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千四百五十二 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務

與內地商隊不同,西域之地上的商隊多以駱駝作為主力運輸工具。

原因是西域之地多風沙、少綠洲水源,馬匹沒有駱駝那麼耐風沙、耐干旱,不能和駱駝一樣長久堅持,不夠經濟耐用。

所以人們在長久的自然選擇之中選擇了駱駝作為沙漠里的主力運輸工具。

魏帝國除了四大軍馬場撐起帝國主體的運行之外,也在西域之地大規模飼養駱駝以為運輸主力,西域三府的都護都有一個重要使命,那就是飼養足夠多的駱駝以備急需之用。

貴霜安息等國的駱駝顯然也不會少,從西往東,從東向西,長長的駱駝商隊延綿不絕。

有些大商隊的駱駝之多、車輛之多一眼望不到頭,看上去整個隊列甚至比郭鵬的隨行衛隊還要長。

駱駝們閑庭信步,邁著悠閑的步伐緩緩前進,它們的嘴巴不斷的嚼動著,厚厚睫毛所保護著的眼楮眨啊眨啊,似乎沒有什麼能讓它們感到為難,能讓它們失去現在的這份從容。

「好多駱駝。」

郭承志和郭鵬一起騎在馬上,並排而行,看著迎面走來的一支駱駝商隊,眼中滿是好奇。

「駱駝更適合在西域行商,西域缺少綠洲、水源,馬匹耐力不如駱駝,又不能像軍隊一樣高速行動,也不如我們這般可以得到大量補給,所以選擇駱駝更為經濟耐用。」

郭鵬笑了笑︰「這也是所謂因地制宜,在合適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來應對不同的變動,這就是做事的方法,承志,這也是大父帶你出來走走看看的原因,你要記住這一切。」

「是,承志記住了。」

郭承志緩緩點頭,好奇的打量著這一切。

「當年啊,西域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當年,西域風起雲涌,征戰不休,前漢,匈奴,西域各國,無數英豪在這片土地上縱橫捭闔,時過境遷,到了如今,才有如此盛世景象。」

郭鵬嘆了口氣,感嘆道︰「能取回和平,殊為不易。」

「大父說的是。」

郭承志望著商隊里那匹領頭走在最前面的駱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北庭都護府建立以後,沿用原先西域都護府的首府它乾城作為北庭都護府的首府,北庭都護諸葛亮和北庭都護府指揮使都常駐在它乾城。

和過去不同的是,諸葛亮就任北庭都護府都護之後? 沿著西域的山北大馳道? 在山北大馳道沿線或新築城池,或沿用過去的舊城,改造了沿線八座城池? 設八個縣? 分割北庭都護府的轄區。

都護府的層級是兩千石層級? 和一個郡一樣,諸葛亮的官階就是郡守級別,下轄八座城池自然也是八個縣的縣城。

八個縣的縣城沿著大馳道和綠洲的位置分布,分別扼守大馳道的各個交通要沖,橫在交通路線上? 成為往來客商的自然而然的歇腳處和暫停點。

依靠往來客商的停靠、休息和消費? 這八座縣城緩緩發展,也都有模有樣,周邊綠洲的農業也堪堪發展起來? 橫豎是不錯的。

能把氣候較為荒涼的北庭都護府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諸葛亮居功至偉。

由于人口不多,整個北庭都護府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沒有中原一個人口大縣多? 所以勉強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不再需要河西四郡往這邊輸送糧食來幫助他們度過危局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北庭都護諸葛亮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城市互相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所以沿途的每一座城市郭鵬都進入去看了。

這里的城市相當于是弱化版的涼州城市,打從最開始的布局上就沒有特意規劃出生活區和商業區的嚴格界限,而是打破這一界限,把生活區和商業區囊括在一起。

沿著生活區的周邊布置商業區,仿佛商業區距離生活區越近越好。

很多人家干脆把前門打開做生意,後院留給自家居住,或者搭個二層樓,一層拿來做生意,二層就是自己的家,如此把餐飲酒肆等小商鋪給辦了起來。

一家一戶也不僅僅只是做生意或者單純的務農,而是家中一半人務農,耕種分配到的土地,一半人做生意搞經營,賺點外快,兩不耽誤,日子過得有模有樣。

城中官方設施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少的,除了縣府之外,很多官員甚至就在商業區周邊常駐,有什麼事情就近處理,處理效率非常之高,速度很快。

與之相對的,是商業貿易的準則和不容觸犯的法規被寫在紙上張貼在城中的街頭巷尾。

郭鵬等人走著走著就能看到面前豎著一個牌子,上面貼著一張紙,寫著【任何斤兩爭議可通過公平秤稱重以決出結果,缺斤少兩者、故意鬧事者處監禁五日、罰款五百錢】。

整個城池里還有很多這樣的木牌和法規告示,往往張貼的告示內容都不一樣,但是都是和具體的交易過程有關的。

整座城市商業氛圍非常濃郁,讓人感覺就是一座純粹的商業城市,連官員們所在意的都是處置商業方面的犯罪問題,而不是其他的問題。

仿佛這座城市的全部就是商業貿易,沒有其他的東西了。

街頭巷尾所能看到的都是沿街叫賣的小商小販,還有抬著輕便的物品箱或者推著小車邊走邊叫賣的人。

除了這些本地小商小販之外,還有很多外來客商。

外來客商往往攜帶大量的大宗貨物來這里歇腳,休息,吃飯,參觀魏國的城池,也有少數客商選擇在這里貿易。

郭鵬讓隨行通譯上去搭話,詢問他們是否放心在這些城市里交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他們說,北庭都護府的八座城池通行一模一樣的法規和公平秤,每座城市里都有很多相關官員嚴格監督商業貿易的過程,一旦發生爭端,可以就地爭論、解決。

這些官員的聲望往往在當地市集很高,很受當地人和商人們的信任,所以在八座城市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合適,就可以進行貿易,然後就地完稅,很安全,速度也很快,不用擔心被騙、被搶。」

郭鵬緩緩點頭。

這些年西域三府里,得到朝廷支援最多的自然是軍事任務最重的鎮西都護府,但是向朝廷繳納賦稅最多的卻是北庭都護府。

這些賦稅主要都是商業稅收。

那麼多商業賦稅,顯然不是北庭都護府什麼都不做就能得到的,只是諸葛亮的所作所為讓這一切看上去都變得非常的合理。

諸葛亮並沒有對制度和政策做任何改變,他只是在此之上提供了一種官方的服務——完善的交易環境。

官府和市場無限接近,官府就在市場內,任何爭端現場解決,任何矛盾現場化解,用官方的公信力作為依仗,給買賣雙方提供便利。

由于細致的規定和嚴格的執行,北庭都護府的市場在商人們眼中就算是一等一的好市場,能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們非常願意在這樣的市場內交易。

這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舉動。

郭鵬一路走來,不斷打听民情,倒也听說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不如某些地區的市場相關官吏很是不負責任,某些商人因為交易對象的詐術而損失慘重,求助于市場官吏的時候,他們卻對此視而不見,根本不在意,也不去幫助他們,坐觀他們的損失。

在這些地區的市場內交易風險就很大,非常混亂。

雖然不至于殺人越貨,但是坑蒙拐騙的事情屢見不鮮,商人們也多有受損失的時候。

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被本地人蒙騙,吃喝還有居住都遭到本地某些人的訛詐。

一開始這樣做的人不多,但是大家發現這樣都能賺大錢,所以跟著一起做,老老實實做生意的人反而受到排擠而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官府對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表面上是鼓勵商業發展,實則完全不在意,只想躺著收錢,商業稅收足夠高就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這樣的事情一開始可能只有一個人受騙,然後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受騙得不到幫助,他們就會把這樣的憤懣告訴同伴,一傳十,十傳百,這座城市的名聲就臭掉了。

久而久之,商人們就知道這座城市里交易無法得到保護,吃住容易被訛詐,吃到天價的食物,住天價得旅店,被訛詐了還沒人幫忙主持公道。

受騙上當就一回,商人們寧願露宿荒野也不願意來這座城市休息、交易,見了這座城市都繞道走,根本不會進來。

然後這座城市也就隨之凋敝,城中奸商們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整座城市因為失去商業活力變得死氣沉沉,官府也收不到商業稅了。

這樣的城市,在雍涼二州之中,郭鵬見了不止一座,深深明白這種懶政怠政所帶來的危害絲毫不比貪污腐敗要低。

某些官員似乎覺得只要不貪污腐敗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什麼都不重要。

這種奇怪的想法讓郭鵬十分惱火。

但是北庭都護府卻不這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