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新科技行業來說,1995年開年的第一大事件就是IE瀏覽器的更新。

1月1日,元旦這一天,伊格瑞特旗下的核心互聯網軟件IE瀏覽器按照與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和解協議,全球範圍內一次性更新了最新版本,放棄鎖定伊格瑞特門戶為軟件主頁,改為開放模式,正式宣告伊格瑞特放棄對互聯網接口的壟斷。

以往幾年被伊格瑞特門戶牢牢把持流量接口導致難以施展的諸多科技企業歡呼雀躍,摩拳擦掌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伊格瑞特公司內部,放棄了自家公司最強力的產業護城河,很多人難免擔憂失落,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應對即將面臨的挑戰。

這次妥協甚至對已經啟動的IPO形成了明顯影響。

雖然門戶網站只是伊格瑞特龐大產品矩陣中的一部分,但在很多人看來,過往幾年,正是因為伊格瑞特公司壟斷了互聯網接口,這才帶動這家公司的各項產品突飛猛進式的全面發展。因此,投資人難免質疑,失去了對互聯網接口的壟斷,伊格瑞特是否還能保持以往的高速增長。

只有很少一部分維斯特洛體系核心明白,這次退讓,實際上只是伊格瑞特公司的一次企業戰略轉變。

關鍵就在于全新默認主頁上的‘Google’搜索引擎。

放棄門戶壟斷,開啟搜索入口,其實代表著伊格瑞特公司的戰略側重正式從內容轉向平台。

西蒙很早就開始向貝佐斯等人灌輸一個觀念,網絡信息的規模是呈現指數級爆炸式增長的,任何一家單個企業都不可能滿足海量用戶對信息的差異化需求,因此,伊格瑞特最終要做的不是生產內容,而是創建平台去整合內容。

互聯網1.0時代的門戶網站,仔細算來其實同樣算是平台。

只是因為互聯網產業發展初期線上內容的嚴重匱乏,使得門戶網站不得不在經營平台的同時更加側重于生產內容。

經過最近幾年維斯特洛體系不遺余力地扶植催化,網絡信息資源已經足夠豐富,現在已經是合適的時機開啟互聯網2.0時代。

搜索引擎平台Google、社交網絡平台Facebook和電子商務平台Amazon,將是伊格瑞特公司在互聯網2.0時代網絡業務板塊的重中之重。當然,為了盡可能引導競爭對手走向歧途,給三大平台爭取更多發展時間,表面上,伊格瑞特公司依舊會非常重視門戶網站業務。

大批媒體紛紛討論這一事件對新科技行業長遠影響的同時,剛剛在1994年12月31日正式收官的‘信息時代’營銷計劃以及一系列與新科技行業相關的產業數據,也在開年伊始成為媒體和公眾的關注焦點。

伊格瑞特門戶在1月1日當天第一時間開啟了一個新聞專題。

截止1994年12月31日,經過初步統計,美國國內互聯網接入用戶數量為7800萬,全年增幅高達69%,網民總數1.4億,增幅更是達到驚人的86%。美國網絡覆蓋率因此上升到53%,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

這其中,只是1994年最後兩個月的‘信息時代’營銷計劃,就為兩項核心數據貢獻了20%的份額。

硬件領域的個人電腦方面,1994年全年,美國本土PC出貨量達到2800萬台,其中900萬台來自年底最後兩個月的大規模營銷。美國國內的PC保有量也因為去年最後兩個月的高速增長,正式突破1億大關。

全球範圍內,隨著海外各國加大對信息產業的布局力度,1994年全年,包括美國在內,全球互聯網接入用戶數量達到1.3億,覆蓋網民數量2.3億,相比1993年,增長率分別為78%和109%。

除了廣泛的產業數據,伊格瑞特公司還公布了自家企業在門戶網站、電子郵件、社交網絡、電子商務、電子游戲、外包平台等等業務在過去一年的增長概況,一個個伴隨著超高增長率的數據,無一不代表著全新時代的快速到來。

1995年初的世界總人口數為57億。

因此,伊格瑞特公司判斷雖然美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在過去一年的大爆發之後,增長將會放緩,但全球範圍內,當前2.3億的網民人數只佔全球總人口的4%,一切才剛剛開始。從1995年起,伊格瑞特公司將大幅度提高海外擴張力度。

伊格瑞特公司之外,共同參與了過去兩個月‘信息時代’營銷計劃的美國在線、思科、微軟、英特爾、惠普、康柏等新科技產業巨頭紛紛貼出了自己的捷報。

這一連串的利好消息,直接反映在了1995年美國股市第一個交易日上。

1月2日,周一。

新年開年的第一個股票交易日,截止當天下午收盤,納斯達克指數當天大漲了2.7%,達到1938點,距離2000點關口只有一步之遙。

隨著維斯特洛體系三大科技巨頭與美國司法部高高抬起輕輕落下的反壟斷調查達成和解,本來股價走勢一直震蕩的思科在1994年最後一個多月持續上揚。

1月2日當天,一系列利好消息助推下,依舊佔據了全球網絡設備市場80%以上份額擁有絕對領先行業地位的思科股價上漲了3.5%,收盤市值已經達到1563億美元,位居全球上市企業市值排行第一名。

緊隨思科之後的是美國在線。

根據初步公開的數據,雖然最近兩年大批電信運營商不計成本地開拓ISP業務,但過去一年,佔盡產業先機的美國在線通過開拓五大湖區域和美國南部市場,在AT-T等巨頭以及數量眾多的小型ISP服務商夾擊之下,依舊在美國本土強勢收割了1510萬新用戶,美國本土整體用戶數達到4770萬,年增長率46%,本土市場佔有率高達61%,遙遙領先排行第二名的AT-T僅僅19%的市場份額。

而且,之所以強調本土,因為過去一年,美國在線的海外用戶增長同樣喜人。

重點開拓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芬蘭、意大利、俄羅斯等市場,在當地本土運營商的壓制之下,美國在線過去一年依舊收獲了超過370萬新用戶,整體用戶數達到510萬。

按照海外各國5200萬的互聯網接入用戶總數計算,美國在線在海外各國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接近10%。

經過此前的努力,美國在線還在去年下半年順利拿到了德國的ISP準入許可,並且與日本和韓國兩個重要市場的電信運營商建立了合資公司,因此,雖然本土增長放緩,但美國在線的海外業務爆發才剛剛開始。

現在的美國在線,與西蒙記憶中走錯了發展方向導致最後分崩離析的美國在線已經完全是兩家公司,一家真正橫跨全球的頂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1月2日,1995年開年第一個交易日,美國在線的股價漲幅同樣高達2.9%,收盤市值1392億美元。

曾經在維斯特洛體系科技三巨頭遭遇反壟斷調查時一度躍升市值第一名的丹妮莉絲娛樂排行第三,1月2日當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小幅增加了0.7%,收盤市值1326億美元。

雖然增幅緩慢,但自從去年7月1日上市,丹妮莉絲娛樂股價整體依舊呈現上揚走勢,千億級別的恐怖市值更是讓好萊塢其他制片廠望塵莫及。

去年年末就已經啟動了Windows 95系統廣泛測試的微軟,因為新系統的強烈反響以及直接競爭對手隻果的迅速衰落,過去一年市值快速增加,並且在去年12月中旬正式成為又一家千億市值企業。

1月2日當天,微軟股價上漲1.9%,收盤市值達到1153億美元,排行第四。

老牌工業巨頭通用電氣排行第五名,市值同樣突破千億美元,也是前五名的當中唯一一家傳統工業集團。

1月2日當天,通用電氣股價上漲0.9%,收盤市值1061億美元。

相比其他幾家新興企業的耀眼奪目,通用電氣的千億市值,在很多媒體看來只是美國工業時代的最後榮光。

五家名列前茅的千億市值巨無霸之後,英特爾、SUN、甲骨文等一系列新科技公司,市值同樣在不斷碾壓各種傳統企業巨頭。

去年7月份丹妮莉絲娛樂上市後剛剛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家千億美元市值企業的時候,很多財經媒體都認為1000億美元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並且紛紛預測丹妮莉絲娛樂的市值將會在下半年大幅回落。

結果,只是半年時間,美國股市就涌現了五家千億市值巨無霸。

思科高達1563億美元的恐怖市值,更是將此前媒體預測的市值天花板提升到另外一個量級,現在來看,2000億美元,大概也只是時間問題。

資本市場紛紛為一系列科技股市值再創新高而驚嘆時,某個問題也很難讓人忽略。

五家千億市值企業中,維斯特洛體系就明晃晃地佔據了四家。

雖然大門同學已經不止一次或明或暗地對外界將微軟歸入維斯特洛體系表示不滿,但誰也無法否認,西蒙持有的微軟接近20%股份,已經讓他超過不斷減持之後的保羅•艾倫,成為微軟的第二大股東。

當一些人還沒有忘記去年《福布斯》榜單上西蒙3000億美元個人身家所造成的震撼與麻木時,按照維斯特洛公司公開的持股比例和1月2日當天收盤時的市值計算,只是思科、美國在線、伊格瑞特和微軟這四家公司,給西蒙帶來的財富總值就已經達到2947億美元。

距離3000億,僅僅只差一個交易日的微漲而已。

然而,四家公司之外,維斯特洛體系卻還擁有沒有上市就已經被很多分析人士給出1000億美元高額估值的伊格瑞特,還有在華爾街話語權越來越重的瑟曦資本,還有持續不斷在時尚界擴張的梅麗珊卓,還有已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手機巨頭的諾基亞,還有全資持股的區域性電信巨頭威瑞森,還有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的礦業巨頭必拓集團,還有重倉持股的英特爾、SUN、甲骨文等百億級別新科技精銳,還有更多更多諸如汀科拜爾、阿麗雅等等或許不知何時就要嶄露頭角的各類型初創公司。

所有這些,價值又是幾何?!

經過1994年的諸多事件,北美媒體在發表關于維斯特洛體系的看法時都表現的相當謹慎,即使如此,第二天上午,還是有些媒體人禁不住在報紙上感慨,西蒙•維斯特洛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西蒙不會像記憶中貝佐斯那樣,當所有壓力撲面而來才想到去緩解補救。

西蒙-珍妮特維斯特洛基金會在周三上午就宣布,西蒙將會再次向基金會注資30億美元,用于資助美國貧困地區大中小學建立專業的計算機教室以及對專業教師的培訓,以便讓那些無力承擔PC和網絡費用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及時接觸最新的科技技術。

至于這筆資金來源,西蒙打算通過減持少量美國在線股份獲得。

只是這件事就沒有再公開。

因為可以想見,必然會遭到諸如西蒙這麼做只是為了避稅的指責。

哪怕已經公開了慈善項目,實際上,依舊有很多不滿的聲音,西蒙對此只是讓維斯特洛家族的公關團隊悄然跟進,只是牢騷便罷,如果糾纏不休,西蒙也絲毫不會客氣。

此外,西蒙還委托《紐約時報》炮制了一篇文章,分析多年之後的某個將來,西蒙龐大個人財富的最終歸屬。

得出的結論是,因為這筆資產實在過于龐大,不可能像當年洛克菲勒或者福特家族那樣成立基金會進行管理,因此必然會有超過一半的份額重新回歸社會,成為美國公眾的集體財富。

東海岸的《洛杉磯時報》同樣出現了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相對于營收來說,無論是思科還是美國在線,抑或丹妮莉絲娛樂和微軟,市值都存在嚴重的泡沫成分。

泡沫總有一天會走向破裂。

因為西蒙個人資產中的大部分都是這些存在嚴重泡沫的股票資產,實際上也就遠沒有表面數字那麼夸張。

當泡沫破裂,西蒙•維斯特洛的個人財富或許連2000億美元都不到。

兩家報紙起頭,又在維斯特洛家族媒體公關團隊的刻意引導下,西蒙的個人財富終將回歸社會和西蒙的個人淨資產數字被嚴重夸大兩股輿論逐漸蔓延開來。

阿Q精神其實是所有人類的通病。

不分東西方。

就像當年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第一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無數記者趕到沃爾頓的老家,發現一個開著破皮卡穿廉價衣服的平庸老頭,頓時就大失所望,還有人紛紛嘲笑這一點都不像一個美國首富。

接觸這個圈子之後,西蒙也清楚了更多內幕。

山姆•沃爾頓私下里的生活可絕對不是媒體宣傳出來的那麼樸素,就像後來媒體鼓吹小扎開飛度生活簡樸巴拉巴拉,卻不知道人家車庫里放著全球限量的風之子,也不知道小扎看似灰撲撲的羊毛衫一件價值就2000美元。

同樣,西蒙這次也在給公眾一個安慰性的輿論女乃嘴。

西蒙•維斯特洛的財富不可持續,西蒙•維斯特洛的財富嚴重高估。

總之,看到西蒙個人財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夸張,公眾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平復很多。

隨後的媒體反饋也證明了這次輿論操作的效果非常不錯。

30億美元的慈善計劃,西蒙也一點都不會打折扣,甚至還會為即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計算機教室接入網絡。

這還不算太慷慨,除此之外,西蒙還打算為這些用于教學的計算機安裝一批來自EA的流行電子游戲。

寓教于樂才是王道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