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6章 決戰前奏

宿遷城外幾平方公里內,一副熱火朝天的建設局面。

明兵、元兵在其中熙熙攘攘,如螞蟻般勤勞工作。

對明兵來說是在建集中營,而對元兵來說則是在建設自己的家園。

沒錯,元兵就是這樣認為的。

從咱們祖上論起,打仗歷來就是克一城屠一城,俘虜是沒有生存權的。但是,偉大的明軍卻不同,他們本著人文主義的關懷,沒有擅殺一人,反而盡量救死扶傷。現在竟然听說他們還要幫咱們建一處營地,這怎麼可以?必須幫忙!

于是,元兵們開開心心地砍樹伐木釘起了圍欄。

至于說為什麼只建圍欄不建房屋?需要嗎?咱們有帳篷。

因為要圍起幾平方公里,所以導致了一個結果,宿遷城周圍二十里範圍內的樹都被砍光了。就這樣還不夠,一輛輛馬車開動,去往了更遠的地方。

李江看著城外光禿禿的土地,為此而感嘆道︰「我們都是歷史的罪人,沒有給我們的子孫留下青山綠水!」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一同出來視察工作的軍機要員、章京們沒有一人附和。

韋一笑更是不屑道︰「又來說文人的酸話。樹長那兒不砍留著給你上樹溜鳥嗎?」

「嘿嘿」「噗嗤」「咕咕」……

一票人有的大笑,有的偷笑。

李江猛然回頭,斥道︰「你個粗坯,懶得和你解釋。對了,鷹王怎麼說?」

韋一笑才從東部戰區回來,這時听到李江問起正事,趕緊收起嬉皮笑臉,正色道︰「殷老哥說了,完全配合中樞軍的行動。我走時,他已安排下去,大張聲勢拖住元人派不出援軍。」

「嗯」李江點點頭,對身旁的楊逍道︰「老楊,鷹王他們畢竟是佯攻,想必過不了幾天元軍就會反映過來。我們要抓緊鷹王給我們爭取的時間,早日修完集中營。」

楊逍會意,招過一個章京安排了下去。

五日後,當前方哨探傳來元兵再次派出增援時,明教將將修好了分為三處的集中營。

李江留近衛軍天軍副統領和副堂主,領一萬明兵看守這三外營寨。

此外,張無忌領五千兵駐于宿遷城內,看護傷員。

峨眉派李江帶走了,以戰時急救的名義。滅絕也願意跟著李江走,因為上次戰役後李江傳給了她們《九陰真經》上的飛絮勁,她現在正是熱切之時,盼著再立新功好得傳更多的經文。

明軍二十萬大軍整隊南下。

行出不到百里,元兵援軍的旗幟就出現在了李江眼里。

李江喚過一名投誠元將,問起了對面元軍的虛實。

元將眺望片刻,稟道︰「此為月兌了不花貼木兒的旗幟,此人貪生怕死,將驕兵惰實不堪一擊。我明軍當可一鼓而下!」

「好,將軍請端坐。看我們的軍隊大展風采。」李江滿意點頭。他心里是相信元將所說的,因為這人正是他親身入宿遷城「策反」的。

元將確實沒有撒謊,當明教又把那一套火箭+虎蹲炮組合拿出來時,對面的十萬人果然被打懵了。

月兌了不花沒有強頂,而是首先逃跑,接著就是全軍的大崩潰。

事後清點,明軍小炮轟死和火箭燒死的不到千人,俘虜竟然抓了三萬,其余差不多七萬人跑得滿山遍野,抓都抓不過來。

李江無語了。元人想干嘛?他們是想多送點人把我們吃垮嗎?這算不算就糧于敵的變通版本?

愣了一會神,李江叫過隨軍參謀劉基,讓他傳令地軍派出三千人把這三萬人押回宿遷。

劉基旁觀大戰,正是心神激蕩之時,立刻大聲應諾,風風火火地傳令去了。

三千人能不能押送三萬人?呵呵,李江表示沒有問題。元人下了馬就如褪了毛的雞,就他們那長期騎馬形成的羅圈腿,讓他們先跑一公里明軍也能追上,你信不信?

大軍休息一晚,接著南下。

第三波元兵阻截又來了,不過元兵援軍越來越少,這次只有五六萬人。想必元軍淮安軍團也不敢再多派兵了,否則動搖了淮河防線,明軍肯定會乘隙渡河。

李江在想,妥妥丞相肯定很焦灼吧?眼看著利劍就要刺到自己菊花了,可就是不敢動,只能被動地等著冰冷的利器入體的感覺。

投誠元將適時上前,匯報他觀察後的結果︰他認不出來對面是由誰領兵,因為他們沒豎旗幟。

明軍眾領均不以為意,五六萬人對明軍來說塞牙縫都不夠。

當兩軍接近後,明軍鼓噪向前打算一口吃下。

出乎人意料的是,這六萬元軍並沒有一觸即潰,在經受了幾輪火箭炮彈洗禮後,他們死戰不退,猶自狂喝著與明軍鏖戰。

血色染紅了大地,一整個白天過後,戰斗結束了。

元兵無一人逃跑,全軍覆沒,明軍傷亡上萬。

李江默然無語,打成這戰損,還是明軍佔了火器優勢的原因,如果僅是兩軍以冷兵器對沖……

想到這里,他情不自禁打了個寒顫。

事後打掃戰場時,元軍戰斗力暴增的原因找到了。

還是投誠元將找到的,他稟報道︰「在尸體中發現了領兵之人,此人乃妥妥大人親衛統領。他雖是親衛,但聞戰則喜,如若出戰則必身先士卒,勇猛直前,莫之能御者也。」

明軍眾將均沉默不語,他們今天確實見識到了什麼叫莫之能御!也就是他兵少,如果再給他十萬人,說不定他真能扭轉戰局。

李江打破沉默出言道︰「雖兩軍交戰,但各為其主,他們身處劣勢戰至最後一人,此等武勇值得我們敬佩。傳令下去,掩埋尸體,領兵之人厚葬。」

元將當即滾落馬鞍,半跪哽咽道︰「多謝大帥看顧我蒙人!」說罷他涕淚不止,以頭觸地叩頭不已。

李江一嘆,對他說道︰「起來吧!此事就由你去辦,好好的送一送他們。」

親兵連忙上前拉起了元將,兩人深一腳淺一腳的往戰場中心而去。

因為要掩埋尸體,明教大軍多耽擱了兩日,再次南下。

這次行軍,前路再也沒有了阻攔的元兵,明軍順見順水地開到了淮安。

此時淮安元兵軍團號稱的百萬大軍只剩下不足五十萬人。北線攔截損失了三十多萬,與明教東部戰區相互拉鋸也損失了好幾萬人。

妥妥丞相盤坐于淮安大營,一籌莫展。他知道,自己的喪鐘即將被敲響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