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父子相逢

李曄能說什麼?

這才是兩百八十年大唐真正的底蘊所在。

大唐有這樣的人在,就不會倒下!

正如他所言,兵權不可假手他人,倒不是說不相信手下的將領,當年李茂貞對僖宗何嘗不是忠心耿耿?

唐廷太虛弱了,必須維持一個強而有力的主干。

現在制度雖然形成,但一切都是初起,時間太短了,在將士們心中沒有形成固有觀念。

在此之前,李曄的重心只能在軍中。

「好,先生放手去做,有朕在後面壓著,看誰還敢有小動作。」李曄答應了。

「臣謝陛下!」趙崇凝大喜。

韓偓嘆道,「先生勇于任事,學生不如。」

「革除舊弊非你所長,無需自責。」趙崇凝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鋒芒畢露。

這也是李曄希望看到的。

兩人前腳剛走,就有小黃門來報,張浚求見。

李曄一听這個名字就犯惡心,真想不通杜讓能為何要保他一命,有心不見,但看此人在朝堂上的架勢,肯定會像狗皮膏藥一樣粘著,索性就見了。

「陛下,老臣有一計可退汴州大軍!」張浚倒是直接。

李曄笑道︰「哦,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本事?」

張浚也听出來李曄的嘲諷,卻絲毫不以為意,大咧咧道︰「朱全忠提重兵遠來,與李克用爭鋒河中,實則犯了兵家大忌,河中四塞之地,只要堵住澠池一線,則朱全忠進退失據,破亡之日不遠。」

堵住澠池?關鍵是拿什麼去堵?

朱全忠打了這麼多年仗,豈會不明白後方糧道的重要?

一個劉知俊堵在陝州,自己這邊根本過不去。

見李曄不以為然,張浚道︰「不許陛下大軍遠行,臣一人足矣!」

李曄盯著他,這牛吹的有些大了,「閣下年紀不小了,還是留在長安頤養天年。」

看在杜讓能的面上,李曄沒讓侍衛轟走他,不料這廝臉皮是真的厚,額頭上血還沒干,又「咚咚」的磕了兩響頭,「陛下,臣非妄言,早年臣游歷關東,與張全義有些交情,張全義雖然臣服于朱全忠,不過是懼其勢大,暫時苟且罷了,其人撫軍愛民,志向不小,若朱全忠在河中遭逢重創,則張全義必蠢蠢而動。」

說實話,李曄有那麼一丟丟心動了,「朕听說張全義與朱全忠同起于黃巢,兩人相交莫逆,張全義怎會背叛朱全忠?」

「張全義當年雖是黃巢驍將,但一直心向大唐,全義之名,還是陛下當年賜下的。」

「有這回事?」

張浚信誓旦旦道︰「張全義擅隱忍,當年與李罕之刻臂結為兄弟,李罕之勢弱,張全義毫不猶疑擊之,李罕之大敗,若是朱全忠與李克用接戰不利,臣只憑三寸之舌,便可說服張全義倒戈一擊,朱全忠縱有天大能耐,也回天乏力!」

李曄看著他唾沫橫飛的樣子,一時居然猶豫起來。

憑心而論,他的謀劃有成功的可能。

張全義從黃巢小兵殺上來,肯定不是什麼善茬,當年毫不猶豫捅結義兄弟李罕之一刀。

但張浚說他心向大唐,就有些魔幻了。

李曄在潼關大戰李罕之,也沒見他有什麼表示。

不過話說回來,陝虢二州毗鄰洛陽,張行瑾、李效奇四千兵偷襲兩州,後來又從容把兩州百姓遷徙到關中,張全義都無動于衷,不得不考慮一下張全義的立場了。

此戰的關鍵還是在李克用與朱溫的大戰之上。

李曄不是很看好晉軍,李克用連張存敬和王重師都解決不了,更不用說朱溫。

「陛下不可猶豫,就算朱全忠打敗李克用,老臣也要讓張全義、朱全忠互相猜忌,若是不成,老臣再不回長安!」張浚語氣甚是堅決。

「你真不回長安?」李曄眼神一亮。

「老臣滿月復經世之才,可惜蒼天不眷,此事不成,臣還有何臉面再見陛下?」說著說著,張浚居然潸然淚下。

「行,朕準了。」李曄受不了了,不吹牛會死嗎?

讓他去也無妨,反正也沒損失什麼。

成不成李曄根本沒當回事,朱溫若是這麼輕易就敗了,那就不叫朱溫了。

張浚抹了一把眼淚,情真意切道︰「陛下在關中切要保重身體。」

這話說的真情流露,讓李曄竟有些看不清面前的人。

難怪昭宗當年這麼信任他,看來兩人之間有些真感情。

河州歷來不僅是兵家必爭的「河湟重鎮」,也是東西商路上「茶馬互市」的重要節點。

河州處于河湟之地東段,以北是蘭州,以東是渭州,以西是鄯州和廓州。

不過自吐蕃攻破河西走廊之後,此地便再也沒有當初那麼繁華。

當年張議潮沙州舉義,擊吐蕃,佔據河西、隴右諸州,吐蕃將領尚延心以河州、渭州投降于唐廷。

持續半個月的雨季漸漸停歇。

秋草正是茂盛之時。

上千馬匹健馬正在啃食,秋高馬肥,此時的戰馬都彪悍強健。

張行瑾看得直流口水。

在關中別說這麼壯的馬,就算是騾子也少見。

穿著吐蕃服飾的人,正在遠處懶散放牧,絲毫沒有覺察到他們這些隱藏在秋草里的敵人。

「能不殺就不殺,說不定都是唐人。」張行瑾發號施令,身邊兩百人低聲應命。

這兩百人從大明宮練兵起就跟著他,戰力沒話說,忠誠更沒話說。

張行瑾大手一揮,兩百士卒像是兩百條蛇在草地里爬動,靠近牧人,然後打翻。

沒多大一會兒,馬場就被控制了。

輕松的出乎張行瑾意料。

有了這些馬,他就有投奔李茂貞的本錢。

「兩百七十五人,全部拿下,還有不少婦孺,是個小部落。」

張行瑾看了一眼俘虜,發現大部分人的長相跟唐人無異,嘆了一口氣,挑四百匹健馬,其他的都留給他們吧。」

隨著李茂貞進兵河州,此地肯定不會再太平了,這種小部落遲早會被吞並。

只有大唐回來,他們才會真正安居樂業。

張行瑾上了一匹沒有鞍韉的健馬,健馬還不習慣有人騎在背上,不住的掙扎,始終無法擺月兌,漸漸馴服下來。

部下也漸漸馴服健馬。

張行瑾望著部下,大笑道︰「我們去會一會李茂貞!」

兩百士卒跟著大笑。

戰馬在任何時候都是緊要資源,有人帶著戰馬來投,李茂貞當然大喜。

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河西諸番不堪一擊,他們松散的部落制度,就決算了他們一盤散沙,被自己各個擊破,亮出大唐旗號後,各地遺民紛紛來投,有的帶了戰馬,有的前來牛羊,還有的送來甲冑的糧食。

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最初的兩千人,到現在的一萬多人,還在不斷增長中。

在鳳翔的時候,他沒覺得大唐有什麼了不起,但到了這淪陷故地,大唐遺民的熱情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

「你叫張興?」李茂貞盯著張行瑾。

「回稟大帥,在下正是張興,是當年張太保的族人,嗢人攻破涼州之後,流落至河州。」張行瑾給自己認了一門遠親,在河西誰人不知張議潮張太保的威名?

這個身份顯然讓李茂貞非常滿意,「哦,原來是忠良之後。」

李茂貞越看張行瑾越滿意,「可會武藝?」

幾句話,幾個神態,張行瑾就模準了李茂貞的脾性,大笑道︰「我沙州男兒,豈有不會武藝之人?」

當下取了一桿長槍,于馬上往來飛馳,上下翻飛。

這些把式在李茂貞看來,都是花架子,不過李茂貞欣賞的是他的蓬勃朝氣,武藝,練練就出來了,自己當年不也是鎮州博野軍中的小卒,從戰場滾出來,武藝就都有了。

再看他帶來的二百手下,李茂貞何等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都是悍勇之輩。

「好,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本事,本帥正是用人之際,升你為驍騎將。」

張行瑾從馬上躍下,拜在李茂貞面前,「謝大帥,如今王師東來,我河州遺民如盼父母!」

李茂貞心中一動,「說得好,本帥見你年輕有為,有意培養你,收你為義子,你可願意?」

張行瑾萬萬沒想到李茂貞這麼看得起自己,有了義子這重身份,他在軍中豈不是更好行事?

當下變單膝為雙膝,給李茂貞磕了個大大的響頭,「孩兒拜見父帥!」

李茂貞大笑道︰「我兒請起,既拜入我李家,賜名李繼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