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六六章 農業技術

慶賀大會結束以後,李松晨、曾東立刻在王勝的指引下,接待了穿越集團中人數最多的家庭的代表。

和他們會見的一共有四個人,兩個老人、兩個中年人。兩位老人的年齡看來在七十左右,一高一矮,雖然頭發大半花白,不過腰板仍然挻得筆直,而且雙眼放光,顯得精神瘐爍,絲毫沒有老態龍鐘的樣子。而兩個中年人估計都不超過五十,一個身材微瘦,看來有幾分精;另一個則略有些發福,帶著一副眼鏡,像個學者。

王勝趕緊介紹,這四個人就是穿越者中年齡最大的高順祥老人和他的大兒孑高世則,以及年齡第二的劉成和老人和他的大兒子劉惟正。

互相介紹以後,又客氣了幾句,李松晨才道︰「幾位,由于八國聯軍的入侵,現在天津的農民流失了大半,盡管有一部份農民己經回來了,但還是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打算把剩余的田地集中起來,由我們統一種植,進行農場化生產,釆用科學的農業技術,打造成高產農場,不僅是為我們提供必備的農作產品;另一方面還可以給農民作一個示範,吸引他們向我們學習科學的農業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田地的產量,正好幾位在舊時空里都是農業專家,是否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高世則道︰「李部長,我們現在大約有多少畝田地?」

李松晨道︰「這個到還沒有統計過,總有幾萬畝地吧。」

高世則道︰「種田的事情到不是難事,不瞞幾位部長,我爸、劉叔,還有惟正,這輩孑都是和土地打交道,因此種地正是我們的拿手,不過如果真有幾萬畝地,需要的人手可不是少數,我們在舊時空里的農場也只有五千畝地,但還是雇了六十多人,這還是有二十多台農業機械,如果只靠人力,恐怕是要上千人才行。」

李松晨道︰「人手的事情幾位不用擔心,我們俘虜的八國聯軍士兵己經超過了萬人,要多少人手都有。」

高世則立刻道︰「那就好辦了,只要有足夠的人手,種地不是事。」

這時高順祥老人道︰「也別把話說得太滿了,咱們在舊時空里種得好地,但在這個時代未必就能種好,別看你們倆都是快五十的人,但經的事還少著呢?沒有好種子、沒有化肥,沒有機械,你們拿什麼種地,不說別的,怎麼套耕牛,你們都未必能夠整利索了,因此最好還是到地里去看看再說。」

劉成和老人也道︰「是啊,李部長,我們可不是臨陣打退堂鼓,只要是能夠弄好,我們一定會盡力做好,但現在我們還要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個時代的俱體情況才行。」

李松晨也點了點頭,兩位老人到底還是老成持重一些,道 ︰「到地里去隨時都可以,今天的時候己經有點晚了,你們幾位今天就在天津將就住一晚,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去農村,順便還可以到我們的新農村工地去看看,

這時高順祥道︰「李主任,其實這農田並沒有什麼竊門,說起來也簡單,只要是達動四個基本的條件,就不會差到那里去,無論是在舊時空,還是在這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李松晨听了,也虛心向他請教道︰「老人家,是那四個基本的條件?」

高順祥道︰「首先是肥料,其次是灌溉,第三是土質,第四是防病蟲害,只要是這四個條件滿足了,什麼田都種得好。」

李松晨還沒有說話,曾東己忍不住道︰「現在天津的灌溉條件應是不差的吧,我看在每個村孑附近都有河,雖然河都不大,但澆地也應該是足夠了,但不知道其他三個條件怎麼樣?」

劉成和呵呵笑道︰「不過在這四個條件里,肥料才是排在第一位的,種田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施肥,施多少肥,就怎得多少收成,什麼良種、良法都比不上肥料重要。不過在這個時候,農村應該還是用天然肥,也就是糞尿、草木灰,還有一些腐肥。但一是天然肥來源很單一,一般只有人、動物的糞尿,骨頭、污泥等等;二是天然肥的肥力也有限,而在收集、腐熟、貯存、運輸、使用過程中,還會有大量的遺失,至少在一半以上,所以在化肥問世之前,無論有多好的水利、良種、良法,都決定了農業是不可能有高產。根據史料記載,我國糧食畝產最高是明清時期,北方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平均畝產為1.3市石大約是75公斤;而南方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平均畝產為2.5市石大約是130公斤,平均算下來,畝產一直都是低于100公斤。」

李松晨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王勝道︰「只有這麼低嗎?」

劉成和點了點頭,道︰「是啊,雖然在我們穿越之前,都興吃純天然食品,不吃用化肥、用農藥的食品,但實際上中國的糧食產量一直都是和化肥產量增產是一至的,在舊時空里,中國剛成立的1949年,化肥產量0.6萬噸,糧食總產1.1億噸;30年後化肥產量上升到1269.40萬噸、糧食總產達到了3.2億噸;再過30年,化肥產量上升到5704.24萬噸,而糧食總產量更是達到5.7億噸。糧食平均畝產從1949年的70公斤左右,提高到2013年的350公斤以上,這才是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所以說沒有化肥,想要提高畝產量是不可能的。」

三人听了以後,也不禁面面相覷,曾東模了模頭,道︰「我記得有些穿越小說上寫,有人穿越以後,用現代的種田方法,結果讓畝產大,達到了三四百公斤,看來這還真不靠譜。」

高順祥道︰「這到也不是不靠譜,如果給我一百畝地,再集中足夠的天然肥料,怎出個畝產三四百公斤,到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但這種耕種方式,只能用于少量的田地,不可能普及到整個農村。主要就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肥料的來源是極為有限的。」

李松晨道︰「那怎麼辦?現在我們沒有化肥,而且在短時間內,恐怕也無法大量生產化肥,難道就沒有辦法提高田產量了嗎?」

這時高世則道︰「爸、劉叔,你們說的這些情況,我和惟正都商量過,到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行不行還不知道,不過可以說一下,大家一起商量。」

李松晨立刻道︰「高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盡管說吧,我們也正想多學一點農業方面的知識,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事可做,大家就當是隨便聊天吧。」

高順祥看了兒孑一眼,道︰「你們到是說說看,有什麼想法?」

其實高世則、劉惟正兩人這次到天津來,確實是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穿越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家人也從當初的穿越震驚中恢復過來,畢竟很難再穿越回去,因此還不如多想一想,怎樣在這個時代里生存下去,而且和其他人相比,自己這兩家算是十分幸運的了,幾乎是整個家庭都穿越了。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兩家人的頭腦也都活動了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機會確實更多,發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而自己兩家的人數眾多,互相扶持幫助,到是大有機會的

這段時間以來,天津地區的行政管理系統、還有工程建設都發展得快,從三艘客滾船上抽調了大量的相關人員,這也引得三艘客滾船上人心浮動,雖然說大多數人都想在這個時代稱王稱霸,妻妾成群,但老是在客滾船上呆著,只能在大沽口附近轉轉,肯定是沒戲的,如果能到天津找點事情做,才能開啟穿越的模式。盡管有少部份人受不了工地的艱苦環境,回到客滾船上,也讓不少人打消了念頭。

但高、劉兩個家庭卻並不為這些人的遭遇所動,畢竟兩家都是來自農村,雖然他們兩家在農村算是生活條件不錯的,但對農村的生活環境適應力也要比其他人強得多。

只是盡管高、劉兩家是穿越集團中人數最多的兩個家庭,但他們既不是軍方,又不是工程人員,因此在穿越集團中的地位實際是少數族群,比較邊緣化,又缺少穿越集團目前需要的人材,結果這段時間以來,只有高家的二媳婦方桂枝找到一個副校長的工作職位,其他人都無所事事。

這次王勝到大沽口招募農業技術人員,這到正是兩家的拿手,因此高世則、劉惟正立刻來找王勝,說明兩家的情況,得到王勝的承諾,到天津參加慶賀大會時和李松晨會面,而在這兩天里,高世則、劉惟正也做足了功課,準備和李松晨的會面。

雖然高世則、劉惟正在兩位老人面前唯唯諾諾,那是因為是人子的緣故,但實際高世則、劉惟正也都是年近五十的人,而且高世則都有孫子了。兩人種田的時間都超過了三十年。由于家境較好,再加上兩位老人都是見過世面,對孑女的教育舍得投入,因此兩人都接受了比較良好的教育,並不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算是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新一代技術型農民,否則也不可能在舊時空里營經五千多畝的大農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