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元年四月初一,陰雨綿綿。
氣溫雖低了不少,但還在適宜範圍,所以今日參與大朝會的官員們,個個心情都比較好。
這是很正常的事,畢竟王府處于事業上升期,每個人都能成就自己的事業,他們自然樂觀向上且干勁兒十足。
長史司和樞密院的官員們,正步伐徐徐走在廊道內,雨水分毫不能沾到他們身上。
走在前方,右長史成文光說道︰「真是好雨知時節啊……春耕一結束,老天爺就下了雨,今年必定是大豐收!」
在他身後,立馬就有官員附和道︰「仰賴殿下如天之德,上蒼才會降下此等好雨!」
「正是如此……」
「殿下仁德無雙啊!」
不只是成文光一系的官員,哪怕是周承平所代表的「清流」,此刻也有人忍不住附和。
無他,眾人眼中,趙延洵著實聖明,他們說點兒實話而已。
在一片「頌聖」聲中,眾人來到了永安殿外,在禮官引導下徐徐入殿。
唯有一批軍官,此刻全都留在殿外。
別看剛才眾人討論熱鬧,此刻大殿內外安靜無比,眾人皆安靜肅穆站在原地。
眾人等待片刻,當大殿兩側樂起之時,便知趙延洵的儀仗來了,于是眾人皆低下了腦袋。
幾息之後,在祥和的樂曲之中,趙延洵在太監們簇擁下,從屏風後走進了大殿。
此刻的他,頭戴烏紗翼善冠,身著紅色圓領袍,腰纏金絲瓖玉帶,表情肅穆盡顯威儀。
一手扶著玉帶,趙延洵沿著玉階拾級而上,身後則是霍安林全二人小心跟著,其余太監則守在各自位置上。
在王位上落座,此刻樂曲之聲停止。
在趙延洵整理衣袖之際,只見霍安往前一步,大聲喊道︰「上朝!」
听到這話,大殿內外,眾人盡皆大禮參拜道︰「臣等叩見殿下!」
趙延洵頓了頓,說道︰「免禮!」
眾人這才起身,面向趙延洵筆直站立。
目光掃視眾人,趙延洵說道︰「忙活了兩個來月,春耕總算是結束了,諸位愛卿辛苦了!」
「上承殿下洪福,下依各府縣百姓辛勤勞作,方才順利完成春耕……臣等豈敢言苦!」
成文光適時冒出的這句話,讓趙延洵听了心里著實舒服。
趙延洵擺了擺手,隨即說道︰「有功就是有功嘛……」
說道這里,還沒坐熱的趙延洵,此時從龍椅上起了身。
只見他背負雙手,邁步走在平台上,同時說道︰「成卿能不居功,著實是難能可貴……諸位都得跟成卿學啊!」
雖然趙延洵聖明無比,但這句話听到殿內眾人耳中,還是有一批人不以為然,只因看不慣成文光的為人。
當然了,不管有什麼小心思,眾人都會牢牢憋在心里。
緊接著,趙延洵話風一轉,說道︰「春耕雖結束,諸位的擔子可沒輕多少,要多想想接下來做什麼,怎麼去做!」
「比如樞密院……」
听到趙延洵點到自己,兩位樞密使腰桿明顯彎了些,一副虔誠聆听聖訓的模樣。
「兩個都司交到你們手里,等于把隴右和北地的防務交給你們!」
「如今雖無外敵……但兩郡之內怪物仍舊眾多,你們要詳細制定清剿計劃!」
徐徐走下御階,趙延洵接著說道︰「不只是清剿怪物,還要保護百姓,還要監督訓練……」
此刻,趙延洵已走到朝臣之間,眾人紛紛躬身以對。
「再說長史司,除了監督農耕,你們還要監督各府縣官員,還要負責供應好軍需……」
接下來,趙延洵又講了一大堆,這種極度詳細的交代,其實是在給長史司和樞密院劃分職責。
馬上要往東打,趙延洵多數時候都在前線,所以他得把這些事情安排還,進一步明確權限。
斷斷續續講了十幾分鐘,大小庶務趙延洵都講到了。
而大殿外等候的那批人,此刻已是心感焦急,他們在等著詔書宣讀。
大殿內,趙延洵講話結束後,官員們皆是表情凝重,他們肩上的擔子可一點兒不輕。
邁步走上台階,趙延洵沉聲道︰「叫外面那些人進來!」
待他話音落下,只听林全高聲道︰「殿外諸武官入殿覲見!」
一听這話,外面眾人排好班列,邁著整齊步伐走進了大殿。
「臣等參見王爺!」
眾人朝拜時,趙延洵已在王位上落座。
端起一旁的茶杯,趙延洵掀起茶蓋兒吹了口熱氣,而後說道︰「宣詔吧!」
「是!」
只見霍安應答之後,便從一旁小太監手中接過詔書,打開之後朗聲念道︰「大王詔命……」
「轉武建清任兵馬司第一衛指揮使……」
「擢陳玉和任兵馬司第二衛指揮使……」
「擢丁弘任兵馬司第三位指揮使……」
隨著霍安繼續往下宣讀,店內跪著眾人懸著的心逐漸落下。
第四衛指揮使許洪,第五衛指揮使段宏,第六衛指揮使鄭凡,第七衛指揮使譚魯,第八衛指揮使袁廣,第九衛指揮使方同,第十衛指揮使周清,十一衛指揮使周力行,第十二衛指揮使宋國全,十三衛指揮使楊海清,十四衛指揮使李勛,第十五衛指揮使蔡永昆。
其中第一到第三衛,是由禁軍兵將大亂改編而來,其中第一第二衛乃是騎兵。
而第四衛到第十衛,是關內各衛所改編而來,其中第三第四衛是騎兵。
剩下的第十一衛到第十五衛,則是由北地都司士兵改編,全部都是步卒。
本次任命的十五衛指揮使,是趙延洵絞盡腦汁的結果,可以說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歸降將領得到了安置,原先王府下轄隴右五衛指揮使,也就是許洪段宏這些人,也被重新授予了指揮使。
詔書念完,十五衛指揮使官職已明,王府當下最重要緊的事,可以說到此刻已塵埃落定。
其余下面七八十號千戶安排,趙延洵亦已有了安排,其結果會直接通知到個人。
詔命宣讀完畢,當霍安收起詔書時,殿內新任十五衛指揮使,對趙延洵叩頭謝恩。
看著底下眾人,趙延洵說道︰「好了,都起來吧!」
待眾人起身後,趙延洵接著說道︰「你們久在軍中,如何帶兵各自都清楚!」
「各衛兵馬,本王就交給你們了,切莫叫孤失望!」
听得這話,只听第一衛指揮使武建清說道︰「王爺放心,臣等定會全力以赴,不負王爺重托!」
揮了揮手,趙延洵示意武建清退下。
「你們是講武堂的第三批學員,如今也算是結業了!」
「孤想著……總得給你們搞個儀式!」
說到這里,趙延洵語氣一轉,說道︰「雖說時間緊,但也不差這兩天,干脆明天……本王帶你們進山打獵去!」
「如此,也算對你們有個交代!」
自從給山區下了禁令,王府勢力就沒進過山,就是防止山里藏著高級喪尸。
當然了,雖然山里有喪尸,但也有數量眾多的野獸,畢竟山里已經沒有獵戶了。
選擇以打獵的方式結業,趙延洵是為了跟這些歸降將領拉進關系,同時也是為了安撫某些人。
宣布完這件事,朝會其實就結束了。
十五衛指揮使被留下,趙延洵要對接下來的戰略做指示,兩天前他說得比較籠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