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4章 呂文德獲得重用

俞興督軍去討伐,圍攻瀘州,日夜猛攻,幾乎攻克了城池。蒙古派遣成都經略使劉元振,率兵來增援瀘州。俞興與元振大戰城下,勝負未分。偏偏劉整出兵夾擊,害得俞興前後受敵,頓時敗走。宋廷因為俞興妒功挑事,被罷了官職,改命呂文德為四川宣撫使。

呂文德字景修,淮南西路安豐軍霍丘縣人。他出身平民,早年被趙葵收入麾下。嘉熙元年,呂文德以池州都統制身份,率軍救援安豐,與杜杲守城力戰,打退了蒙軍。次年,他和杜庶、聶斌等率精銳在要害處設伏擊蒙軍,連傳捷報。他守衛真州時,更是「儀真之民,恃以為命」。淳祐元年三月,宋廷以呂文德知廬州。接著,呂文德又被提拔為福州觀察使、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總統兩淮出戰軍馬,兼知蘄州,捍御邊陲。

他曾率領一支3000人的部隊,乘坐戰艦溯渦河而上,直搗汴梁,打得蒙軍措手不及,隨即撤回。淳祐四年五月,蒙古圍攻壽春府。呂文德率兵成功解圍,宋廷賜給他緡錢百萬以犒師,又任命呂文德為淮西招撫使,兼知濠州,節制濠、安豐、壽、亳四州軍隊。淳祐五年春,大量蒙古兵圍攻五河口,呂文德迎戰不利,焚毀堡寨,撤退到濠州固守,蒙古攻濠州不下,這才退去。呂文德趁機收復五河口,宋廷連升他三級。呂文德解泗州之圍有功,升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次年,擊退了蒙古對淮西的進犯,進官二等。

隨著孟珙、杜杲、余玠等人相繼去世,呂文德擔當起了抗蒙的中流砥柱,成為獨當一面的主將。他依靠由自己的親族及家鄉樵夫、炭農等編成的「黑炭團」作戰,他親戚故舊如呂文信、呂文福、呂文煥,子佷輩的呂師夔、呂師龍、呂師道、呂師孟、呂師望,女婿範文虎,同鄉夏貴等均得到提攜。

淳祐十一年,應京湖制置使李曾伯請求,呂文德被調入其麾下,任湖北安撫使兼知峽州。李曾伯奉命宣撫四川,收拾被庸臣余晦所誤的四川局面,將京湖軍事托付給呂文德。趙昀于是任命呂文德總統江陵、漢陽、歸、峽、襄、郢軍馬事,暫置司于公安,上下應援。

當時,蒙古對宋朝采取大迂回戰略,征服吐蕃、大理後,包抄宋朝的西南邊疆。因此西南戰事逐漸吃緊,宋廷于寶祐三年七月以呂文德知鄂州,節制湘西的鼎、澧、辰、沅、靖五州。之後,宋廷又先後移呂文德知常德府和靖州,以防蒙古從雲貴透漏荊湖。

寶祐五年秋,宋廷獲悉蒙古將領兀良合台從雲南入侵貴州的羅氏鬼國,便將呂文德調往播州一帶。呂文德在西南並未與蒙古正面交鋒,而是通過修築城池、安撫土著的手段來加強防備。他聯絡播州楊氏為代表的土著勢力,修築黃平等三城,並安撫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開慶元年正月,趙昀下詔︰「呂文德城黃平,深入蠻地,撫輯有方,與官三轉。」以示嘉獎。

呂文德又被調往四川前線,于開慶元年三月被任命為保康軍節度使、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慶府。四月,又總領四川財賦。他不僅負責四川軍政,還獲得了武將的最高榮譽——節度使頭餃。此時蒙古大軍在蒙哥汗的親自統領下,圍攻合州釣魚城,呂文德的任務就是溯長江而上,解合州之圍。紐璘所率領的蒙古軍隊奉蒙哥之命,水陸並進,駐軍涪州,搭浮橋于長江,阻止呂文德、向士璧等所率之援軍入蜀。

經過數十日的相持,到了五月,呂文德趁漲水和順風之利攻斷浮橋,擊退蒙軍,打通蜀道,進入重慶。趙昀听說後,非常高興,御筆題曰︰「呂文德身先士卒,攻斷橋梁。蜀道已通,忱可嘉尚。」呂文德率戰船千余艘,沿嘉陵江而上,增援釣魚城,沖破了蒙古將領李進的防線。蒙哥派史天澤迎戰,史天澤將蒙軍分為兩翼,在合州東山黑石峽兩岸「跨江注射」,蒙古水軍則「順流縱擊」,呂文德戰敗失利,退回重慶。宋軍主力雖未進至合州,但對于合州保衛戰的影響很大。七月,蒙哥死于撤軍途中,四川戰事告一段落。

蒙哥雖死,其弟忽必烈所率的另一路伐宋大軍繼續猛攻鄂州。開慶元年九月,呂文德馬不停蹄地從重慶赴援鄂州,擊敗蒙軍拔都兒部,乘夜入鄂城,給予鄂州有力的支援。忽必烈北撤,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鄂州之圍遂解。宋廷下詔說道︰「呂文德援蜀之賞未足酬功,今援鄂之勛尤為顯著,特賜百萬,良田萬頃。」此時蒙古內部紛爭不斷,一時無暇南顧,數年間邊境沒有大的戰事。

當時劉整功勛很大,呂文德非常妒忌他。每逢劉整出謀劃策,他就置若罔聞,劉整建立的功勛也不予上報。因為俞興與劉整有矛盾,呂文德讓他做四川制置使來收拾劉整。劉整愈發感到不安,于景定二年六月投降了蒙古,四川局面大壞。俞興出兵進剿劉整,反被劉整所敗。敗報傳來後,宋廷急派呂文德率軍進攻瀘州。

呂文德進入四川,剛好劉整去了蒙古。呂文德于是乘虛進擊,奪回瀘州。朝廷下詔改為江安軍,優獎呂文德。賈似道因為呂文德媚獻媚于己,于是恃他為干城,把其他將領大多驅逐。賈似道借著會計邊費的名目,構陷諸將。趙葵、史岩之等人都算不如額,坐了「侵盜掩匿」四字,都被罷官索償。

向士璧本已遭到彈劾,被貶去漳州。到了這時又說他侵蝕官餉,浮報軍費,弄得罪上加罪,拘押到刑部。幕屬方元善極意逢迎賈似道,欺凌賈士璧。賈士璧不堪凌辱,因此喪命。賈似道又忌妒王堅,降他去知和州,王堅郁憤而亡。趙昀毫不覺察,一味寵任賈似道。到了景定三年,賜給他緡錢百萬,令他建第集芳園,就置家廟。

賈似道更加頤指氣使,作福作威。忽然他接到報告,說蒙古大都督李以京東之地來投降。賈似道大喜,即請

趙昀下令,封李為齊郡王。李本來攻陷海州、漣水軍,連奪四城,殺宋兵無數,淮、揚大震。自從蒙古蒙哥死了,忽必烈繼位,李就想叛北歸南,前後稟告了蒙古凡數十事,都是虛聲恫嚇,脅迫蒙主。接著他又遣使往開平,召回長子李行簡,修築濟南、益都等城。他殲滅蒙古戍兵,舉京東之地歸宋。

宋朝封他為王,又令兼保信、寧武軍節度使,督視京東、河北路軍馬,並恢復李父親李全官爵,改漣水軍為安東州。李暗通蒙古宰相王文統,誘作外援。王文統也派遣兒子王蕘向李通好。可是這事被忽必烈察覺,拿下了王文統,按罪伏法。李失去援應,急忙引兵攻入淄州。

蒙古于是令宗王哈必赤率領諸道兵攻擊李,兵勢甚大。因為是丞相史天澤出征,所以諸道兵都歸他節制。史天澤至濟南,對哈必赤說道︰「李詭計多端,也有精兵,不應與他力戰。我軍可以深溝高壘,與他相持。時日一久,他自然疲敝,不患不為我所擒。」哈必赤稱是,于是在濟南城下,築起了長圍,只防備侵突,不令出戰。

李屢次出城挑戰,無人應戰。他沖擊敵營,有如銅牆鐵壁,絲毫不能得手。李這才知道利害,派遣人到宋廷乞求增援。宋朝給了他銀五萬兩,犒勞李軍隊,還派遣提刑青陽夢炎領兵援助李。青陽夢炎來到山東,畏懼蒙古兵強,不敢進軍。蒙古又添遣史樞、阿朮各率兵趕赴濟南。李率兵出來劫掠輜重,被蒙古軍隊截擊,殺得大敗,逃回城中。

史天澤因援兵大集,于是四面築壘,環攻孤城。李日夜拒守,待援不至,漸漸糧盡食空,因此分兵就食民家。很快民粟又吃完了,大家饑餓不堪,甚至以人為食。李知道城池將破,不得已手刃妻妾,自己乘舟進入大明湖。主將一去,城被攻陷。蒙兵到處搜查李,追到大明湖中,李自己跳入水里。可是水太淺,他沒有淹死,被蒙古兵擒住,獻給了史天澤。史天澤把他一刀兩段,號令軍前。

次日,蒙古兵向東攻城略地。還沒有到益都,城中人早已開門迎降,三齊又被蒙古佔有。蒙古命董文炳為經略使。董文炳本在軍營,受命之後,輕騎便服。他到了益都,既已入府,也不設警衛,而是召來李舊部,撫諭庭下,這些人自然大喜。之前李有沂、漣二軍,數約二萬,哈必赤想把他們全部屠戮。

董文炳說道︰「他們是被李脅迫,怎可都殺了?天子下詔南征,原為安民起見。如果妄加屠戮,恐怕大將也不能免罪。」哈必赤這才作罷,班師而回,留下董文炳居守。宋廷听說李已經敗死,于是贈李為檢校太師,並賜廟額顯忠。

蒙古忽必烈因為是宋朝先破壞了盟約,拘押郝經,接納李,理屈情虛,于是決意南侵,加授阿朮為征南都元帥,準備調兵南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