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70章 史無前例的西征(第二更)

戰爭前的準備,是方方面面的。

例如這場戰爭需要多少錢?

崇禎自己給了一個預估的數字,3億兩!

要麼不打,要麼打得莫臥兒滅國,打得莫斯科顫抖!

30年前,大明朝20年的國庫收入。

30年前,整個大明朝的白銀也只有4億多兩。

而這一次,皇帝竟然一口氣就拿出了3億兩!

國庫還有多少錢?

這幾年最費錢的是移民,這幾年移民消耗了5億兩之多!

崇禎十九年,朝廷的總收入就是5億兩!

拿出3億兩沒有壓力吧?

有!

而且壓力很大!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社會多元化形態的不斷發展,官員人數在急速增長。

崇禎元年的官員才幾萬人。

崇禎二十年,朝廷養著100萬官員。

每一個官員每一個月的平均開支是6兩銀子,一個月的開支就是600萬,一年就是7200萬兩。

全國養著近200萬軍隊,每一個軍人一個月的開支大約在4兩,一個月是800萬兩的軍費開支,一年就是9600萬兩。

你看,僅僅養著這些人,就要1.68億兩。

這是硬性開支。

其他開支就另算了。

去年朝廷劃掉了3.2億兩。

如果不是建立起了民間風投和股市,崇禎十九年的總收入不可能達到5億。

而且,今年崇禎也不敢拿這麼多錢出來西征。

他之所以有這個底氣,是因為大明社科院、國營商社總府和經濟研究院都給出了一個預測。

崇禎二十年,朝廷的總收入將達到7億!

這是因為遼東、遼北、朝鮮省、扶桑省、安南省這些年的建設效果已經起來了。

這些地方的總人口已經超過1億。

這些地方帶來的收入,在這幾年出現了一個噴井。

原因如下︰

一、化肥的制造。

西域現在有最大的硝酸鉀采集廠,大量的化肥被開采出來。

並且科學院制造出了氯化鉀。

化肥有一個大爆發,導致糧食進一步暴增。

崇禎十八年和崇禎十九的糧食翻倍。

二、風投制度的確立,在沿海激活了一批民營商社,相對自由的資本,正在如饑似渴地尋找著下一個商業大佬,隨著船只制造成本進一步降低,外貿商社如同雨後春筍一般。

在朝鮮省、扶桑省、安南省建立了更加密集的航線。

三、十幾年的新學普及,新一代的人才已經成長起來,並且走出學校,進入社會,為時代的發展輸入了全新的血液。

他們是充滿朝氣的一代!

四、大城市的制造業,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出現了聚群效應。

大城市周圍出現了產業鏈效應,交通進一步的打通,制造業成本、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才涌入大城市,在這里揮灑汗水,成為這里的一部分。

大城市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塑。

雖然它出現了許多城市病,但它帶來的活力是空前的,是無限的。

它創造出來的商業價值是磅礡的。

五、內地城市的崛起,分擔了沿海城市的產能壓力,進一步促使沿海城市增加向海外輸出商品。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在十幾年前就歸入大明的地方。

南洋局勢逐步穩定後,南洋各島本身新政的落地,激活當地潛在消費市場。

南洋這些地方本身自然條件優渥,生孩子沒壓力,人口一直都保持著旺盛。

它的經濟價值也體現出來。

不過,英國、荷蘭、奧斯曼這三個國家的航線價值也明顯在暴漲。

所以,社科院、國營商社總府和國家經濟研究院都給出了今年收入將達到7億兩的預測。

年初的時候,國庫里躺著2億兩。

算上今年的收入,9億兩,拿出3億兩打,還是可以的。

軍委會做了全面的戰略計劃,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戰爭總預算。

3億兩的總預算。

二、總兵力。

正規軍50萬人。

後勤人員200萬人。

大約4個人楊一個前線人員。

三、分別從南直隸、浙江省、北直隸、河南省、湖廣省、西直隸、江西省調度糧食。

糧食包括︰大米、面粉、糖、罐頭、鹽、腌制的肉干、蔬菜。

其中最賺錢的大概是剛成立的罐頭商社,猶豫硝酸鉀的發現,罐頭已經被研制出來,並且已經規模化投入到軍隊中。

只不過這一次要擴大攻擊。

四、分別從甘肅、寧夏、西直隸、四川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廣省、北直隸動員軍民。

這一次啟動的是十幾年就布局開始建立的軍政動員體系。

動員對象是地方的預備役,以及願意參軍的民兵。

都是有經濟補助的,若戰死,一律按照軍隊的撫恤水平來。

五、生活物資的調度。

包括棉衣、靴子、牙刷、毛巾、夏天的衣服。

六、武器裝備的調度。

包括最新的野戰炮、火槍、刀、震天雷、甲冑、戰馬等等,這些全部由軍政院啟動軍政體系,由各戰區。

七、大軍推進部署。

大軍分為三路大軍團。

左右路督師分別是盧象升和洪承疇。

中央軍是皇帝親自指揮。

由于袁崇煥擅長打步步為營的防守戰,這種大規模西征顯然不適合他,所以並沒有任命他加入進來。

八、戰略計劃。

先以前鋒軍團快速清掃路上的障礙(西北俄羅斯人),然後右路和中路壓進布哈拉。

不直接進攻布哈拉,借道!

布哈拉答應,好說,不答應,就教他答應。

左路走昆侖山西。

九、在莎車城為後勤補給點。

這份戰略做的非常完善,厚厚的一本,基本上為這次的西征定下來一個框架,可能實際情況會有變動。

但至少有指揮的依據可尋。

動員令下發下去後,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連村頭的老漢都在激動地說著關于那些熱血沸騰的故事。

一大早,基層的官員們就到了村子里,在村長和巡撫衙門的組織下,開始走訪。

村子里的民兵們開始自願報名,他們充滿了激動的心情。

僅僅因為紫禁城里那個男人一句話,就點燃了他們,熱血開始滾燙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