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二章 看熱鬧啊,一會兒要車裂馬元義

老爹是朝廷命官,還是一郡太守。

張家亦是世家,雖然在家族張聖道去世之後稍有些落魄,但是在洛陽城之中,還是有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老爹張聖道還沒有來得及展現自己的英雄本色,便已經是英年早逝。

張秀在父親的牌位之前上了三炷香,也不知道這個世界存不存在天庭這一說(滑稽)。

身上被加持的神魔之力,也相當神妙如果說地球上的三國猛將以一敵萬是夸張手法,那麼在世界那些站在武將巔峰的狠人,能夠以一敵萬當真不是吹噓出來的。

別說是武將,有些神通絕妙的謀士,甚至是比武將還要恐怖的存在。

邦邦邦。

門被敲響。

「誰啊。」

「是我,操。」

干,這誰啊,沒怎麼上來就罵人?

張秀罵罵咧咧的走出去,看著面前的小低胖子,腦子里的記憶瞬間涌上來,頓時知道了來人的身份,笑罵道︰「操,你怎麼來了。」

曹操總覺著不對勁兒,雖然對方是在叫自己的名字,但听在耳中時,便覺著味道有點兒奇怪,怎麼說的像是在罵人,但他沒有證據。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身為一個宦官之後,能夠在洛陽闖出不小的名頭,且結交道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的長子袁紹袁本初,雖然袁紹是一個庶出,但也能證明曹操的不凡之處

其實曹老板的不凡之處,還需要旁人來證明嘛?

有一說一,對于這些歷史人物能讓張秀實打實佩服的沒有幾個,除了在亮劍世界的那些革命先輩之外,曹老板絕對算一個。

只是現在的曹老板,雖然被朝廷征召為議郎,但是並沒有受到重用。

張秀對于三國的歷史只能算是頗有了解,熟知各大歷史事件的發生的前因後果,但要說道具體的時間節點那可就不太清楚了。

好在他是研究過曹賊生平的——

年輕時候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大名鼎鼎的五色棒便是在那個時候創下的名聲。

而這個世界的自己,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結交到的曹操,因為自己的家就在曹操的管轄範圍之內,這邊住的不是皇親國戚額就是達官貴人,老張家既然是世家,雖然在張秀這一代有些沒落,但張聖道好歹是一個一郡太守,也算是封疆大吏了,再往上數,老張家京官也沒少當,至少三公九卿是都干過的,否則在這邊也別想有一套宅子。

而被皇帝所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便是違法亂紀之後,被曹操用五色棒處死,當時可鬧出了不小的風波,雖然曹操當時的後台很硬,但還是被明升暗降,調任頓丘令。

後來因為他的堂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這段兒時間曹操在洛陽無可事事,經常到張秀家中來喝酒,借著酒勁兒來吐槽朝局以發泄心中的不滿,在洛陽晃蕩了沒多久,便回到家鄉譙縣閑居,說是閑居但張秀知道,以曹老板這種性格怎麼可能安于現狀?

他趁著這個機會回家修煉神魔之力去了,因為等到曹老板再一次回到洛陽的時候,張揚明顯能夠感受到曹老板的氣質都有了一個長足的提升。

經過了沉澱之後的升華。

也就是這一次,曹老板回到朝廷當了議郎,因為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曹老板為這些人上書辨證,陳詞慷慨卻始終得不到什麼有效回應,漸漸的心自然就涼了。

而張秀正巧在家為父守孝,雖然他不能出門,但並不禁止人來找他,因為當年任北部尉的時候,同張秀頗有交情,在洛陽當議郎這三四年也經常上門與張秀討教時局、切磋武藝,一來二去竟成了好友。

這開局確實讓張秀沒有想到。

「我是來叫你去看熱鬧的。」曹操對著張秀說道︰「黃巾賊造反了。」

「已經造反了?」

「嗯?」曹操聞言就是一愣,道︰「听你這意思,似乎早就知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年就是中平元年,正是甲子年

「有所猜測,但沒有證據,也沒想到來的怎麼快,外面也沒听到什麼動靜兒啊?」

「嘿,你怕是不知道。」曹操沉聲道︰「昨日一個叫唐周的來高密,他自稱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弟子,並且供出了黃巾賊在京師之中的內應馬元義,昨日夜里馬元義已經被秘密逮捕,並且對黃巾賊要造反的事情供認不諱,並且講出了許多細節。」

「你猜的果真不錯,黃巾賊原定的起義時間在三月初五此刻距離他們造反的時間還有一段兒時間嘿嘿嘿」曹老板笑了笑,道︰「什麼事兒就怕出了內鬼,這個馬元義我是知道的,在京師之中仗義疏財,可是結交了不少達官貴人,這其中不知有多少被他拉攏去的,如果當真讓他們運籌到了三月份,一聲驚雷之下恐怕夠那些王侯公卿們受的。」

「走,咱們邊走邊說」曹老板拉著張秀的衣袖,就往外走。

「去哪?」

「看熱鬧啊,一會兒要車裂馬元義。」

張秀︰

「算算時間,負責抓捕張角的官兵們估計已經出發了,也不知道京師之中的黃巾分子清除干淨了沒有對了,你姓張,張角也姓張你張子盛老實交代,你家跟張角沒有沒有親戚?不要連累了我。」

「滾。」張秀終于是忍不住笑罵了曹老板一句。

從來不知道,曹老板也是個話癆。

車裂馬元義

張秀是明白的,看曹操現在的態度也知道,現在的朝廷對于黃巾賊並不重視,去抓張角的官兵嗎,竟然只有千余

好吧,有一說一,一千多官兵去抓一個反賊頭子,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也算是給足了對方面子。

但在京師之內牽連出一個又一個太平道教眾的時候,前前後後死了千余人,而去捉拿張角的官兵一去不復返的時候,終于察覺到了不對勁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