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一無所有(十一)

「夏恆,你昨天從賬房支用了兩千兩銀子,你要這麼多錢干什麼?」

李清影與夏恆夫妻,告別了李忠,走在離開安王府的路上。

夏恆說道︰「我馬上就要離開了,準備在離開之前,把一些交好的朋友與同僚,約著出來吃吃飯,所以支用了一些錢。」

李清影哼哼說道︰「吃個飯需要這麼多錢?萬紫千紅現在可是關門了。」

夏恆連忙表態︰「夫人,對于那些地方,我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心中只有你啊!」

「哦,那我怎麼听說,最近你時常去那風月之地?」

李清影撇著眼看向夏恆︰「你最近都是很晚回來,是不是」

李清影那質疑的目光,夏恆看著心中直發毛,連忙喊冤道︰「夫人,謠言吶,他們多次邀我前去,但都被我予以拒絕,至于最近回來晚了一些,那是我即將到地方任職,離開之前,我想把手中的公務,全部處理完,不讓別人說閑話。」

「夫人,我說的都是實話,你一定要相信我啊!」

看著夏恆那緊張萬分的表情,李清影頓時笑了起來,這一刻,他覺得夏恆真的很可愛,也很有趣。

夏恆見李清影發笑,于是也是跟著笑起來,只是他的笑,卻是干笑,見到這一幕,李清影笑聲更大了。

李清影停下笑聲,然後抓著夏恆的手,輕聲說道︰「人要臉,樹要皮,做人做官,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名聲,夫君,我希望你做一個好官,一個清官。」

夏恆用力點了點頭,抓著李清影的手,感動的說道︰「夫人的這番話,我一定會牢牢記在心中。」

兩人出了大門,李清影卻是一眼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和管家說話,這個人她認識,名叫範中允。

走下台階,夏恆上了馬車,李清影卻是站在那里沒動。

「夫人,怎麼了?」

夏恆見李清影不上來,有些奇怪的問道。

李清影說道︰「你等我一會兒,我去和那個人說兩句話。」

說罷,李清影轉身朝範中允走過去。

夏恆目光看向範中允,這個人他並不認識。

「少爺,此人名叫範中允,是李勛的心月復,夫人以前差點」

趕車的車夫倒是知道一些事情,只不過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夏恆便是冷冷看向他︰「夫人也是你能夠議論的?」

車夫連忙低下頭,不敢再說話。

夏恆最後看了一眼範中允,然後進了馬車。

「不是我不讓你進去,而是我家老爺有過交代,任何人不見,你還是回去吧。」

「你把我的拜帖交給右相大人,若是不見,在下立即離開。」

範中允從懷中拿出拜帖,遞給管家。

管家卻是搖頭,拒絕道︰「今天太晚了,你明天再來吧。」

「範先生。」

範中允正要說話,身後卻是有人叫他。

轉身看去,卻是李清影,範中允笑著拱手說道︰「清影姑娘,好久不見。」

李清影問道︰「你是來找我父親的?」

範中允點頭說道︰「來的有些晚了,管家讓我明天再來。」

李清影看了管家一眼,現在並不晚,這只是一種托詞罷了,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厭倦了官場,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待在家中,對外面的事情,毫不關心,也不見任何人,今天晚上,父親還對自己說過,最遲過完年,就會上書請求致仕,不再做官。

李清影拿過範中允手中的拜帖,交給管家︰「拿給父親吧,見不見,讓他做決定。」

管家苦笑著搖了搖頭,拿著拜帖進去了。

範中允拱手感謝道︰「多謝了。」

李清影輕聲說道︰「李勛怎麼樣了?」

範中允嘆聲道︰「很不好,或許很快就要死了。」

李清影皺眉道︰「這麼嚴重?打了一場敗仗,就要去死?」

範中允默默說道︰「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人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你來找我父親。」

「是的。」

「是李勛讓你來的?」

「他知道,但是我自己要來的。」

範中允輕聲說道︰「我知道右相大人的心思,我不想讓他為難,但是李勛現在太困難了,我來找你父親,並不是想要他出多大的力氣,只是希望他可以為李勛說兩句公道話。」

李清影沉默不語,片刻之後,她輕聲說道︰「待我給李勛問聲好,讓他保重身體。」

範中允點了點頭。

李清影不再多說什麼,隨即轉身離開,上了馬車。

坐在馬車里,李清影什麼話都沒說,夏恆看著妻子,猶豫了一下,最後說道︰「我可以上個奏折,為李勛」

李清影搖了搖頭︰「這是他的選擇,和你沒有關系,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听了李清影的這句話,夏恆臉上有了笑容,伸手抓住了妻子的手。

李忠最後還是見了範中允。

「李勛如何了?」

範中允實話實說︰「很糟糕,去河北之前,李勛身上的傷本來就沒有痊愈,這次大敗而歸,舊傷復發」

表面的傷勢其實並不重要,好好修養就可以痊愈,嚴重的是,由淺入深,那將留下終生難以治愈的病痛,李勛若是在不好好修養,身體上的一些病痛,將會轉為痼疾,一生都擺月兌不掉。

李勛這次舊傷復發,一場大病,恐怕是逃不掉的。

這是大夫給範中允的忠告。

听了範中允的話,李忠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李忠搖頭嘆聲道︰「此戰,非戰之過,誰去了,恐怕都是一樣的結果。」

戰爭的勝負關鍵,並不是敵人有多強大,而是自身是否團結,內部是否穩定,李忠坐鎮安北這麼多年,多次以少勝多,靠的就是眾人的團結以及內部的穩定,若沒有這個因素,就算李忠能力再強,恐怕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李忠雖然對官場已經失去興趣,但不是對所有事情都是無感,河北之戰,他就一直非常關注。

河北慘敗的消息傳回來,李忠在清楚了整個戰爭的經過之後,覺得此戰之敗,李勛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責任,若是換做自己,恐怕也會做出和李勛同樣的選擇。

所以,誰去了,都是一樣的結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