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八十八章 閉幕式

……

鷺島國際會議中心。

Poster張貼區。

「可以自動調節氣溫的衣服?」

陳灝看到這個海報上的論文標題,足足愣了一下。

攤主是一個金發碧眼的小哥,似乎認出陳灝,連忙興奮地在陳灝面前介紹著他的科研項目。

十分鐘後。

陳灝實在听不下去了,打斷了對方的話,不耐煩地問道︰

「你哪個學校的?」

「我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

「正的還是副的?」

「副的……」對方訕訕答道。

陳灝默不作聲,而是對對方是用了學術之眼技能。

結果看到成功率那里顯示著5%,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剛剛听到對方是哥大的,他還萌生出一股期望,畢竟哪怕是副教授那也是終身教指,不是常人能夠拿到的。

但這個研發成功率吧……

打擾了!

想不到哥大也有水貨……

陳灝嘴角一抽,轉身就走。

對方仍不甘心,對著陳灝的背影大喊了一聲。

「只要投入一億美元就行了,一旦成功你將獲得百億美元的市場!」

陳灝不光沒止步,反而步伐加速了一絲。

後面的聲音還在吶喊著。

「不用一億美元,只要八千萬美元就行了!」

「五千萬美元!」

「兩……一千萬美元就夠了!」

在布尼爾教授那里撿到了鋰空氣電池的機遇,本來還想接著逛逛Poster張貼區,沒想到這里水貨還是挺多的。

無論是主題報告還是分會場的專題報告,那都是經過光華大學和《自然》雜志社雙方挑選出來的,自然嚴謹得很。

至于Poster張貼區,只要有參會的嘉賓都可以向主辦方提出申請,一般來說都會同意給張貼。

只是沒想到接連遇到幾個奇葩了。

陳灝也沒繼續逛下去的心情,下午听了幾場感興趣的專題報告會,晚上則是繼續參加晚宴,企圖挖幾個大牛來光華大學。

挖是肯定沒挖到,倒是這兩天約了一二十個參會嘉賓明天下午閉幕式後到光華大學參觀一番。

……

翌日早晨9點。

在校長辦公室處理公務的陳灝接到了曹黎浩來電。

「好,我知道了。」

「耗子,太感謝你了,恩恩,過陣子見。」

掛完電話後,陳灝也總算放心了。

曹黎浩這廝讀書不怎麼使勁,倒是結交朋友和把妹挺勤快,朋友遍布全美上上下下。

拜托對方調查的事情也出了結果,想到剛剛曹黎浩電話里說的話。

陳灝臉上不由得露出古怪的模樣。

「賓大的科學狂人?」

這個是布尼爾教授在賓大帕克分校的外號,能夠獲得這個獨特的稱號自然是對方過往的一些行為舉止。

反倒是人品和口碑上都還可以。

有了曹黎浩的這些話,他也算是可以放心使用布尼爾了。

想到昨晚談完後,對方就回去收拾東西,當天下午就坐上了回賓州的飛機。

此刻差不多在太平洋上空了。

「狂不狂我不知道,倒是挺奇怪的……」

在學校處理了一會事情後,在10點的時候驅車從光華開到鷺島會議中心。

11︰30。

會議中心,音樂廳。

《自然》雜志的主編曼德爾走上發言台。

身後的電子屏幕也隨之變幻。

【如何在高影響分子期刊上發表文章】

【查普林•曼德爾】

【《自然》雜志主編牛津大學博士】

【2020年12月】

這一次的中國論壇是光華大學和《自然》雜志聯合主辦的,尤其是在中國以外的專家學者上,都是《自然》在出力邀請,主題報告就算了,但是專題報告會當然要投桃報李的讓對方打一次廣告。

講述的內容主要是在論文的格式排版和投稿上的一些技巧、經驗之類的。

這場《自然》雜志的專題報告會來的人也不少,只是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或者青年學者之流。

作為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的《自然》正刊,對于青年學者、研究生而言是可望不可得的夢想。

如果手握一篇一作的《自然》論文,起碼回國只要不是那幾所頂級985名校,其他學校隨便進,要求放低點,甚至直接給正教授也不是不可能。

半小時結束後,在前往干飯的路上。

曼德爾主編和陳灝並排同行著。

「陳校長,隨著你們中國科研實力的不斷上升,中國的學者每年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呈現上升趨勢。」

曼德爾說到這里停頓了下,非常誠懇地對陳灝說道︰「我們《自然》雜志非常重視中國,也非常希望能夠和貴校繼續加強合作關系。」

至于怎麼個加強?

當然是投稿了。

陳灝看了對方一眼,開玩笑地說道︰「我們光華以後有可能會辦一份中文期刊,那到時候豈不是與你們沖突了?」

「當然不會。」

曼德爾臉上擠出一個微笑,「光華若是想辦期刊難度不小,不過以陳校長的實力,我相信也沒啥問題。不過並期刊並沒有那麼簡單,陳校長你們若是真有這個想法,到時候我們《自然》出版集團可以與光華合作,可以借助我們的發行渠道去發行。」

陳灝臉上有些詫異,不由得問道︰「曼德爾主編,你確定你沒開玩笑?」

光華要是辦了自己的期刊,以後重磅的論文當然是發在自家期刊上。

倒是《自然》還願意支持光華辦刊?

「當然沒開玩笑,陳校長的這個想法我們內部也有猜測了。」

曼德爾嘆了口氣,無奈道︰「既然這是一個改變不了的未來,那做盟友也比對手好多了。」

當然了,有些話他是沒說出口。

為何光華辦期刊《自然》還會協助?

光華大學和老對手《科學》期刊不一樣。

前者是一個高校,後者是同行!

光華大學再怎麼辦期刊,但是光華大學的學生還是需要發表期刊的,即便不發表在自家期刊上,也可以發表在《自然》正刊或者其他子刊上。

而《科學》雜志就不一樣了,那是同行對手,壓根沒合作的可能。

既然如此,不如交好光華大學,一起搞《科學》雜志也好!

「有點意思。」

陳灝琢磨了下,想清楚笑容愈加燦爛。

看來辦一份中文期刊比自己想象的容易多,以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搞定內容問題,不然有《自然》的協助,即便出版、發行等問題解決了,反倒被內容給打倒了。

走了一會,來到餐廳里,吃飯的時候陳灝一直在向曼德爾取經。

……

下午1︰50分。

隨著時間的倒計時,2020Nature中國論壇的閉幕式也即將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