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明教擴大會議定下了方略後,軍機處照此發布了鈞令︰

定于至正十二年八月中秋,明教各路首領,齊集淮北蝴蝶谷胡青牛故居聚會。諸路教眾,凡香主以上者除留下副手于當地主理教務外,必須參會;各路打著明教旗號的義軍首領必須參會。

著五軍都督府派人通知,及營建、保障蝴蝶谷大會事宜。

此令。

命令下達後,武當山沸騰了起來。

因為離中秋僅有三個月了,要通知全國各地教眾和義軍首領,時間上顯得極為緊張。

所以傳令人員必須提前出發。

五軍都督府第一次顯示出了高效狀態。

有了殷天正為大都督坐陣,李江同知協調,原五行旗打破了隔閡,再沒有推諉,很快就整編完成,當先下了武當山執行任務。

第二波下山的人則是殷野王,他的目的是率特種部隊潛入大都,繼續監視萬安寺的動靜,如果有機會解救六大派就出手,如果沒有就按兵不動。

韋一笑和說不得掌管情報身負重任,沒隔兩天,他們倆同時下了山。

彭瑩玉要去各地宣講教義,任務更是繁重。他多留了幾日,被李江灌了一腦袋的相信群眾、發動群眾的概念,也下了山。

軍機處陪同張無忌留了下來,他們只需提前一月出發即可。當然還有兩個吃閑飯的副手鐵冠道人和周顛也留了下來。

張無忌留下來的主要原因是見俞岱岩和殷梨亭尚未全痊,深恐傷勢有什麼反復。

這一來,武當山再不復前兩月的熱鬧,恢復了道家仙山的平靜。

李江幾人閑了下來。現在是古代,消息反饋極慢,他們想天天有報告批也不可能。

因而幾人都找到了打發時間的事做。李江和張無忌經常向張三豐請教太極拳劍的武學。

楊逍成天呆在房中,避免于殷梨亭接觸,同時還想著明教的建設,規劃著未來的藍圖。

殷天正終于有了個老頭的樣,成天背著手到處閑逛,偶而興致來了還去山澗釣釣魚。

鐵冠道人和周顛最為瀟灑,有時在山上下棋,有時下山進城吃酒。

隨著兩個傷號的逐漸恢復,張無忌閑暇的時間也多了起來。

他終于問起了李江吹噓的「乾坤大法」。

李江也不藏私,將改良版乾坤大挪移的內容如實相告。

張無忌得知後更奇怪了,問李江道︰「李大哥,你不是說乾坤大法是中原的武功嗎?為什麼里面還有身毒的三脈七輪之說?」

李江道︰「有什麼好奇怪的?我中華文化包容並蓄,擇身毒武功之優點為何不可?」

張無忌訥訥無言。他轉念一想,李大哥其實並沒說錯,佛教不也是身毒傳來中原的嗎?太師父主張三教合一,想必他老人家的佛法造詣也是不淺。

此事遂揭了過去,張無忌按照李江的改良版修煉去了。

時間緩緩而過,幾人悠閑地度過了兩月的時間。

臨走前幾天,明教眾人都開始打起了包裹。

唯有楊不悔無動于衷。

張無忌看在眼里,知道自己不出動是不行了。

于是,他找了個午後的時間,踱到了楊逍的房中。

他先和楊逍商量了一月後的蝴蝶谷大會,有哪幾件大事要向教眾交代。

談了一會後,張無忌話鋒一轉,說道︰「後日我們便要出發了,呃……我另有一事要和楊首輔商量,嗯,關于不悔妹子的事。」

楊逍大喜,以為他要開口求婚,暗自壓抑著激動,表面不動聲色地說道︰「不悔的性命全賴教主所賜,屬下父女感恩圖報非只一日。教主但有所命,無不樂從。」

可接下張無忌的話卻讓他錯愕萬分,怔然無語。

過了半晌,楊逍才道︰「小女蒙殷六俠垂青,原是楊門之幸。只是他二人年紀懸殊,輩份又異,這個……這個……」

他再也說不下去了,長嘆了一聲,再次無語中。

張無忌勸道︰「殷六叔還不到四十歲,正當盛年。不悔妹子叫他一聲叔叔,也不是真有什麼血緣或者師門輩分。現在他二人情投意合,倘若成就姻緣,上代的仇嫌盡數化解,豈不是大大的美事?」

楊逍臉上陰晴不定。不過好在他性子並不執拗,又為紀曉芙的事對殷梨亭抱愧于心。出于女兒的幸福和贖罪的心理,考慮了很久後,他應承了下來。

張無忌驚喜之後立刻就傳出了喜訊,群雄紛紛向殷梨亭道喜。楊不悔得償了心願,又是歡喜又是害羞,躲在了房中不肯出來。

張三豐和俞岱岩得知此事後,除了驚奇,也為殷梨亭高興。

這事就這麼定了下來,武當和明教約定,待救回了武當四俠後,擇日完婚。

兩日後,張無忌攜同楊逍、殷天正、李江、鐵冠道人、周顛、小昭等人,辭別張三豐師徒,出發前往安徽。

離開了暫時如桃源般的武當後,就是遍地的烽煙。

因為社會秩序已亂,所以一路上明教眾人所見的都是田地荒蕪,餓殍遍野,處處饑民。

這還導致一個後果,到處都不太平,亂兵山匪走馬燈似的不停出現。

明教眾人尚未到安徽,就不止遇到過十次。

如果是大隊的元兵,明教眾人都是遠遠的避開,如果是小隊的元兵,那他們就倒了血霉。

現在能跟在教主身邊的,無一不是以一當十的人物,就不說還有武林高手了。因此不等他們與明教為難,明教的人就「嗷嗷」叫著沖殺了上去。

土匪這邊,一般聰明點的看著明教幾十人的氣勢就不敢上來招惹,可總有不長眼的,等待他們的就是碾落成泥。

說起來這大大小小十幾次遭遇戰,次次都是一副文質彬彬的李軍機大呼小叫沖殺在前。

這弄得掌軍的大都督殷天正很郁悶,覺得李江搶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也為此抱怨過李江,李江也都道歉,說下次不會了,可是遇到土匪李江就仿佛忘了自己說過的話,依然如故。

到了後來,殷天正也懶得說了,畢竟人家愛行俠仗義也不能攔著麼。

二十余日後,明教眾人來到了界牌集,這里已經離蝴蝶谷已然不遠。

正行路時,忽聞前方傳來喊殺之聲,接著就是探馬飛馳來報,前方四里處有兩支人馬正在交兵。

一支打著明教的旗幟,一只為元軍,且元軍人數眾多。

面對緊急軍情,張無忌和軍機處簡短商量了下,不管元軍有多少,但有自己人,決不能坐視不理。

商量後決定,由張無忌、李江和楊逍射人先射馬,直取帶兵的軍官。殷天正和周顛、鐵冠帶領大部隊在後掩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