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9章 離開前的一年

李江真是練功遇到了瓶頸要閉關嗎?

這話一半對一半不對。

對的是他確實在武功一道上遇到了瓶頸,近兩年他的精神力緩慢增長,但就是感覺不到那冥冥中的「玄關一竅」。

不對的是,他並不是要「閉關」,而是想跑路,也就是到下一個世界。

他這麼做是有「資本」的。通過他在倚天世界幾年的折騰,信念值已到了令他來時不敢想像的十九萬多點。

主要是元帝禪位、大明建立沒有辜負李江幾年的期待,一次性收割了十萬點,其它九萬余是陸陸續續攻城掠地以及在武林中四處折騰帶來的。

其實元帝禪位那一刻李江就可以走,但是他留了下來。

其中原因有二。

其一是他騙了一個如花的女子,如果不給她一個結局,顯得非常殘忍。

其二是主要原因。他有小小的強迫癥,看著十五萬多點的信念值就想到十六萬整再走,數據好看點麼。

可是信念值並不是以他的意志收割的,不可能整整齊齊到十六萬就不動了,總會多出一些。

這些多出的信念點在李江看來就是不行,哪怕是多一點也不好看,于是他期待著十七萬。

過了十七萬,索性再等等十八萬。

過了十八萬,李江心定了,二十萬明顯好听也好看,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決定是決定了,但他還是給自己設了個底線,二十萬信念值。不然人的無休無止,得隴復望蜀,二十望三十,三十望四十。

那還不如不走了,就留這兒高官有的做,嬌妻美眷有得摟,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可是李江知道這不行。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自身變強才是永恆。只有打破生命界限破碎虛空,才有可能找到回家的路。

于是,這才有了他新婚之日後,突然變得瘋狂起來的原因。

而傳位于楊逍,也是基于李江底線而來。他預料最多明年就可以攢夠點數,到時首相屆滿,以前也承諾過要讓位楊逍,正好順水推舟兩全其美。

既然李江態度堅決,又與他人和公務無關,別人也沒有再勸的理由。軍機處幾人遂默認下來。

大家也很珍惜與他最後一起工作的時間,在所有事情上都默默地配合著他,包括韋一笑這個經常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

四月十日,軍機處接到快報,西部戰區四川兵團已于四月初一誓師出征,向藏區進發。

緊接著第二日,西部戰區再次送上捷報︰西域兵團殺出河西走廊,破哈密城,大明龍旗高高飄揚西域上空。這代表著自唐以後,中原正權再一次恢復了對西域的直接管轄。

李江同軍機處所有人彈冠相慶,激動後他寫下鈞令︰再鼓余勇,橫掃天山南北!後路與糧草問題勿需擔心,中樞自會統籌安排,必不使前線將士忍饑挨凍。

五月,李江接到神秘匯報,漠南蒙古禮義王因不滿漠北的人侵蝕漠南草場,糾結另六位王爺集合十余萬大軍,北上展開報復行動。

李江看後嘿嘿一笑,將信件揣于懷中沒有交給章京歸檔。

下值後,他回到興聖宮,強扯出正在打坐的趙敏,獻寶似地掏出信件交予了她。

趙敏奇怪接過,先瞄了眼信封,只見上面一片空白。不過她沉住了氣,繼續抖落出里面的信紙。

打開後的第一眼,趙敏的眼楮就紅了。她抬頭看了眼正笑吟吟的李江,又低頭往下看。

半響後她一手持信,一手捂住小嘴,眼淚滾滾而下。

直到將最後一個字認真看完,她才淚眼婆娑抬起頭來,一把抱住了李江,動情道︰「海川哥,放我父親出去那麼久了怎麼現在才告訴我?」

李江摟住她輕輕拍打著她的後背,寵溺道︰「這不是想給你個驚喜嗎?」

趙敏搖了搖頭,幾滴眼淚正好俏皮地落入李江脖子里,引得李江皮膚一陣顫栗。

「才不是呢!海川哥,我知道你有顧忌。」

「哪兒有?你別胡思亂想。」

「你給了我父親一個自由的機會,就看他怎麼把握,對吧?如果他入了草原一去不回也算是得到了自由,但這個自由是拋家舍業換來的孤獨的自由。而如果他按照你的命令去幫了常遇春,他將會得到你的信任。你的信任就是更大的自由,是與全家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自由。」

「呃,聖明無過娘子!」

「咯咯,那我父親通過你的考驗了嗎?」

「通過了,吧」

……

六月,華北平原遭遇幾十年難遇的艷陽天。太陽炙烤著大地,河流無水、秧苗低頭,連狗都懨懨的,吐著舌頭無精打采。

在此危急時刻,首相發出號召,「大干三十天抗旱救災」並出台了幾條應急措施。

第一條措施,財正部撥出專款五十萬兩,用于匠人打井自救。

第二條措施,嚴令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幾省疏通大運河,入秋前必須能達到漕運要求。

第三條措施,調剛剛在呆彎立足的東南水師戰船北上,通過海運南米北調。

第四條措施,各縣建設保民倉,專門存放南米以便冬節賑濟。

第五條措施,督察院除左都御史外,由右都御史帶隊組成中樞巡查組,一共十八隊人,巡查各地正務庶務及糧倉事宜。

第六條措施,皇帝與首相帶頭捐款成立專門賑災基金。皇帝出銀二十萬兩,首相十五萬兩,其余相爺十萬兩。

其下各色人等按官職捐款,最低到七品一百兩。

此舉一出,百姓交口稱贊,官員叫苦萬分。

官員們紛紛吐槽,名為自願實為苛捐。

財正部卻不管這些,他們只執行首相的命令。官員們當月領到俸祿一看全部傻眼,合著我們還把相爺們想仁慈了,人家並不是苛捐而是直接扣餉。

真是……真是「苛正猛于虎啊!」

雖然他們不滿,但華北的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每一個村子都有工部及工部所雇匠人前來考察打井,只要符合條件的,老百姓們都能喝到甘甜的井水啦。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們紛紛自發的給大恩人李江供上了長生牌位,每家每戶都有。

為此,販賣李江畫像的商家們都發了財。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古代印刷技術普遍落後,首相大人的光輝形象隨著距離逐漸變形。

他由京城畫像中的瀟灑英俊男子變成了河北黃臉大漢,山西黑臉麻子,更離譜的是陝西,干脆就變成了鐘馗。

(求訂閱,求收藏,求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