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8章 太極神功

「太極拳!」

李江腦中迅速跳出這個名字。

然而,他並沒有馬上答應,反是沉默了下來。

他知道太極拳的理念,重意不重形,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等等,而且光重了意還不行,那只是個匠人。

太極之道還極其注重一個人的哲學修養,它集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一體,最終可達天人合一之境。

李江自認為自己達不到那個要求。他對自己武功的評價是︰快、猛、靈。

可能是他自小受到科學的培養,他對邏輯性的武功,比如說是有步驟、分層級的武功非常適應,但是對于虛無飄渺的理念類武功就進展緩慢,這從他修煉「玄關一竅」上就可見一斑。

現在又叫他去學一門注重思想的武功,他真有點接受不能。可眼見著太極的創始人要親自教自己神功,錯過了豈不可惜?就像身入寶山空手而回,令人惆悵啊!

因此李江又坐回了蒲團,問道;「張真人,這是你武當絕學,傳給我合適嗎?」

張三豐「哈哈」一笑,說道︰「小友無需多心,老道創出此術的目的乃強身健體、體悟自然之道,人人皆可修習。尚且我也希望吾道不孤,此術能幫上小友最終踏上那飄渺的仙道。」

李江听著張三豐的殷殷笑語,心里瞬間就感動了,這才是一代宗師的胸懷,沒有敝掃自珍,反而提攜後進,不是讓別人無路可走,而是唯恐同路之人太少。

心潮澎湃之下,李江大聲道︰「好,張真人只要敢教,我就敢學!」

「呵呵」張三豐著胡子就要站起來,李江把手虛按道︰「且慢,張真人這門武功教過無忌了嗎?」

張三豐一愣,稍一搖頭道︰「未曾,無忌孩兒剛剛和我說過一會兒話,就出去了。」

「那正好!我們可以一起學。」李江撫掌笑道,接著他站起了身,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張三豐道︰「張真人先等等,我去叫無忌來。」

話沒說完,他人已經出了屋子,最後幾字還是飄進來的。

李江非要拉著張無忌一起學有他的考慮。反正張三豐遲早要教張無忌的,現在還不如一起叫上,以示兄弟情深;還有張無忌是張三豐的親徒孫,自己跟著蹭下學習,也不用受個大人情,要知人情好領不好還吶。

李江很快就在殷梨亭的房間中找到了張無忌。

此時張無忌正在以一陽指給殷梨亭梳理經脈,房間里還有個少女,正是楊不悔,她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湯藥站在床邊,滿臉擔憂的神色。

孽緣啊!李江暗嘆一聲,站在旁邊靜靜觀看,避免打擾張無忌用功。

看了一會兒,李江感覺張無忌的一陽指與自己所練的很不一樣。張無忌的一陽指平和舒緩,自己的一陽指急烈迅猛,完全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不過這也正常。李江十分明白,一個是救人為主,一個殺伐為主,自是不同的。

十分鐘過後,殷梨亭申吟一聲醒了過來,還未等張無忌問話,楊不悔就關心道︰「六叔,你好點了嗎?」

殷梨亭眼神復雜地看了她一眼,說道︰「這次好像沒有上次那麼痛了。」

「啊……」楊不悔小聲歡呼了一聲。

張無忌又安慰了殷利亭幾句後,便和李江退了出來。

他問起了李江,是不是明教有什麼事需要他去處理。李江搖頭,只說張真人找他有事。

張無忌一頭霧水,不明白才從太師父那里出來,又會有什麼事?可是李江走得飛快沒給他發問的時間,他只得提氣跟了上去。

好在很快就進了張三豐閉關之地,他的疑惑也被解開了,原來是李江拉著自己來和太師父學武功。

張無忌不禁哭笑不得,心說李大哥真是的,太師父要教你武功你就學唄,非要拉上自己。你不知道我還得去給三師伯治療嗎?

一想起三師伯俞岱岩,張無忌的腦殼就開始隱隱生疼。俞岱岩是陳年固疾,四肢上的經脈早已萎縮堵塞,現在疏通已顯太遲,有些地方不亞于重塑經脈。

張三豐听李江給張無忌解釋完後,便緩緩站起身來說了聲,「你等且看仔細了!」

說完他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手掌與臉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

跟著他一招一式地演了下去,口中叫著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七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李江沒有仔細看張三豐的拳腳所落方位,反而眼楮似閉非閉感覺著他運動時的韻律。

張無忌第一次見,也沒听過太極的理念,他目不轉楮地凝神觀看。

開始時他還以為太師父故意將姿式演得特別緩慢,使自己兩人可以看得清楚,但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只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

這時他突然悟了︰這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

他武功高,見識非凡。從小就被義父灌輸各門各派的武功,更重要的是《九陽真經》和《乾坤大挪移》上均有高屋建瓴的武學理念,基本已超出這世間技擊的層次,任何武功招式在此理念下看來都是有跡可循。

太極拳雖然發前人所未發,不在這些拳理之中,但由彼處顛峰看向另一顛峰,觸目可及矣。

張無忌觸類旁通之下,一經領會,越看越入神,只覺得張三豐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開闢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半小時後,張三豐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閑地站在當地。一套拳法練完,他紅光滿面,精神更見健旺。

只見他又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

接下來他又給二人細細解釋了十六字的的原理。

李江一言不發地傾听,後世這些義理他是听得多了,不過此時听著創始人的娓娓道來更有一番新奇的感受。

張無忌則听得眉飛色舞,他在新的武學天地中瘋狂地汲取著知識,張三豐的每一句口訣、每一記招式,都令他有初聞大道、喜不自勝之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