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16章皇帝的輿論威懾(第一更)

崇禎並沒有追問,而是陷入到沉思中。

五月初三,上海致來密報,名單上的人已經全部抓到。

到五月十三日的時候,所有人都被扔到了鎮撫司衙門。

先是經過錦衣衛的審訊,隨後所有人被提交到刑部和大理寺。

這是一場震驚國朝的大案,刺殺皇帝,無疑是挑戰了現有的大明秩序。

從底層邏輯來說,皇帝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他在位期間,整個大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無數人是新政的受益者。

皇帝在民間的威望,已經超越了歷代明朝皇帝。

五月十五日,顧炎武剛在海澱新區做完社科調研。

休息之余,他跑到一間茶樓去喝茶,突然听到外面傳來了一陣喧鬧的聲音。

顧炎武有些疑惑,走到樓邊張望過去。

他看見一隊隊人正在大街上行走,為首的是一個青年人,舉著旗幟,正大聲喊著︰「捉拿凶手!嚴懲凶手!」

後面的人跟著一起喊道︰「捉拿凶手,嚴懲凶手!」

都是年輕人,最小的差不多十五六歲。

從衣著就可以判斷出,他們都是學生。

「大人,他們這是在游行?」顧炎武手下的一個主簿管說道。

「這還用問嗎?」

「那他們所說的捉拿凶手是指?」

他話剛說出來,就有一個年輕人握著拳頭大聲喊道︰「皇帝陛下是大明的再造者!現在有人要行刺陛下,我們要聯合起來,把這些人全部抓住,讓他們得到懲罰!」

「這些人是妄圖顛覆國朝!這些可惡的資本家!大家都來讀讀《階級論》吧!」

「打倒資本家!打倒資本家!」

「……」

他們群情激昂,似乎有發泄不完的精力。

那主簿說道︰「大人,這些學生在這里游行,恐怕不妥吧,會不會擾亂秩序,給非法之人鑽了空隙?」

顧炎武說道︰「這事你就不要嚇摻和了。」

他站在那里掃了一眼下面四面八方,周圍有不少人在圍觀,還有不少人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

如果說這件事沒有禮部在背後撐腰,顧炎武是打死都不會信的。

在普通人來看,這是簡單的游行。

但在他看來,這其實是政治威懾。

朝廷對民間的治理,已經從直接定罪、大殺,開始往輿論和司法結合轉變。

直接定罪和處死,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但如果從輿論和司法兩個層面去做文章,完全可以起到更大的威懾作用。

例如現在這件事,禮部作為皇帝身邊對外宣發的部門,必然會從輿論戰中開始著手。

而此時的游行示威,只是個開端。

顧炎武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喝了幾口茶,便結賬走下去。

他跟著人群一路走。

他是做社會科學研究的,這種情況,對他來說,無疑是難得的題材之一。

人群越來越多人,從最開始的一百多人,迅速壯大,並且敢來參與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而在半路上,加入進來的民眾也越來越多。

他們都有一個夙願︰懲罰凶手!

到下午兩點鐘的時候,北京城的游行傳到內閣,隨後又傳到立法院,軍政院,震驚了朝廷各個部門所有官員。

有人將這件事上報到宮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令人更加震驚的是,五月十六日,上海也爆發了同樣的游行。

隨後的時間,濟南、沈陽、天津、登州、海州、廈門、廣州、武昌、開封、太原、西京長安、成都,甚至連吐魯番,都出現了游行示威。

一時間,各地游行示威的消息,通過電報傳到北京來,滿朝震驚。

民間第一次爆發出如此規模的游行。

顧炎武對崇禎二十一年五月的這一次游行,做了一個非常精煉地總結︰意識形態覺醒之後的一次實踐。

各地的報紙上刊登了關于這一次游行的新聞,短時間內,在各地引發了熱議。

甚至從城里買東西回到下鄉的一些人,也坐在村頭議論著。

村里的一些老人,則臉紅脖子粗地罵著︰「那些人太不是東西了!我家里二十年前差點餓死!也不見他們給我們施舍什麼,是陛下!是陛下親自來的陝西!」

進入五月底,游行的趨勢甚至南下到南洋。

台北城、台南城、馬尼拉、巴達維亞、馬六甲城,還有獅子島,先後都出現了類似的事情,雖然規模遠不及大陸,但影響力絕對空前。

許多商人甚至感到害怕。

因為刺殺皇帝的主謀正是上海的一位商人,叫陳志。

他的敏感身份,讓商人們感到恐慌。

同時,商人們也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了民眾的力量。

于是,許多商人手里高舉著《階級論》,也跟著開始喊道︰嚴懲凶手!

如果說,《階級論》的發表,已經普及,是對民眾一次意識形態的洗禮,那麼這一次的大游行,則是對《階級論》的一次實踐。

這里面有好幾個階級,無疑,以陳志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是這一次被批斗的對象。

還有民間的學生寫文章大罵這群人是國朝的害蟲!

六月初五,一大早崇禎就起床了。

他在自己的健身房里待了兩個小時,然後洗了個溫水澡。

年齡大了,不像以前那樣可以肆無忌憚沖涼。

等洗完澡,才慢慢開始用膳。

柳如是在一邊說道︰「各地的無線電都收回來了。」

「都怎麼說?」

「濟南、成都、昆明,還有馬尼拉的官府派出治安隊,有人跟游行民眾發生了沖突,有一些民眾受傷。」

崇禎放下筷子。

「陛下,要不要禮部出面,將這些地方的人問責?」

「問不了責的。」崇禎說道,「這件事禮部又不是在台面上光明正大讓他們去游行,若這個時候禮部出來,就把事情上升到朝堂的政治層面了。」

他想了想,補充道︰「對于輿論的應用,禮部要做到不著痕跡。」

「我是擔心,沖突被擴大,有心之人在里面故意把事件更加對立,一旦失控就不妙了。」

皇帝說道︰「我知道你的擔憂,禮部不要明面上參與進來,但是,可以接住各地的報紙,去斥責對民眾動手的治安人員。」

「另外,這件事到這里,基本上算是達到效果了,可以慢慢撤回來了。」

「對了,撤回來不要強硬地撤,讓他們自己慢慢消散,跟各地的組織者交代,務必要做好事後的處理工作!」

「好,我會跟他們說明的。」

崇禎突然問道︰「有出現沖擊商社和商行的嗎?」

「有。」

意料之中。

輿論是一把雙刃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