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8章 元始符詔

白衣修士周圍數道劍光轟殺過來,他本自受了重傷,自無還手之力。

在他以為必死無疑的時候,一道劍鳴之聲震動天地,但見得慘白劍光將追殺他的劍修蕩開。

「先天殺劍?」

追殺白衣修士的劍修極有見識,一眼認出慘白劍光來歷。

「不知前輩是何方神聖,非要阻攔我蜀山劍宗行事。」一名劍修開口,隨即身首分離,元神也給剿滅。

其余幾名劍修見得對方凶殘,再不敢逗留,化作劍光遁走。

白衣修士才保下命來。

「清微教白子雲多謝前輩救命之恩。」他看起來是剛成元神,實則已經輪回三世,前面三世都證得天仙,乃是不折不扣的老怪物。只需要再花點時間,他就可以重回巔峰,甚至這一世有極大希望成為天君。

「他們為什麼追殺你。」冷冷清清的女子聲飄出。

慘白殺劍懸在白子雲頭頂,劍氣含而不發,好似他只要說了謊,便要受殺劍屠戮,灰飛煙滅。

白子雲見得對方冷漠,且又殺伐果斷,非但沒有驚慌,反而有種熟悉感,他可太熟了。

白子雲想起三世前老祖也時常這樣對他。

那段記憶真是銘心刻骨,卻又教人惆悵,沒那番遭遇,白子雲也只是個受人唾棄的棺材子,早就歸于塵土,哪里還能有機會輪回三世。

他現今練這門神通也極為厲害,每一世都要保證修煉到天仙,其間不可有任何差錯,到了天仙之後,又得修煉五千年,圓滿道基,然後不是準備渡過衰劫,而是斬掉自身,再入輪回,如此循環往復,到了第三次重回天仙之境,便可取回前兩次的功果,三世合一,如此一來底蘊將無比雄厚,往後修煉要容易許多。

只是此法,不能出半步差錯,否則前功盡棄。

他這一世眼看將要神通大成,沒想到會犯了人劫,惹來蜀山劍宗的大敵,差一點就隕落,壞了三世的修行。

還好被敖鸞所救。

「晚輩無意間服用了一枚蜀山劍宗看中的芝馬,因此得罪他們,而且清微教向來和蜀山劍宗不對付,我的根腳又給他們認出,故而被一路追殺。」

「地仙界可還有別的清微教弟子?」

「沒了,就晚輩一個。」

「清微道統在地仙界竟如此衰落,往後你就做我一個捧劍童子。」

白子雲哪里敢拒絕,于是跟在了敖鸞身邊,好听點叫捧劍童子,難听點就是個劍僕。

他可是有主的!

這話卻不敢說出來,白子雲好在很有這方面經驗,倒是很快適應下來。

只是敖鸞並不是安分的主,直接到了地仙界北俱蘆洲落腳,那里是妖族的地盤,近來更有許多古魔復蘇,更出現了幾具古仙人的仙尸。

敖鸞在北俱蘆洲立下一座道觀,殺了不少不長眼的妖魔修士。

沒過百年,道觀的凶名就傳了出去,號稱「無生觀」。

意思是惹了此觀,有死無生。

而敖鸞做女冠打扮,使一口絕仙殺劍,便給人稱作「滅絕仙姑」。

因她身具真龍血統,在北俱蘆洲殺出威名之後,隱隱有人懷疑她是龍族那位老祖宗的直系後裔,故而沒有被以大欺小,無生觀便威名日盛。

敖鸞在地仙界干下大事之後,另一邊蘇塵也徹底煉化佛尸,而且感應到了那些佛尸正在朝著距他不遠的時間匯聚,很快就要一一出世。

這對佛尸並非好事,因為它們本該在後世與其他後輩爭雄,博取道果,提前出世,反而證道希望萬分渺茫。

可是蘇塵要在今世成道,一旦道成,被他吸收的佛尸便不可能還回去,以佛尸布局的古佛,就再也沒有成道的希望。

它只能絕境一搏。

蘇塵絲毫不懼,這大道之爭,沒有退路可言,而且佛尸對他來說,乃是上好的肥料,可以用來澆灌他要結成的道果。

這次收獲極大。

虛空中,作為上古戰場的邪異淨土已經摧毀殆盡,余下的空間本源給大黑天吸收。

蘇塵盤坐在大黑天昆侖山之巔。

他許久以前,就暗中施法將荒古世界昆侖山的玉虛宮廢址轉移到了大黑天的昆侖山玉虛宮,才有了玉虛宮復蘇的事。

而且現在玉虛宮多出了兩口古井,里面有虛幻的宇宙投影,有來自佛尸的氣息,這是一個可怕的禁制。

佛尸當初留下話,共有三十三個化身。

意思是佛尸總共有三十三個,這應該對應的是三十三天。

意思是他薅完所有佛尸之後,當有三十三口古井出現,但是蘇塵覺得不對,應該有三十六口古井。

荒古世界昆侖山有三十六古國,人身有三十六竅穴,連蜀山劍宗也恰好是三十六峰支脈。

三十六是天罡之數,暗合周天。

而且三十三加上三正好是三十六。

三這個數字也很奇妙。

三生萬物。

又對應道門的三尸。

便是佛家也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

而佛門三十三天,乃是一個說法,指的是最高之處。大乘佛教又指三十三是欲界六天之二,小乘佛教指的是欲界十天的第六天。

但蘇塵感覺佛尸三十三化身雖則對應三十三天,但絕不是佛經里的意思,而是跟某種寶物有關。

因為他煉化佛尸,還感應到這佛尸金身中,還有靈寶氣息。

三十三具佛尸,對應三十三天,卻是諸天萬界之天,乃是世界。

如果他能煉化所有佛尸,不但能底蘊大增,恐怕還能組合出一件可怕的至寶來。

目前都是他個人的猜測。

現下他還真有一件至寶。

古樸的魔鏡出現,經過佛尸元氣的補充,魔鏡又修復了一些,只是離完全修復仍舊遙遙無期。

可是魔鏡這一次多出了一個奇妙至極的道標。

說是道標,也是一個符。

此物喚作——「元始符詔」。

他心念一動,魔鏡吐出一個符,靜靜懸浮在蘇塵面前。

元始符詔是昆侖山的道祖「元始天尊」留下的信物,持此物可以進入清微天元始天尊的道場听道。

在太古洪荒時,不知多少太乙甚至道君,欲求此物而不得。

畢竟元始天尊一向是眼高于頂,不是他看入眼的人,根本沒資格進入清微天听道。

「清微」二字,蘇塵自然極為熟悉,清微天作為元始天尊道場所在,足見清微道統也是元始天尊的嫡傳正宗。

他甚至覺得清微二字,對他而言,還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這是修為極深之後,自然而然產生的預感。

而且蘇塵強烈感覺,使用這元始符詔,他仍舊能去听道祖講道。

蘇塵頭頂生出一股氣流,化出太玄道人。

太玄道人的法力注入符中,那符篆便不由分說,化出一道清氣,將蘇塵裹挾。

以太玄道人如今的神通,對于清氣的裹挾,居然絲毫反抗不得。

蘇塵眉心金紅天眼睜開,追溯清氣的去向,但是視線內,一片模糊,什麼都撲捉不到。

而他和道人的感應也被阻隔。

道人听到了一聲鐘響,如能震動宇宙。

他恍然而入一片模糊的空間,只見到一座古鐘作響。他已經到了一處清淨之所。

此刻他身處雲霧之中,前方便是一處道場。

他從雲霧中落下,周圍皆是氣息飄渺的仙家人物,數之不盡,有幾道氣息,深沉難測,恐怕都是太乙、道君級數的存在。

他一落入道場,便有一個蒲團,悄然生出,道人順勢盤坐。

道人到了這里之後,只覺得心靈無限放松,清淨自在,無憂無慮。

那些繁雜的妄念乃至于種種道悟,皆在一坐之下,拋在腦後。

此時那道場正中,高台之上,有白鶴駕雲而來,上面坐著位中年道者,旁邊隨侍著白發長須的老者,老者號南極仙翁。

蘇塵心中突然流淌出一段話,「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等他回過神來,中年道者已然坐在一朵蓮花上,蓮花七彩,放大光明,難以形容其具體面目,森羅萬象,天地萬物,一切初始,皆不足以概括。

這便是「元始天尊」!

道人本是化身,此刻卻又好似成了本體。

見得元始,自無一切虛妄,見得本性。

蘇塵就是蘇塵。

「元始」高于眾生之上,哪里會在乎蘇塵的心思,道音吐出,若春雷綻放,滌蕩心神。

天尊不拘于俗,不拘于物,不拘于禮,眾仙默坐,只听大道真言。

元始開口,說的竟是宇宙開闢,道之終極。

蘇塵起初還听得懂幾句,到後面發現前面所听,與後面所听,卻又自相矛盾,條理不清。

若是前面對,那後面自然是錯,若是後面對,那麼前面也是錯。

元始絕不會錯,那麼便是他沒有懂。

大道真音,哪里會為蘇塵停留半點,那微言大義,如清溪流泉,有始無終。

如恍然一夢,元始講道結束。

「恭送元始。」

而蘇塵除了听道,做不出半分干涉此間的事情。

隨著元始離開之後,他更好似跟這地方格格不入。

這不是他該身處的時空。

周圍的強大存在一一離開,只留下一位俊逸瀟灑的神秘道士。

他看見對方,自然而然知道了對方是誰。

「清微教祖,太古洪荒時第一位太乙,也是虛空宇宙第一位太乙。」

神秘道士絕對有曠古絕今的天分才情,雖是後天生靈,卻越過一切修道生靈,第一個證就太乙。

如果說道祖們傳下元神之道的理論,那麼清微教祖便是踐行者,更是集大成者。

「師弟,」神秘道士輕悠悠道。

此間除了蘇塵,絕無六耳。

之前那些強大存在仿佛都瞧不見蘇塵,而元始天尊更對蘇塵沒有任何關注,蘇塵以為他是通過元始符詔到了過去元始天尊講道的時空,只能旁觀。

但神秘道士打破了他的猜想。

或者這又是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

只是比前幾次蘇塵的遭遇要清晰真實許多。

他在神秘道士開口的一刻,才真正扎根入了這片時空。

這是神秘道士的能力所致。

蘇塵愈發感受到對方的可怕。

只是為何叫他師弟?

「你我皆可算是元始老師的弟子,我叫你一聲師弟並無不妥。你也不用擔心貧道會對你如何,因為貧道已經不在你身處的這方宇宙了。」

「師兄也超月兌了?」

蘇塵很現實,認一個實力遠遠比他強大的師兄不吃虧。

「如果是普通意義上的虛空宇宙,我算是超月兌了,不過我超月兌的方式跟你們以為的方式不太一樣。而且在多元宇宙中,貧道還不算超月兌。等你出來之後,自然會明白這一點,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超月兌一切。我知道師弟想證得無上道果,所以我提醒你一句,整個太古洪荒便是一顆完美的道果,所以太古洪荒碎片其實是此方宇宙的完美道果的碎片。

而這所有碎片的核心便是荒古世界。我的化身,想必你已經見過,我離去太久,它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它應該會念一分昆侖山的香火情,所以你可以持保留地相信它。」

「神宵大帝居然是師兄的化身。」

蘇塵听過一些傳聞,知曉神宵大帝可能和清微教祖有關系,只是沒想到他們會是這種關系。

因為傳說神宵大帝是元始天尊一縷清氣所化,和他的元始天魔氣類似。

神秘道士似乎知曉蘇塵的想法,「我這化身本就是借助老師一縷清氣所化,正因如此,才有些割舍不斷。但隨著你借助昆侖鏡,降臨荒古世界,煉化元始天魔氣,老師在此方宇宙最後一絲因果都給你承擔了,故而它得以解月兌。你幫了它大忙。

這些事就算我不說,等你能見到命運長河時也能明白。師弟還有想問的,可以問我。雖然時間不多,但是我還是能回答你許多疑惑。」

「昆侖鏡到底有什麼來歷?」

「這本是老師在昆侖山所得之物,後來跟了太清道德天尊一段時間,靈寶天尊也借來用過,要說來歷,祂們怕也說不清楚。至于昆侖鏡,落在老師祂們手上時,已經不是完好之物了。師弟或許本來就是它,不然沒可能和它主奴一體。」神秘道士意味深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