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元年三月三十,天氣晴朗。
元陽城北,一行十幾名騎士,在官道上飛馳趕路。
如今元陽周邊,喪尸基本已經清剿完畢,所以一路上暢通無阻。
這一行人,為首者正是趙延洵,隨行則是殿前衛百戶張猛,以及他帶著的一批侍衛。
官道兩邊,則是已經耕種好的田地,此刻正有青壯在細心打理。
相較于去年,如今隴右可耕種的田地,足足擴大了七八倍,但人口增量卻不是太大。
換句話說,如果事情進展順利,秋收之後的糧食,不但足夠供應隴右北地兩郡,而且還會多出不少來。
而等明年,北地軍喪尸大批減少後,又會多出不少耕地,到時候耕種的人力反而會短缺。
當然了,這些都是比較遠的問題。
這次趙延洵出城來,是趕去講武堂在城外的基地。
從一月開始,講武堂啟用了城外的基地,如今已全部搬遷到了城外。
和理政學堂只需讀寫不同,講武堂除了有兵法課程,還有騎馬射箭軍陣跑步等等課程,城內根本就施展不開。
當然了,學堂所設的地方,距離城池只有十里,和城里聯系比較緊密。
一路飛馳之下,趙延洵一行很快到了地方。
利用木頭做成的圍欄,講武堂圈出了長寬各三百米的地方。
里面房屋佔地只有十分之一,其中還包括了馬廄,其他地方都是訓練場。
除了一批千戶級軍官,這里又招錄了新的一批學員,都是從各衛所選拔出來的,下一批即將要提拔的。
此刻,這些新招錄進講武堂低階軍官,正在學習騎兵作戰之術,訓練場上馬蹄聲大作。
一直以來,趙延洵都缺乏騎兵將領,如今有禁軍騎兵將領加入,他自然要多訓練騎兵專業的人才。
在改編後的十五衛大軍里,騎兵只有四衛而已,在趙延洵看來是不夠的。
走在圍牆外,趙延洵慢悠悠走著。
即使隔得比較遠,但憑借過人的目力,他能夠看清校場里的情況。
當下主持訓練的是龐國興,此前他統領的龍騰右衛就是騎兵。
這次空缺的十五衛指揮使中,趙延洵給他安了騎兵衛的指揮使,眼下看來卻無更改的必要。
繞著圍欄繼續走,他們一行十幾號人,很快來到了大門處。
一看到是趙延洵親自來,當值的學員激動得不行,行禮之後當即就要上報。
「不必上報,王爺就是來看看!」撂下這句話,張猛獨自跟上了趙延洵。
和他一起來的侍衛們,全部都留在了外面,畢竟人一多目標就會變大。
今日的趙延洵,外穿灰色直身袍子,這讓他顯得不那麼起眼。
相比較而言,高大威猛的張百戶,走哪兒都容易成為焦點,極大增加了趙延洵暴露的可能。
「王爺……您怎麼偷偷模模來,這樣忒沒意思!」
听到這話,趙延洵不由反問道︰「什麼沒意思?是不是沒有人恭維沒人奉承,你才覺得沒意思?」
作為趙延洵的近臣,張猛每次跟著外出,都會受到官員們套近乎。
張猛連忙低著大腦袋答道︰「王爺……臣哪敢有這心思!」
當然了,趙延洵了解張猛的性格,剛才這句話只是開玩笑而已。
很快,他們一行來到一處房屋外,里面正在開展授課。
雖然有隴右都司派出的「教授」,可教室里的學員級別最低都是千戶,所以嚴格來說師生之間是相互探討。
「利用聲音動靜,把怪物吸引到一處清剿,找到法子好是好……就是對底下兄弟要求太高!」
「確實如此,若非精兵強將,恐怕倒會把自己搭進去!」
面對這些話,站在上方的袁廣說道︰「所以老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
說這話時,袁廣目光不經意掃向窗外,然後他就看到了趙延洵。
這可把他嚇了一跳,整個人呼吸都急促起來。
「全體起立!」
本來好端端的上課,袁廣突然吼這麼一聲,倒把現場眾人整懵了。
但這兩個月以來,雍王府軍規已刻進眾人骨頭里,于是房間內幾十號人全部起身。
只見袁廣跑出「教室」,而後大禮節參拜道︰「叩見王爺!」
眾人這才明白,于是紛紛轉過身去,果然從窗戶口看到了趙延洵。
于是教室內眾人紛紛大禮參拜,山呼道︰「叩見王爺!」
被發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免禮!」
言罷,趙延洵邁著步子,走進了教室里面。
所謂的教室,真就跟趙延洵前世的教室差不多,老師在講台上有座位,學生在下面也有座位。
走到正位站定,趙延洵看向下方站著所有人,這里面許多人他都認識。
兩個月的時間,這些人不只在此受訓,也參與過實際領兵,所以有向趙延洵奏過事。
「王爺請坐!」袁廣很是貼心的端過來椅子。
雖然孤身一人前來,雖然身著簡單袍子服,但趙延洵只要站在這里,就能震懾現場所有人。
需要差一句話,現場這些高級軍官們,都被趙延洵賜下兩次神武之力。
在見識了王府眾多神奇之物,且親身經歷「神武之力」灌體後,所有人都已把趙延洵當做神來崇拜。
隨意靠著椅子坐下,趙延洵翹起了二郎腿,一手虛按示意在場眾人坐下。
可在趙延洵面前,眾人那干坐下,一個個都杵在原地不動,這顯然已經敬畏到了極致。
「坐!」
當趙延洵說出這個字,現場眾人這才紛紛落座,一個個窘迫得跟小孩子一樣。
目光掃向眾人,趙延洵徐徐說道︰「今天到這里來,就是隨便過來看看,你們不必緊張……」
才把話說到這里,卻听外面傳來大批腳步聲,卻是另外一批軍官們趕到了。
千戶級軍官,足足有一百七十多位,他們分成了三個「班」來上課。
得知趙延洵到來,自然課也顧不上了,于是紛紛趕過來拜見。
一群人出現後,就在教室外參拜山呼道︰「叩見王爺!」
此時,教室外的人已比里面的人還多。
「免禮!」趙延洵平靜道。
待外面眾人起身,趙延洵便接著說道︰「你們在這里,相互探討切磋,想必已經長進了不少!」
眾人分毫未動,只安靜听取訓示。
「我也知道,你們一個個在這里閑不住,恐怕骨頭都癢癢了!」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其實也指明了在場眾人的心思,他們個個都想去領兵。
「現在孤要告訴你們,很快你們的好日就要到頭了,王府的十萬大軍……可不是拿來當擺設!」
這個時候,只要稍微有腦子的人,都能明白趙延洵的話意味著什麼。
于是乎,他們就更要認真听了。
當然了,趙延洵此時不會明示任何東西。
下面人想听人事上的安排,偏偏趙延洵接下來講的,是有關軍隊接下來的任務方向。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東進入關,解救百姓,收復失地。
秉天命而救萬民,這是非常好道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