西門見!」

「好,不見不散。」李江鄭重應下。

翌日辰時。

蕭峰身後跟著十幾人與李江匯合,出發往西。

途中,蕭峰給李江說起後面這十八人。

他們是蕭峰的近衛,在與皇太叔作戰中,因目睹蕭峰的絕世武功而心折,戰後便選擇自願跟隨。蕭峰當時還不想要的,可後來又回憶起聚賢莊中獨戰群雄的困境,想著無論武功怎麼高強,真要以一敵百還是力有不逮,遂收下了他們,取名「燕雲十八騎」。

這些人個個都是契丹族中頂尖的高手。每一人都能以一當十,再加上胯下坐騎皆是千里良駒,危急之時,倘若只求月兌身,應非難事。

李江傳音道︰「可靠嗎?」

蕭峰回道︰「我與他們平日里都是同吃同住,情同兄弟,故而他們只效忠于我。只要我不讓他們攻擊遼國,無論去哪里、做什麼,他們都不會反對。」

李江點點頭,認可了他的說法,在古代這種死士制度非常流行,蕭峰只養了十八個還算少的了。

西出燕京四十余里後,眾人扎下帳篷休息了一晚。

第二日早起,蕭峰向十八人宣布了此行的目的,不是出來游獵而是南下進入宋境救人。

燕雲十八旗果如蕭峰所說,沒一人發出異議,都是沉默著收起氈帳,捆扎著物資。

飽經訓練的軍隊高手效率極高,十分鐘過後便集結完畢。

呼嘯聲中,二十人轉而向南,往大宋方向催馬狂奔。

(求訂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