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二章 年年有余,世事常平(下)

這句話當先驚到的是那個神秘老者,他扭過頭看著拄著拐杖的老人,眼中露出驚色。

「斗了一輩子,沒想到居然听到你說出這樣的話來。」

喟嘆一聲,老人搖了搖頭,「每個人年少時,總有不服氣、不服人的時候,可在人老了後,有些事情不得不服,也不得不認。我余繼志十幾歲入學宮,資質愚鈍,花費了百年才入君子,後又花五百年入賢人,之後便在這個境界停滯不前,始終入不了大賢之上的境界。之前總覺得自己會大器晚成,可到了如今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大道起初便出現偏差了。」

「大道出錯,這可是關乎修行者根本的問題啊。」

神秘老人開口,余常平看著自己的師傅,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根本不了解這個老人。

他不是沒有問過老人的過去,可是每次老人都信口胡扯,他忽然覺得自己挺傻的,連老人的謊言都沒有看出來。甚至還覺得酒後吐真言,把老人一次喝醉之後說的胡話當做真相。

「師傅,你……」

余繼志笑了,搖了搖頭,「小子,你不必自責,有些事情終歸是師傅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若是強加到你這個臭小子的身上,師傅也忒不當人了。」

他忽然又自嘲一笑,「話雖然這般說,可師傅卻還是有事想要拜托你。常平,你記住,師傅給你取名余常平,便是希望你能夠走到師傅沒有走到的地步,讓這世界上所有不被山上人看在眼里的人,年年有余、讓這個處處充滿不平的世界,世事常平!」

「你這大夢未免有些荒唐了。」神秘老人開口道。

「是啊,我也這樣覺得,可我還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事情。」余繼志道。

「常平,你還記得那個蒼冥宗的小道姑為何會跌境嗎?」

余常平心中一跳,想到那個小道姑,想到那個星夜下的一吻,余常平耳根忍不住紅了起來。

一邊的神秘老人和少年扭頭看著余常平,老人忽然嘿嘿一笑,「這是少年情竇初開呀,老家伙,你這徒弟有意思,居然想把蒼冥宗的道姑給摘了。」

听著這話,余常平忽然心中沒來由的有些生氣,不過臉上也忍不住的紅了起來,分不清是氣的還是尷尬的。

「摘了又如何?人有七情六欲,咋們讀書人又不需要去學那些個禿驢,一個個拋卻紅塵,不惹俗世。」

余繼志冷哼一聲,居然沒有訓斥余常平,听語氣,似乎還願意支持他。

余常平覺得若是再不解釋,只怕這沒有的事情也要變成事實了。

「師傅,我與那道姑並不是你們所想的那種關系。」

余繼志卻抬手打斷了余常平,「這有什麼好掩飾的,那小姑娘的修行天賦與她妹妹相比,雖然差了一點,可與你命中有牽扯,她跌境其實也是因為你。你若是有心,可以試試。年輕人,多體驗體驗也是應該的。」

「你這弟子年紀還小,以後可以體驗的機會還多著呢。不過,萬一陷入這些情情愛愛,大道荒廢,你這唯一的寄托可就沒了。」

「不可能!」余常平開口,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反駁,語氣鏗鏘,帶著怒意。

「道怎麼走,那是他的事情,我不會去強行替他塑造他的大道,不過,我作為師傅,總得給他教點什麼,留點什麼。常平,咋們就拿當初你與那小道姑的辯道來說,你與她談的對錯之說,確實沒有錯,可我們讀書人,不只是要辨出對錯,還要能夠改錯和補救。你有沒有想過,若是有一日,于你有恩之人做了錯事,你該如何做?你能分的清對錯善惡嗎?分清之後,你又該如何做?若是他犯的錯導致千百人無辜喪命,你會揮動你的無墨一劍殺了對方嗎?若是我沒有記錯,當初你在那寨子里殺了那個鬼嬰,事後你心境出了裂痕,你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有那麼歹毒的心去借那麼多人的性命培養自己的成道之物?你不明白,為何那婦女在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個禍胎之後,還會求你不要殺了那孩子?難道她不明白那孩子降世之後會造成多麼大的災難?難道她就分不清對錯輕重?難道她是個不顧及大義大理之人?從此前的種種來看,顯然不是,那個婦人其實早有預感自己的孩子是個禍害,可她瞞著自己的丈夫,瞞著所有人,心中存了將它生下來的念頭。」

「為什麼她明明知道大的道理卻不去遵守?為什麼她寧願自己被抽干生命精氣也要誕下那個鬼嬰?若是說因為母愛,那這可以理解,換成別人,或許也能理解。然而,她做的是對還是錯?誰能給下判斷?」

「若說對,她生下鬼胎,被人利用,禍害方圓不知多少萬人的性命,這等殺孽,將來要由誰來償還?那些被殺的普通百姓或者修行者,又有誰為他們講理?命只有一次,縱然理講清了,誰又該為他們做出補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地方,對那些死去的人不公!當然,可能那些死去的人中,也有為惡之人,那殺了算是為民除害嗎?」

白衣少年插口道︰「若說是錯的,那麼世間的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也該遭到斥責嗎?單論個人來說,沒有哪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是有錯的,哪怕她知道那個孩子是個禍胎,懷胎十月,她也依然願意承受世間的壓力讓它來到世上,並且願意相信自己能夠將它引導到好人這條路上來。可事實卻是,這世界上,哪怕是儒家聖人,也沒有能力將一個先天鬼胎引上正道。儒家的道理好,可再好的道理,也要落到實處,才有作用。」

「雖說人人平等,可有些事情是沒有平等可言的。知道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十個人都知道的事情,能夠有一個人能夠做到幾乎堪比一個大世出一個大帝一般艱難。」

余繼志和白衣少年兩個人的一番話讓余常平陷入沉默。他其實不覺得自己有多麼獨特,他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做到連一個大賢都做不到的事情。

這時候,神秘老人難得沒有調侃為難余常平,說了一番自己的感觸,「你可知儒家的道理缺陷在哪里?」

余常平搖頭,這個問題他其實從來沒有想過。

再者,以他如今的能力,實際上也根本不可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儒家的道理,最大的缺點就在不能落到實處。諸子百家之中,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可算最大,因為他們的道理傳的廣。在荒州也許看不出什麼,可當你走出這片大地,去看到更大的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學儒,初心不是為了學真正的大道理,反而是為了更高的修為,可這種情況不但沒有人指出來糾正,反而習以為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百家之中,能夠彌補儒家這種缺點的,我反倒覺得是被人最瞧不起的術家。當然,商家或許也有可取之處,不過他們太重利,早已偏離了自己的大道根本,以後的世道中,他們只會越發如魚得水,可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反倒是與商家同根卻又有殺父之仇的術家,他們打的那一手算盤,才是解救儒家當今狀況的良方。」

他看向余繼志,嘆了一聲︰「你當初分明也知道這個道理,為何還是執意走另外一條路,結果心境破碎,到了如今,更是如同破茅屋一般,風吹即倒,師弟啊師弟,我想了很久,到如今還是不明白,你當初的選擇,到底有什麼意義?」

余繼志自嘲一笑,道︰「事到如今,談意義還有什麼用?師兄,你如今的路,我不能說是錯,可總歸還是覺得偏了一點方向的。天下大勢,沒有人能夠抗衡,大帝也抗衡不了這片大地上的所有修行者,痛痛快快的一劍平天下如何?痛快!一拳打死那個老頭又如何?直接還簡單!可一劍平過去,這世界還是會有不公和怨言,一拳打死那個老頭,他的罪孽不會有人補,反而世界上還會有更多那樣的老頭。」

神秘老人繼續開口道︰「讀書人的使命是攬擔子,可是沒有哪個讀書人能夠攬下這世界上的所有擔子。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在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的同時,也應該去衡量一下,自己的對錯和別人的對錯,到底哪個要重要一些?說的再簡單一些,在我們分出自己的道理本身的善惡對錯之後,還要去辨別大小,自己的事情大?還是別人的事情大?世間道理,最大的特點便是太虛,分不了微末,算不清細節。他們大多憧憬的都是理想的情況,可是現實是這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理想情況。這就是儒家最大的缺點,想要在儒家一脈一直走下去,要麼另闢蹊徑,或者可以看成是你們所說的‘離經叛道’,必須去摻雜別的大道的道法。可惜,這世間大多讀書人都太過迂腐固執,想要去保持什麼純粹,可他們保持的了嗎?他們保持不了,最後不是走到歧途,便是扔掉了自己的大道,最終碌碌無為,更不要說什麼復興儒道了。」

余繼志開口道︰「你可知,當初若是那小道姑問你一句‘若是你的師傅犯了大錯,你能向他出手嗎?’,你又該如何回答?」

「我……」

余常平張口,可是什麼都說不出來,這件事情若是真的發生,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難道為了爭個對錯而去傷害自己的師傅?可難道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師傅,自己就該徇私、有悖自己的大道嗎?

這肯定不是對的,可另外一種做法,余常平也同樣無法貫徹。

縱然自己的道理對了,可心不順,大水越堵越厲害,遲早有一天會沖碎心湖堤壩,讓心境崩碎,多年修行,毀于一旦。

……

……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