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0章 石敬瑭正式造反

另一位則是個長相有些對不起觀眾的文士,就是當初找楚國使團求贊助,被馬希範用幾個小錢打發走的那位才子桑維翰。桑維翰是洛陽人,其父是河南府客將桑珙,稍長,聰惠過人,擅長詞賦。可惜桑維翰身材不高,臉長得不成比例,樣子頗丑。他曾照著鏡子,嘆息說︰「難道我堂堂七尺之身,就毀在這一尺長的臉上嗎?」

以當時的情況,還真是這樣。李唐以來,授官有四條要求︰「身言書判」。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身」,就是看體貌是否豐偉,長得帥不帥。桑維翰去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一看他的名字,姓桑(喪),感到十分晦氣,再一看真人,馬上將他的名次打入孫山之後。

因此,盡管桑維翰才華過人,但參考多次,總不得中。有人勸他︰算了,不用再去考了。桑維翰卻異常堅定,他讓人打造一個鐵硯台,發下毒誓︰「等到把這個鐵硯磨穿,我就不考了!」並作《日出扶桑賦》,指出傳說中連太陽都是從扶桑巨樹那里升起的,有什麼理由看不起姓桑的?

同光三年,堅韌不拔的桑維翰終于還是考中了進士。但這個听起來很勵志的故事,背後有一個很不勵志的真相︰他的父親桑珙去走了齊王張全義的後門,張全義給主持科舉的官員打了招呼,桑維翰因此才中的舉。張全義很快就死了,剛剛失去靠山的桑維翰,又幸運地遇上了石敬瑭,遇上了一個真正看中他才華,而不在乎其長相的上司。此後,不管石敬瑭調到何處任職,桑維翰都擔任他的掌書記,參與決策。

石敬瑭向心月復述說自己的「怪夢」不久,太原收到了那份至少從表面文字看,十分體貼的詔書︰當今天子表示充分肯定石敬瑭曾為國家立下的汗馬功勞,也非常理解他長期帶病堅持工作的辛苦,故批準所請。調石敬瑭出任天平節度使,進封趙國公,再加一個榮譽稱號「扶天啟運中正功臣」!至于河東節度使一職,改由原河陽節度使宋審虔擔任;北面馬步軍都總管一職,由原副總管張敬達接替。石郎你就放心地上路,趕快去鄆州享享清福!

在送往洛陽的奏章中,身體一直很差的石敬瑭瞬間精神煥發,急召左右心月復們議事。石敬瑭先說了一段他自己杜撰的謊言︰「我這次來太原之前,今天子當面對我說︰國家北門就托付給你了,只要你活著都不會派人來替換!言猶在耳,怎麼突然就自食其言,下這樣的命令?」

然後,石敬瑭作出自己的判斷,同時試探部下對自己的支持程度,說道︰「我想,可能是去年忻州那幾個亂兵鬧事引發的猜忌。今年千春節,主上對公主說的那些話,殺心已現!而且,自當今天子登基以來,重用外戚,信任奸邪,沉湎酒色,荒婬無道,不亡何待!當初,少帝出奔,我見人心大去,一時遲疑,沒能扶危持顛,使少帝遇害!每想起此事,我便心痛難當,郁結于

胸,都快三年了。而今我本是不想造反的,朝廷卻先要害我,我難道還能束手就擒,橫死于路上嗎?或者我先上表說病重不能上路,如果能放過我,我繼續尊其為主,如果他一定要加兵于我,哪就怪不得我了!」

石敬瑭的部下們听聞上司這段半真半假的「髒腑之言」,知道他們都走到了人生最大的十字路口,有的人忐忑,有的人堅定,想法各不相同。當初在忻州勸上石敬瑭誅亂兵以洗嫌疑的幕僚段希堯不怕事大,說道︰「不用試探了,直接說不去,朝廷能怎的?」石敬瑭笑笑,真是個直腸子。

節度判官趙瑩卻提出了明顯不是石敬瑭想听到的意見。趙瑩原是名將康延孝的手下,可能他對當年康延孝從叛亂到被殺的全過程感受太深,故反對石敬瑭起兵的想法。他認為李從珂要謀害石敬瑭的說法並不能肯定,只要听從詔令,放棄兵權,去鄆州養老,讓天子放心,多半就沒有危險了。如果起兵,僅以河東一隅,如何擋得住天下之兵?那才是必死之道!觀察判官薛融的看法與趙瑩相同,不過他不敢說得這麼直接︰「我就是一個書生,不習軍旅之事,幫不上忙。」石敬瑭相信他們對自己其實並無惡意,也不怪罪他們。

石敬瑭手下第一武將劉知遠,自然是強硬的主反派︰「明公您掌兵多年,深得將士之心。現在又佔據了天下形勝之地,手下兵強馬壯,如果舉兵起事,傳檄天下,則帝業可成!有這麼好的基礎在,豈能僅僅因為朝廷的一紙制書,便自投虎口?」

當然在所有建言中,水平最高,最具可操作性的意見,還是出自最聰明的桑維翰。他說道︰「 當今天子初登大位之時,明公您入朝晉見, 豈能不知道蛟龍不可以縱之于深淵的道理?但他還是將您送回河東,這不是人謀,而是天意要授公以利器,讓您做一番大事!且現在明宗皇帝尚有遺子在人間,主上卻以養子之身奪位,群情不服。您身為明宗皇帝的愛婿,自然被于心有愧的主上視做潛在大敵,這種猜忌,是不可能靠低頭服軟消除的,只能自救!」

怎麼自救呢?光靠河東一隅的實力對抗朝廷,如果不再發生李從珂式的奇跡,恐怕希望不大。桑維翰不慌不忙,說道︰「契丹之主曾與明宗皇帝約為兄弟,他們位置最近的部眾就在雲州、應州一帶。如果您能與他們推心置月復,放低姿態,向他們稱臣,一旦有緊急事態,那麼早上求救,契丹援軍晚上便可抵達,何必擔憂大事不成!」石敬瑭接受了他的意見,決意造反。

五月十日,昭義節度使皇甫立緊急上奏︰石敬瑭反了!沒等朝廷做出任何反應,石敬瑭新的上表已經送到了洛陽︰「明宗皇帝留下的社稷,自然應該留給明宗皇帝的兒子,怎麼輪得到陛下來繼承?既然做不到讓眾人心服,陛下最好還是主動退位,讓給真正有天命之人。如許王李從益,本是

明宗皇帝愛子,自幼在皇宮中培養德行,您如果主動還位給他,也可免去世人對您殘害兄弟的種種非議!」

看了太原送來的表章,李從珂勃然大怒。既然撕破臉,那就誰也別裝了!後唐皇帝把表章撕爛,扔到地上踩兩腳,然後下詔駁斥道︰「我听說︰父有社稷,傳之于子;君有禍難,倚之于親。你跟鄂王的親緣不算疏遠。當他落難到衛州之時,你落井下石干得那些事天下誰人不知。現在突然想起來要立許王了,要裝先帝忠臣了,你想騙誰?英雄做事,有像你這樣的嗎!」

文斗自然代替不了武斗,李從珂經過與群臣的緊張商議,隨即做出了一系列決定︰五月十四日,正式下詔撤銷石敬瑭的一切職務。十七日,任命北面馬步軍都總管張敬達為討伐石敬瑭的諸軍主帥,義武節度使楊光遠為副,加上河陽節度使張彥琪、安國節度使安審琦、保義節度使相里金、彰武節度使高行周、右監門上將軍武廷翰等各路軍隊,會攻太原!

石敬瑭並沒有在舉兵造反的第一時間內出師南下,或是向契丹求助。他可能想嘗試一下自己輿論攻勢和煽動策反,究竟能夠產生多大的效果?畢竟已經有李從珂的成功在前能夠重演一次低成本的改朝換代,就沒必要讓契丹人摻合進來分肥了。

石敬瑭傳檄天下的舉動,還是收到了一些效果︰討伐軍副帥楊光遠剛離開駐地定州,定州就發生了響應石敬瑭的兵變,但是他們迅速被鎮壓,沒有對局勢產生影響。

石敬瑭的秘使來到代州,勸說代州刺史張朗響應自己。張朗的心月復雄義都指揮使安元信也勸張朗說道︰「石公是忠厚長者,我看他此次舉事必能成功,我們不妨暗中響應。」但張朗拒絕,說道︰「為人臣者怎麼可以有二心!」然後將石敬瑭的秘使斬首!安元信後悔不迭,大概擔心禍及自己,便謀劃想襲殺張朗。但計劃失敗,于是他率數百部下逃出代州,投奔安國節度使安審琦的堂兄安審信。安審信與安元信可能在私下已有聯系,兩人會合後,便率所部騎兵陣前倒戈,投奔石敬瑭。

繼安審信和安元信之後,張敬達統領的討伐大軍內又發生了兩次倒戈︰巡檢使安重榮、指揮使張萬迪,各率五百余人、一千余人投入太原。在雲州,有個步軍指揮使桑遷發動兵變,襲擊了大同節度使沙彥珣。沙彥珣猝不及防,突圍逃走,隨後集結軍隊反攻,擊敗桑遷。桑遷欲南逃投奔石敬瑭,在途中被擒獲,隨後被押赴洛陽斬首。

在魏州,由于時任魏博節度使劉延皓是李從珂皇後劉氏的弟弟,弟假姐威,在魏博作威作福,強奪民財,克扣軍餉,然後毫不掩飾地花天酒地,致使軍心怨憤。捧聖都虞候張令昭乘機煽動兵變,趕走了劉延皓。不過張令昭的行動與石敬瑭沒有直接關系,他在得手之後,上書李從珂,請求任命自己當魏博節度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