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四海感覺手上的賬本好像重了不少。
但是並沒有感覺變厚。
何四海打開賬本一頁頁往後翻。
賬本其實很薄,一共也就72頁,也就是36張。
翻到最後,他發現多出一張來。
在73頁上有一張圖。
圖上繪制著一個手持鎖鏈,滿臉橫肉,舌頭拖地,眼冒凶光的惡鬼。
看上一眼都感覺有一股涼氣從尾椎直沖腦門。
何四海打了個冷戰,趕忙把賬本合上。
然後他發現,原本很簡單素皮封面的賬本上竟然出現了細小的花紋。
賬本的改變讓何四海非常疑惑,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不過為什麼突然變了?
總有什麼原因引起的吧?
然後他發現,剛才放在桌子上的石頭不見了。
何四海撓撓頭,有點不明所以。
這金手指,怎麼一點解釋說明也沒有,全靠他自己模索。
何四海小心翼翼地打開賬本,再次翻到73頁。
有了心理準備果然好了許多。
然後發現右上角還有幾個字,「貳拾壹」。
這是編號?還是名字?何四海有點不明所以。
把這一頁反過來,74頁上又是什麼也沒有,空白一片。
一時間何四海也研究不出個所以然出來,只能先放一邊。
然後下了樓,對空無一人的沙發問道︰「你怎麼還沒回去?」
張建國正坐在那里。
因為何四海的邀請,他一早就來了。
因為沒有引魂燈,所以除了萱萱,沒人能看得到他。
所以他一直默默地坐在一旁看著眾人。
何四海也沒管他。
「還沒跟你說恭喜。」張建國說道。
「謝謝。」何四海說,然後走到他的對面坐了下來。
「能跟我說說你……還有你家里的事嗎?」何四海沉默一下問道。
張建國是江右人,江右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豐沛。
張建國年輕的時候當過兵,他有兩個兒子。
老大張海軍,老二張陸軍。
張海軍跟張建國一樣也是軍人,長期是在部隊里。
老二張陸軍留在了父母身邊。
早年在鄉下務農,後來在鎮上開了一家電器修理店。
總的來說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老大張海軍娶的媳婦也是部隊的,兩人結婚多年,有一個女兒張鹿。
老二張陸軍娶了一位泉城姑娘,生了一個兒子叫張聞舟。
因為從小都是和張建國一起生活。
所以張建國對這個小孫子自然格外地疼愛。
張聞舟四歲那年,張建國的二媳婦,也就是張聞舟的媽媽想要帶張聞舟回外公外婆家過年。
張建國知道了卻很不高興,倒不是不希望兒媳婦回家看父母,而是怕孫子不適應。
長期生活在江右的張聞舟,怎麼能適應泉城寒冷的冬季。
何況天氣預報還報了泉城正在下大雪。
可是兒媳婦楊佩蘭執意要回去,還非要帶上張聞舟,說外公外婆都快一年多沒見到外孫想他了。
為此張建國和楊佩蘭大吵一架。
可是楊佩蘭這麼一個大活人,他總不能把她綁著吧。
所以最終在春節前夕,固執的楊佩蘭還是帶著兒子張聞舟北上回老家。
因為老大在部隊里回不來,總不能把二老獨自留在家里過年吧?
所以老二張陸軍就沒跟著回去了。
可沒想到……
十幾年前? 出門除了汽車就是火車,很少有人會坐飛機。
從江右到泉城路途遠不說? 中途還要換好幾趟車,而且臨到春節人還多。
楊佩蘭帶著兒子在合州火車站換乘的時候? 把張聞舟給弄丟了。
那時候的火車站可不像現在這樣幾乎密閉式的。
完全都是敞開式的? 四通八達,出了火車站就不見了個人影。
「小舟走丟以後? 我們到處尋找? 因為是合州丟的,所以我在合州尋找了十多年了。」張建國說。
「合州火車站?」何四海喃喃地道。
「是老火車站,早就拆了? 就是三祥街那里。」張建國道。
「三祥街?」何四海聞言沉默無言。
因為他之前擺攤的地方就是三祥街。
「你能幫我找到小舟,把這個給他嗎?」
張建國再次掏出那枚領袖章遞到何四海的面前。
何四海看著那枚領袖章既沒有伸手去拿,也沒有說話。
「這是我退伍的時候,老領導送我的。」
「小舟臨走那天? 他媽媽給他換了一套過年穿的新衣服? 特別地好看? 特別地精神? 小舟也很高興,跑過來給我看。
他看到這枚領袖章,希望能給他,讓他掛在胸前去給外公外婆看,我當時正在氣頭上,所以……所以……」張建國語氣顫抖地道。
「很好的故事。」何四海站起身來,神色冷淡地道。
張建國聞言神色黯然。
「我要走了,你要跟我一起回去嗎?」何四海忽然又道。
「哦……好……好……」張建國剛拿收起領袖章站了起來。
等出了門,太陽已經下山。
金花湖鎮本身離御水灣也不遠,根本不需要坐車。
順著環湖公路一直往前。
金花湖邊開滿了金色的小花。
夕陽仿佛就要沉入湖底,整個湖面都被染成橘色,微風吹過波光粼粼。
幾只水鳥在空中翱翔,不時地俯沖而下發出幾下叫聲。
遠處幾艘漁船靜靜地飄在河面上,隨風而蕩。
何四海在前面走著,張建國背著手跟在後面。
看著何四海的背影神色復雜。
忽然前面的何四海停住腳步,看著湖面問道︰「你說江右好看嗎?」
「好看。」張建國肯定地點了點頭。
「那有空我帶桃子去江右玩一玩,到時候你給我當導游啊?」何四海轉過頭來,看著他笑著說。
「好啊。」張建國展顏笑道。
「走吧。」何四海繼續往前走去。
走了一截,他又問道︰「你能跟我說說,江右都有哪些好玩的嗎?」
「好玩得多了,王勃的《滕王閣序》知道吧?那就是我們江右的,還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的《題西林壁》,更有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
「沒想到你還挺有文化的。」何四海有些詫異地道。
「不要小瞧我,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上過私塾,讀過書的。」
「那還有什麼?」
「景德鎮陶瓷,這你肯定知道吧?全國有名,無人不知。」
「我就不知道,沒听過。」
「沒听過嗎?沒關系啊,我慢慢說給你听。」張建國笑眯眯道。
「好啊。」
金花湖邊,夕陽把何四海的影子拉得老長。
他背著手晃悠悠地往家走。
PS︰本來應該早就寫完了,寫了一大半不太滿意,又刪掉重新了,ε=(?ο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