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28章 資本無情

大致處理完這段時間丹妮莉絲娛樂的積累事務,西蒙在5月8日的周三啟程趕往舊金山,處理FusionTimes團隊的一次員工面試以及灣區這邊的其他工作。

經過幾個月時間地不斷篩選,FusionTimes、SolarCity和SpaceX三家公司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其中FusionTimes和SolarCity兩家位于 谷,SpaceX坐落在洛杉磯。

進度最快的SpaceX已經開始設計第一枚火箭。

FusionTimes的難度最大,團隊短時間內將會落腳在山景城的伊格瑞特園區,前期主要從事理論研究,待到FusionTimes的總部建造完成,才會進行實際的核聚變反應堆搭建工作。

至于SolarCity,三家公司中,這家專注太陽能發電的企業似乎技術內涵最低,西蒙的重視程度一點不低。因為這家公司是三家企業中最有希望在較短周期內實現可持續商業運行的一個項目。

說起來,曾經時間線上的SolarCity其實是馬斯克表弟成立的一家光伏產品分銷公司,因為一次性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太過昂貴,SolarCity公司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以租代售,先為用戶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再在後續以用電租金的形式收取費用,而且用戶的發電系統還可以通過聯網形式將多余電量出售。

其實這種商業模式的用電成本並不比一般電網收費低廉,只是有著清潔能源的噱頭,而且還確實能夠解決一些偏僻地區居民的用電問題,因此取得了成功,並且吸引了大批跟風者廣泛進場。

西蒙打算沿襲這種商業模式,不過,他的野心遠不止于此。

山景城,伊格瑞特園區。

SolarCity公司總部的一間會議室內,上午完成了FusionTimes的面試,午餐之後,西蒙趕來這邊,此時正在與SolarCity的五人核心科研小組商討這家剛剛組建完成公司的具體規劃。

核心科研小組,應對的是很多企業或科研機構的首席科學家制度。

西蒙最初也考慮三家公司都采取首席科學家制度,反復斟酌後還是放棄。

一人計短。

而且,雖然西蒙是一個精英主義者,但他還是更相信團隊合作的力量,因此三家公司都采取了核心科研小組的架構策略,目前三家公司的核心科研小組都是五人,而且並不都是頂尖的科研人員,其中還包括諸如FusionTimes的艾曼紐爾•布蘭特這樣的偏管理型人員。

因為三家公司定位的核心都是商業公司,逐利而行,這也是西蒙曾經思考良久後確定此類公司能夠快速且長遠發展的根本。既然是商業公司,必然要注重成本控制和企業管理,西蒙可不會放任一群科學家瘋狂揮霍自己的財產,一切都必須可控。

因此,FusionTimes那邊,艾曼紐爾•布蘭特主動提出加盟後,西蒙很快同意,而且還直接任命女郎為FusionTimes公司總裁以及核心科研小組團隊成員。相比西蒙即使努力看過很多資料依舊只能算門外漢,擁有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的艾曼紐爾要比他專業很多。

而且,西蒙更看重的還是艾曼紐爾的商業思維。

既懂得專業技術又精通企業管理,負責這樣的項目再合適不過。

SpaceX那邊,西蒙按照此類人才培養的自然是埃隆•馬斯克。不過,在此之前,西蒙不可能等待馬斯克成長,因此根據記憶招來了原時空中SpaceX的總裁,格溫•肖特維爾。

還是一個女人。

雖然是一個女人,但格溫•肖特維爾和艾曼紐爾•布蘭特一樣,都有著高智商和高學歷,今年33歲的格溫•肖特維爾擁有美國西北大學的機械工程和應用數學雙碩士學位,而且從1988年開始加盟NASA附屬的一家航天公司長達八年,工作履歷出色。

曾經的歷史上,格溫•肖特維爾在2002年加盟SpaceX,並且成為馬斯克的左膀右臂,主要負責SpaceX的日常運營。如果說馬斯克的思維理念引導了SpaceX的企業文化,那麼,真正將這種思維理念轉變為現實的,就是格溫•肖特維爾。

雖然提前了六年,但33歲的肖特維爾,在西蒙看來更加處在一個人的黃金年齡。

因此格溫•肖特維爾的任命和艾曼紐爾•布蘭特類似,SpaceX總裁兼核心科研小組成員。

既然兩家都是如此,SolarCity這邊也就干脆求全。

負責人同樣是一個女人,名叫丹妮拉•格林沃特,今年31歲,不僅擁有MIT的材料科學和工程博士學位,按照對方的說法,還抽空讀了一個哈佛大學的MBA。被西蒙招攬至SolarCity之前,這個有著一頭棕色齊耳短發氣質干練的戴眼鏡姑娘正醞釀著離開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打算來 谷創業,同樣計劃成立一家光伏產品研發公司。

面對西蒙給出的機會,丹妮拉•格林沃特放棄了單干選擇加盟SolarCity,只是沒想到會被認命為SolarCity總裁,還因此大膽試探某個家伙是否對她有其他企圖,畢竟雖然不算大美女,但丹妮拉的外貌身材70分還是綽綽有余。

西蒙說有。

丹妮拉立刻放下心來,男人的話也是要反著听的。

好吧。

「首先,第一個問題,大家誰知道光伏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麼時間?」

會議室內,丹妮拉•格林沃特幾人沒想到西蒙會提到這個問題。

對于很多專業課本開篇經常要先叨叨一番相關技術發展歷史的類似章節,很多人都是相當反感的。不過,幾人到底沒讓西蒙失望,其中一個道︰「1839年,年僅19歲的法國科學家埃蒙德•貝克勒爾首先發現了氯化銀液體的光生伏特效應,並以此制作了第一枚光伏電池。」

「很好,」西蒙站在會議室前方一塊寫字板前,用水筆寫下了一個‘1839’的數字,然後又寫了一個‘1996’的數字︰「從1839年光生伏特效應被發現到現在,1996年,時間已經過去了157年,大家有什麼感受?」

幾人面面相覷,片刻後,丹妮拉•格林沃特終于道︰「157年,都被浪費了。」

西蒙用水筆輕輕在寫字板上敲了下,點頭,又瞄了眼其他幾人︰「所以丹妮才是總裁,而你們不是。」

另外的三男一女都忍不住微微白眼。

其實對于三個女人擔任負責人,三家公司的員工都沒有太大意見。

因為,三家公司,除了少數擔任顧問的編外科學家,其他所有正式員工,年齡都在35歲以內,都是年輕人,因此沒有很多大企業研發部門或者政府實驗室內部的論資排輩現象。而且,西蒙還對所有人許諾,如果三人做不好,很快會被撤下。同樣,其他人表現出色,也會得到他個人的親自提拔。

西蒙無視幾人的白眼,繼續道︰「157年,交流電、半導體、化石能源等等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偏偏光伏技術一直被限制在很少的一部分領域內,在我看來,這其實就是一種浪費。人類社會的能源,根本上都是來自太陽,我們一直忽略這種最直接且最豐富的能源應用,反而不斷消耗地球億萬年積累轉化而來的化石能源,這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誤入歧途。我成立SolarCity,就是希望我們對能源的應用能夠重新走入一個正軌。」

听完西蒙這番說辭,會議桌旁的幾人都是微微點頭。

如果不是認可這種理念,他們也不會加入這一行業。

西蒙稍微停頓,繼續道︰「那麼,進入正題。已經擁有157年時間的積累,該發現的主流光伏材料其實都已經被發現,相關的周邊技術也是如此。所以,我對大家的要求,絕對不是從頭再來。就像艾薩克•牛頓的那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你們能夠站在前人上百年積累的技術基礎上,首先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與整合,一次對全球範圍內光伏應用及其周邊技術的梳理與整合。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這件事對于其他人來說當然不容易,但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因為我有足夠的資本支持你們進行這種整合。」

大家都露出笑容,卻也明白這是事實。

所謂整合,說白了,還是技術整合。

既然是技術,肯定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專利問題,無論是直接收購還是獲取授權,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現階段,或許有人擁有這樣的資金實力,但考慮到其中蘊含的投資風險,很少人會這麼做。

這件事對于西蒙來說就不是問題。

哪怕真得拿出幾十億美元打水漂,某位超級富豪也不會傷筋動骨。

寫字板前,西蒙繼續道︰「當然,我說的整合,並不僅僅是單純光伏產品的整合,我希望你們構建出一個從光伏材料生產到最終廢料處理的完整產業閉環。光伏產品,對于很多人而言,最大的賣點就是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造成的污染。不過,大家其實都明白,深究起來,這種說法就是一個騙局,因為光伏材料從生產開始,不僅會消耗大量能源,同時也開始造成各種各樣的污染,而光伏廢料,以及用于存儲能量的電池產品廢料,造成的污染更加嚴重。既然我們要以環保為名推廣光伏產品,那麼,我希望我們真得能夠最大程度做到名副其實,而不只是噱頭。至少,我們要實現最終對光伏廢料和報廢電池進行無害化處理。」

西蒙一邊說著,一邊在寫字板上寫下各種關鍵詞︰「完成了第一步的技術梳理與整合,我要求你們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一邊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發,一邊整合出一套可以進行實際商業運營的光伏產品運作方案。記住,我需要的是一個在成本與效率之間的最優化方案,這也是你們今後的努力方向,如果有人拿衛星上價比黃金的昂貴光伏材料說事,我會直接開除你們。當然,這套方案同樣要涉及到從材料生產到廢物處理的完全產業鏈條。我此前已經和大家討論過SolarCity的以租代售策略,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模仿的商業模式。不過,只要你們能夠將成本優化到極致,同時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未來其他跟風者將很難對SolarCity造成威脅。」

從下午兩點開始,西蒙在SolarCity總部停留了兩個小時,與這家公司的幾位核心討論了方方面面的問題,直到下午四點鐘才離開。

然後趕往聖荷西南部一個名叫摩根山莊的小城附近。

FusionTimes在這邊購置了50公頃土地,前些日子剛剛與周圍居民達成協議,將會在這邊建立FusionTimes的總部。

其實最初有人提議將FusionTimes的總部設置在灣區東部的利弗莫爾市,也就是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附近。

畢竟想要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即使是私人公司,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許可與監管,這方面維斯特洛體系已經獲得聯邦政府授權,並且達成了一些技術方面的合作協議。如果將FusionTimes總部設置在利弗莫爾,可以更加便捷地與同樣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研究的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團隊溝通交流。

西蒙直接選擇了拒絕。

因為西蒙希望打造的是一家擁有 谷精神的公司,無論是灣區這邊的FusionTimes和SolarCity,還是洛杉磯那邊的SpaceX,西蒙都希望三家公司的團隊能夠像 谷公司一樣,銳意進取,拼搏創新。

相比起來,幾乎就是政府部門的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西蒙當然不否認這些國家級實驗室的技術底蘊,但是,這些實驗室內部的僵化體制和閑散作風,也注定了他們很難再取得太偉大的技術突破。

記憶中總是有人拿中西方的科研機構體制進行對比,然後痛心疾首國內頂尖科研人員的流失。

其實都一樣。

要不然美國的全新登月計劃也不會依賴于SpaceX這樣的私人企業。

只是相對來說,西方還有各種大型私人企業或者商業研究機構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研人員,讓他們擁有足夠發揮的空間,就像SpaceX。而哪怕二十年後,根本上還是因為底蘊淺薄,中國一直沒有形成這樣的土壤。

總而言之,西蒙可不希望FusionTimes的團隊沾染上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政府部門習氣。

當然要離得遠遠的。

西蒙在摩根山莊附近購置的地塊距離聖荷西市中心只有二十多公里,基本上還在 谷範圍之內,其實西蒙也想要更核心一些,只是FusionTimes涉及的領域畢竟敏感,而且,想要在 谷核心區域一次性購置50公頃土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地處聖荷西南部山谷之間的摩根山莊,恰好是一個折中。

看過FusionTimes的選址並與建築設計團隊一番溝通,一天的工作結束,西蒙在灣區停留一夜,第二天再次啟程,飛往紐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