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5章、柳如是受驚了

看到阮大鋮先是東張西望,看似四處觀賞著他的這座絳雲樓,但嘴里卻又忽然沒頭沒腦地問起自己的愛妾柳如是,錢謙益雖然心里莫名咯 了一聲,但還是沒有半點猶疑,馬上對跟隨的僕役道︰

「快去,請夫人到前廳相候,備好茶點,準備招待圓海公。」

阮大鋮聞言,在旁邊笑道︰

「虞山先生勿憂,今日是在下冒昧來訪,與朝堂之事並無關聯,乃是以私交特來拜會先生的。」

都是混跡于朝野多年的老狐狸,錢謙益一听就懂了,心里不覺一松,面上也就跟著笑了起來︰

「圓海公乃是當朝缺一不可的人,公私哪里分得清楚,什麼事到了圓海公手里,那都得是國之大事,哈哈。」

「不過,圓海公能以私交身份光臨寒舍,在下還是倍感榮幸的。」

說著,兩人來到正廳,分賓主坐下。

緊接著,聞訊而來的柳如是,也匆匆從紅豆館過來,遠遠一看主賓位子上坐著的客人,果然是當今金陵城內權傾一時的阮大鋮,身子莫名地僵了一下,隨即趕緊擠出笑臉,近前福道︰

「听聞圓海公大駕光臨,真教寒舍蓬蓽生輝,奴家這廂有禮了。」

阮大鋮扭頭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錢謙益,然後又轉臉將一雙驟然發亮的眼楮,緊緊盯在隱居後愈發風韻猶存的柳如是身上,將她好一番貪婪地觀賞了一陣,方才由衷地嘆道︰

「河東君,別來無恙呀,眼下的你可是真的見一次少一次了,哈哈。」

河東君,乃是柳如是不滿意自己的真名柳隱,楊愛,後來讀到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詩篇後,遂給自己改名為「如是」。

而「河東君」,則是她給自己起的自號。

後來柳如是聲名鵲起,她的這個自號,也在諸多友人和追捧者之間傳開。漸漸的,很多人為了以示自己與她的親近,便也跟著對她專門以此號稱謂起來。

很顯然,阮大鋮以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對柳如是喊一聲「河東君」,這就是在向她示好。

鑒于錢謙益現在十分尷尬的處境和地位,能有這樣一個當權者示好,對柳如是自然也是樂意看到的。

只是,她很清楚,兩家從前幾乎就是死敵,現在因為馬士英而走到一起,雖說彼此間不會再打打殺殺,但面對一個突然像老朋友一樣笑眯眯的阮大鋮,老實說,這放在誰頭上都是心里沒底的。

柳如是看了一眼錢謙益,見他臉上雖然笑著,但眼中卻滿是隱憂,看樣子明顯還沒有模透這個從前的惡魔上門來的意圖,所以不覺也是加了小心,趕緊上前親自布茶道︰

「能得圓海公惦記,奴家真是倍感榮幸。只是奴家現在一心相夫教子,哪里還比得上從前的鶯鶯燕燕,倒是叫圓海公見笑了——」

柳如是說著,難以覺察地使了個眼色給錢謙益,然後拈起一塊糕點親手遞給阮大鋮道︰

「虞山不高不低,上來也是要費些力氣的,請圓海公嘗嘗奴家親手做的紅豆糕,甜糯而不膩人,甚為可口,正好補補體力。」

誰知,阮大鋮卻看了一眼被三根蔥白般手指中的紅豆糕,忽然莫名變得一本正經道︰

「多謝河東君,小弟今日來,可不是奔著這塊紅豆糕而來的——」

說著,他環顧了一眼左右,沉聲道︰

「請受之兄屏退左右,小弟我有正事相告!」

錢謙益是1582年人,阮大鋮是1587年人,兩人之間正好相差五歲。阮大鋮自稱為弟,理所當然,而且,這一聲小弟自稱,也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感情距離。

看到阮大鋮忽然一臉正色,而且嘴里連之前的虞山先生也不喊了,直接兄弟相稱,錢謙益也是目光一凜,馬上也是揮退了左右,然後一動不動地與柳如是一起,靜靜地等待著他的下文。

阮大鋮看到錢謙益夫妻二人甚是配合,不由得心里暗自高興,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于是捻須沉思了一會兒,隨即站起身,忽然望著柳如是就是一本正經地一禮道︰

「小弟前面已經說了,今日乃是以私交拜訪,自然也就要以私交而論。而小弟此番前來,卻是有一事相托,須得河東君出手相助。」

「故此,這里還請河東君以兄嫂之禮,先受小弟一拜。」

柳如是嚇了一跳,慌忙閃身躲開,嘴里更是惶然道︰

「圓海公萬萬不可,這可是要折煞奴身了——」

說著,她驚恐莫名地看了一眼錢謙益。

錢謙益到底是久經陣仗之人,只听阮大鋮一聲小弟自稱,他就已經隱隱感覺到,這一次他能降尊紆貴跑到自己的虞山別院來,肯定是有求于他們的了。

雖然不知他所求何事,但憑阮大鋮現在跺一下腳整個金陵城絕對會抖三抖的能量,能求他門下來,怎麼說也都是一件好事。

想著,錢謙益不動聲色地用眼神安撫了一下受驚的柳如是,跟著齊聲抱拳道︰

「圓海公,現在你我都是自己人了,無須這般客套。倘若真有什麼事,只要是我與柳儒士能辦到的,但說無妨便是。」

阮大鋮點點頭,但還是一本正經道︰

「受之兄,弟都已經稱兄道弟了,你怎麼還公呀母呀的如此生分呢?」

「你盡管放心,從前你我的恩恩怨怨,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今日你我在新朝早就摒棄前嫌,同朝為官,我這里是絕不會再有任何對受之兄下絆子之念,弟可以指天為誓!」

錢謙益身為一個大詩人,自然首先就是一個性情中人,听了阮大鋮這番表白,頓時也是驚喜不已,連忙也是改口回應道︰

「集之弟,為兄今日那就不客氣了,就叫一聲集之老弟了。」

「集之老弟,你說吧,何事需要蘼蕪相助,只管吩咐便是!」

蘼蕪又名江蘺,本來是一種香草,葉子風干後在古時香料還沒有進入中原之際,是一種十分常用的本土香料,常被做成香囊隨身。

據說,蘼蕪不僅香氣獨特,而且還能讓古時的婦人多子。而且,很早就出現在古樂府的《上山采蘼蕪》詩篇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于是又多了一層夫妻分離與相思閨怨之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