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門、單經,你們二人獻城有功,封為將軍。也不用擔心公孫瓚向你們二人尋仇,我保你們無事。」
徐天在鄴城召見王門、單經。
王門、單經在易京攻防戰背叛公孫瓚,獻城投降,快速結束戰事,立下功勞。
不過王門、單經的能力,可能也僅此而已了。
在王門、單經效忠以後,徐天已經可以看到兩員武將的武將面板。
【姓名】︰王門(破界)
【等級】︰100
【體力】︰170
【統帥】︰72(+3)
【武力】︰80(+5)
【智力】︰59(+2)
【政治】︰23(+1)
【魅力】︰13
【幸運】︰12
【特性】︰弓將、突襲、掠奪、背叛(紅色特性,忠誠度容易下降)
【技能】︰烈火箭、迅雷箭
【可訓練兵種】︰輕騎兵、弓騎兵
……
【姓名】︰單經(破界)
【等級】︰100
【體力】︰150
【統帥】︰81(+5)
【武力】︰73(+3)
【智力】︰69(+4)
【政治】︰65(+3)
【魅力】︰52
【幸運】︰4
【特性】︰騎將、練兵、長驅、騎射
【技能】︰百步穿楊
【可訓練兵種】︰輕騎兵、弓騎兵
……
公孫瓚的部下,幾乎都是騎兵武將,擅長騎射,適合利用騎兵進行突擊。
王門的破界任務很簡單,那就是背叛公孫瓚。
破界後的王門、單經,可堪一用,但稱不上可以獨當一面。
公孫瓚勢力真正可以獨當一面的,恐怕只有公孫瓚。
王門、單經听說徐天上表他們為將軍,同時答應庇護他們背叛公孫瓚一事,不由大喜︰「多謝主公!」
「嗯。」
徐天對這些降將倒是沒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如果沒有這些降將,徐天想要攻城略地,需要多花費不少時間。
在王門、單經退下去以後,徐天又設宴招攬公孫瓚。
公孫瓚被俘虜以來,首次被釋放。
公孫瓚算是一個梟雄,號稱白馬將軍,可惜作繭自縛,退守易京,並非一個好策略。
「你不帶近衛,難道不怕我殺了你?」
公孫瓚見徐天左右無人,于是好奇地向徐天詢問。
以公孫瓚的武力,幽州沒有多少武將敢毫無防備地靠近他。
「你做不到。」
徐天隨意釋放威壓,可怕的氣勢席卷整個大堂,酒樽都在顫抖。
公孫瓚感受到徐天的殺氣,又見徐天帶著赤霄劍,知道即使徐天身邊沒有護衛,公孫瓚也無法擊殺徐天。
兩人的武力差距越來越大。
「伯圭,既然你今日已敗,不如為我效力,掃平中原,方不辜負此生。」
徐天試圖招攬白馬將軍公孫瓚。
公孫瓚比較難控制,同樣比較難控制的還有鞠義,正好可以讓他們相互牽制。
「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我的才能,恐怕未及你之一二。」
公孫瓚一臉沮喪,似乎被打怕了,喪失征戰四方的信心。
公孫瓚被樂毅壓在易京三個月,然後又遭到部將背叛,一系列經歷下來,確實會讓人灰心喪氣。
「你為白馬將軍,天下間幾人可比?若是為我效力,可獨領一軍,仍然統帥白馬義從,將來依舊封侯。」
公孫瓚听了徐天的話,這才稍微振作。
投降以後,如果依然可以保留部分兵權,那麼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不知道你要我為你擊敗何人?」
公孫瓚盯著徐天,認為徐天不會無緣無故,向他如此承諾。
「你的對手是袁紹。袁紹四世三公,如果擊敗袁紹,那麼豈不是證明,你已凌駕于大多數人之上?」
徐天慫恿公孫瓚出仕,與袁紹抗衡。
公孫瓚與袁紹可謂是勢均力敵。
「我已然明白你的意思。」
公孫瓚沮喪的眼神之中,逐漸恢復神采。
他可是三國唯一的白馬將軍,一方諸侯,讓他去對付袁紹,正合他意。
「叮!史實武將公孫瓚向您效忠。」
終于,在徐天稍微展現了一下武力以後,再經過一番游說,公孫瓚終于還是效忠。
崇尚強者,是人的本能。
【姓名】︰公孫瓚(破界)
【等級】︰100
【體力】︰350
【統帥】︰95(+5)
【武力】︰94(+5)
【智力】︰77(+3)
【政治】︰51(+7)
【魅力】︰72
【幸運】︰15
【特性】︰
1.白馬將軍(金色軍團特性,白馬義從全屬性+50%,白馬義從對異族傷害額外+25%)
2.快速築城(橙色內政特性,城牆、箭塔等戰爭建築建造速度+30%,耐久度上限+20%)
3.長驅(藍色軍團特性,騎兵強行軍速度+30%)
4.固守(藍色軍團特性,守城時,軍團防御力+30%)
5.突襲(藍色軍團特性,騎兵攻擊力+20%,速度+20%)
6.槍將(藍色個人特性,槍系技能威力+30%)
7.豪杰(藍色個人特性,物理系技能威力+30%,兵器傷害+10%)
8.消沉(紅色特性,當公孫瓚戰斗失利,那麼公孫瓚將會陷入低迷狀態,四維屬性-5,軍團攻擊力-25%,防御力+10%,而且,一旦形勢不利,公孫瓚側重于選擇守城)
【技能】︰槍挑八方、狂風驟雨、百發百中、騎射無雙……
【可訓練兵種】︰白馬義從、無雙白馬軍(九階,白馬義從進階)
……
公孫瓚擁有紅色特性「消沉」,對于公孫瓚來說,這是一個比較致命的弱點。
公孫瓚可以意氣風發,也可以一蹶不振。
另外,公孫瓚擁有加速築城和強化守城的特性,因此只要舍得砸資源,公孫瓚可以快速建造易京要塞,還可以堅守不少時間。
果然,每一個諸侯都有獨到之處,公孫瓚的能力就是騎兵和築城了。
「你帶領一隊騎兵,與牛輔于河內郡練兵,听候差遣。」
徐天將公孫瓚安排至河內郡練兵,或許可以用作國戰。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在國戰,可以成為一股不弱的助力。
「我還是差先生許多啊。」
公孫瓚答應出仕徐天以後,獲得自由,提著一壺酒,來找盧植。
盧植撫須道︰「伯圭你的統兵能力,已經不下于我,可以說是出師了,也不為過。」
公孫瓚成為雄踞幽州的大諸侯,再加上公孫瓚攻打烏桓,烏桓部落畏懼,因此盧植認可了公孫瓚的能力,認為公孫瓚使用騎兵的造詣,還在盧植之上。
公孫瓚搖頭︰「若是擔任一名將軍,行軍打仗,就已經足夠了。而要成為一方州牧,不僅僅要行軍打仗,而且要治理內政、招攬人才,這些能力,恰恰是我所不擅長。我之敗,由此可見。」
「看來伯圭你的領悟不少。可惜玄德不在此地,否則我們幾人,可暢快淋灕地痛飲一番。」
「劉備那兩兄弟的天賦,還在學生之上。我小看劉備了。」
公孫瓚經過打擊,在這段時間,領悟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