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14章 崇高職業

很多人學醫剛開始就是為了治病救人,懸壺濟世,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也就離自己的初衷越來越遠。

當然這只是最普遍的想法,還有一些是家里人多病患,學醫為了更好的給家人治療。

現在當醫生很不容易,不僅醫患關系難處理,連培養一個醫生都需要耗費非常長的時間與精力。

先不談學習好不好,如果想學醫那首先得學五年的醫學類本科,這個量就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畢竟普通大學生四年的課本才抵得上醫科類一年左右的課本量。

不光書多,關鍵是整本書都是重點,還需要全部背下來,如果是記憶力不好的醫學生,那真的是受罪了。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高考尖子部分的考生,選擇醫學專業的比例逐年下降。也就是說,一個醫學院里大部分人都是屬于努力型的,天賦高的也有但並不多。

五年學完之後,就要經歷三年的研究生學習,在華國,鄉村醫生不僅工作環境艱苦,在收入、職稱等待遇方面均無法與城市醫生相比。

而受編制等因素所限,城市醫院「一門難進」。

在現實壓力下,一些醫學類高校生從踏進校門起便認準了考研讀博,這又是一條艱苦而漫長的道路。

普通人到了現在也讀書好多年了吧,也覺得差不多要結束了吧,如果真的那麼覺得那就太天真了,讀博士的讀博士,不讀博士的就要開始進行為期三年的規培實習。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規培是住院醫師規範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而且這是死規定,哪怕你天賦再高,技術再好,學歷再強,也一定要走完這三年。

一個醫學生若是從19歲開始讀大一,到正真成為一名醫生,年齡也有30歲左右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時光全部在學習中度過,能堅持走完從醫這一條路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但現實很殘酷,當上醫生還不是終點,終于拿到醫師資格證,只要一個病人的醫鬧就能吊銷一個醫生的資格證,而且不斷尖銳的醫患糾紛以及很多人對醫生的誤解,幾乎都認為華國的醫生福利政策好。

但想想醫學生這10多年高額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十年里,可能你有些高中同學已經成為電商推手或編程軟件等已經買車買房,娶妻生娃了。

而醫學生卻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而且等到正式成為一名醫生後,初始工資也是捉襟見肘的,有些科室還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以及病患的不理解。

楊軒在六年級以前身體很差,幾乎一周就要進一次醫院,掛鹽水,吃中藥,這已經是常態化了,因為是小孩,所以很多醫生話說也不忌諱。

從很多醫生或護士口中楊軒知道,很多醫生因為沒有救回病人,一個人躲在樓梯間里面哭,有些護士徹夜不回家,就是要24小時守著一些重癥病人。

其實很多醫生,護士在楊軒的眼中宛如惡魔一般,每次都扎的自己痛半天,或者給自己掛鹽水的時候疼的不行,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楊軒也漸漸知道了醫生和護士是因為治療自己的病。

當然也有配錯藥的,小時候的楊軒很調皮,有一次外婆家裝修的時候被一個緊固件給砸了眼楮,結果去了醫院配了藥,晚上也敷了藥,連敷幾天之後居然沒有好轉,反而眼楮還紅腫了起來。

後來才弄清楚,楊軒只是被砸了,醫生居然開了白內障的藥,不過還好,終究沒有對楊軒的眼楮造成傷害,那個時候楊軒的女乃女乃還在世,白內障的藥也沒有浪費,給女乃女乃用了。

因為小時候的遭遇,逐漸長大的楊軒也能夠用很好的心態看待醫生和患者的問題。

現在的楊軒已經有了改天換地的能力,但卻懶惰,就秉著沒有辦法改變別人,那就努力的改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好就行了。

很簡單的事情,整個醫

院全部裝上最高科技的監控,把所有醫生和患者的對話全部錄下來,如果出現了醫療事故,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有圖有真相,那個時候不管誰耍賴都沒用。

三天!整整三天的時間,楊軒每天都椅靠著多功能大樓樓頂的欄桿上,朝著樓下望去,只要到了開門的時間,人群如潮水般涌入醫院。

符合報名的雖然已經滿員,但還是有很多被篩選了下來,畢竟電腦的篩選能力也不可能保證人和檔案是百分百相同的,總有一些技術好的,但因為脾氣太過剛硬而導致檔案不好看,當然也有技術一般,馬屁不錯,所以檔案也相對好看一些。

這些人在面對頂尖專家和回春的同步篩選下,也只能原形畢露了,每當有人被篩選出局,那麼網絡上面的簡介就會出現一個報名余額,只要能報名報上,那就可以直接去縹緲醫院應聘了。

到最後三天的招聘時間也被拖長到了二周的時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員實在太多了,有些醫院醫務人員也達到幾千上萬的規模,但這種醫院都是建造了十幾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底蘊在那里放著呢。

兩個星期的時間,楊軒幾乎每天中午都會在天台這邊往下瞭望,中飯也是高檔餐廳運送上來,有時候童飄雲和眾女會過來跟楊軒一起就餐,載敏也開始在童飄雲的安排下漸漸在中醫科坐診。

這段時間楊軒除了必要的修煉外,就全身心撲在了整個安彌省的經濟治理上,連開會都開始采用投影的形式,讓李書記把儀器放在位置上,一投影,就跟楊軒在場一模一樣。

政府主持的旅游產業鏈項目也漸漸再收尾了,這麼大的一個第三產業鏈,要是經營的好,財源自然滾滾而來,政績也是如潮似涌。

醫療方面雖然大部分醫院還在負荷狀態,醫生和護士們也都疲憊不堪,但隨著縹緲醫院醫務人員的不斷增加,培訓,熟悉醫院,漸漸也有病人開始往這邊送了,雖然還很少,但至少也開始給別的醫院分流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