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6章 形勢大好

「火炮的生產狀況如何?」

炮兵是戰爭之神,雖然現在的火炮還笨重,但他的威力依舊讓人恐怖。尤其是攻城的威力巨大。開花彈對騎兵的集團沖鋒,殺傷效果奇佳。

「根據大人的提議,我們的佛朗機炮每一年最少有5000門出廠。但即便這樣,依舊是供不應求。而我們又根據實際的需要,研發出了更大口徑,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弗朗機炮。深受各國歡迎。現在我們最大的主顧,就是南陽的那批海盜,還有就是張大可都督。」

趙興就笑了,這真是海盜官兵通吃。想一想在大海上,雙方用著同一個廠出品的火炮對轟,然後他們的代表,又會一起坐在一張桌子上,談論著購炮的協議,這多少有一些後世兔子在兩翼戰爭中的角色啊。

張大可卻解釋︰「其實鄭芝龍他們,雖然是海盜,但他們絕大多數是對外的。打紅毛,打金毛。不瞞大人說,我在南陽和你說的印度洋打仗的時候,還多次和他們聯合過呢。」

這一點不用張大可解釋,在真實歷史上,大明的沒落與腐敗,造成了大明帝國原本強大的三大水師,僅僅能夠守衛住不讓敵人登岸。

而那一片漫長的海岸線,那孤懸海外的群島,真正的守衛者,就是以鄭芝龍等人為首的這群所謂的海盜。

這也是所以,趙興不限制他們向自己購買火炮的主要原因,而張大可等水師將領們,也沒對趙興提出抗議的原因所在。

「海防要靠海盜來保護,這有點名不正言不順,還要加強咱們大明水師的建設呀。」

張大可為難︰「水師是個吞金獸,就比如說我現在的一條中型戰艦,光火炮就需要40門,而你給我的一門1500兩銀子的價格,40門就要6萬。再加上水手和戰艦上的士兵500,500條碎發槍,又要5萬兩銀子,雜七雜八的算下來,這一條戰艦形成戰斗力,沒有20萬兩銀子是下不來的。朝廷撥付的那點銀子,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若不是我施行以盜養兵的策略,我的水師早就趴窩了。」

天下三大兵種,不要以為最花錢的是航空兵。因為畢竟他們的兵種裝備是有限的。真正的吞金獸,還是海軍。

在後世,偉大的共和國發展的那麼快,但只有到真正的最近幾年,國家的財政和中恆國力上來了,才增加了大筆的軍費預算。而這額外超出來的軍備預算,全部砸在了海軍,才有了各種艦船的下餃子。

現在的大明中央財政,雖然由原先的300萬兩,通過新政執行之後,達到了每年兩千萬。

但是,收入的多,開銷也更大。中國現在還是一個陸權國家,陸軍的建設還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強敵環視的巨大壓力下,更是如此。

「慢慢的來吧。只要我消滅了野豬皮,早晚有一天,我會打造出一只強大的深海艦隊,到那時候,世界那麼大,我會帶著他們到外面去看看。」

「現在的財政狀況怎麼樣?」

「庫里有200萬銀子,任憑大人支取。」宮守一毫不猶豫的表達著。

本來一個科技人員,對錢的就不高,更何況這是自己的恩師。在他的心中,兵工廠本來就是恩師的,錢當然也是恩師的,自己只不過是負責保管罷了。

鋼鐵廠的廠區,撲面而來的不但是炙熱,更多的是熱火朝天。

現在的鋼鐵廠,比兩年前擴大了不止一倍的規模。高爐更加高大,數量更加眾多,三四萬的工人,在這里如螞蟻一樣緊張的勞作。

鋼鐵廠的廠長興奮的向趙大人表功。︰「原先的情況是,朝鮮不斷的催促我們訂貨,想為了撈取外快,已經幾乎荒廢了田地,將全部的勞動力都投入到鐵礦和銅礦的開采上去了。」

「那他吃什麼?」

趙興驚訝。

「從我們這里賺取的利潤,夠他從咱們南方,佔城,還有那個由您扶持新建立起來的東印度國家,購買來的大米還有巨大的富裕。」

「靠資源發家致富,而沒有自己的糧食基礎,終究是不穩定的,早晚是會被人家侵略,火被人牽著鼻子成為附庸的。」

「大人多慮了,現在朝鮮有了這一筆巨大的收入,就源源不斷的從咱們兵工廠購買大炮槍支。」錢千城介紹︰「就在頭年秋天,有一伙不下3000的倭寇,想要登陸朝鮮南端。結果還沒等他們上岸,朝鮮的岸防炮,萬炮齊發,轉眼間就把倭寇給蕩平了。」

「這倒是不錯,要不然這三千倭寇,就又會在朝鮮半島橫沖直撞,就又得咱們出兵救援了。」

「不但如此,也是在頭年秋天,建奴的阿拜,又帶著他的八旗大軍,進攻鐵山。想要再次征服朝鮮,但在我們劉光祚老將軍的配合下。大人,請記住,是咱們的配合。朝鮮李光道率領朝鮮的主力大軍,憑借著堅城大炮,打的阿拜死傷累累,最終灰溜溜地逃回了遼東。」

「是啊,自從火器走向了戰場,戰爭其實已經改變了,不再是憑原先的人數眾多,憑原先誰死的人多了。而是拼兵器,拼鋼鐵。所以,咱們現在的鋼鐵產量,還需要增加呀。」

結果鋼鐵廠的廠長攤手︰「原先是朝鮮人追著管我們要訂單,現在我們是追著他們管他們要鐵粉。現在他們鐵粉的供應量,已經拖慢了我們的產量。這次大人回來,一定要到朝鮮的國王面前,把這件事說一說,我們的高爐可是不能停火的。只要一停火,那損失可就慘重了。」

「這一次我不會去朝鮮,但你們不要擔心,一切都要用商業的辦法來解決。只有正常的商業,才能維持長久。」然後再次提出了,在鋼鐵廠可以動用的經費問題。

「咱們的鋼材就根本不愁銷路,而是愁怎麼樣保證那些合同的履行。所以,只要大人一句話,300萬,絕對沒有問題。」

鑄幣廠不必再去了,因為那是供應朝廷和中原的。鑄幣廠的利潤,是要給官員們發放增加的俸祿的。有了兵工廠和鋼鐵廠的400萬,打一場大仗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