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51章 要取狗皇帝狗頭?(第三更)

丁在年說道︰「知道當初朝廷海禁,為什麼還有海患了麼?」

中年漢子說道︰「就是因為海岸線太長?」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加上朝堂上那些人整天只想著撈錢,誰會真正的去管制海禁呢?」

「那現在呢?現在朝廷對許多事情都抓得緊。」

「抓得再緊,能把所有的海線封了?」

王崇山說道︰「丁兄,我有一些疑惑的地方,你能幫我解答嗎?」

「你但說無妨。」

「我們走這一條路,有六年了吧。」

「沒錯,六年了。」

「你心里有沒有絕望過?」

「沒有。」丁在年回答得很簡單。

王崇山卻神色有些凝重,他用一種有些迷茫的語氣說道︰「朝廷現在擁兵百萬,戰艦如雲,各地的治安隊還在逐年增加,國力越來越強盛,僅憑我們,真的能斗得過狗皇帝?」

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也不必擔心。

因為王崇山就是這座不起眼的小茶樓的老板,他們在後堂,沒有人會來這里來,也不會有人懷疑這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茶樓。

丁在年神色依然很淡然,他說道︰「我知道你心中會有這些擔憂,並且我知道組織內部有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擔憂,這些擔憂是多余的。」

「不,並不多余。」王崇山說道,「六年前,朝廷還被北線戰事所困,對建奴的勝負未分,狗皇帝正處于內憂外患,我們所有人都認為狗皇帝必然會如楊廣一般亡國,但這六年過去了,大明朝越來越強盛。」

說完這些,王崇山用一種有些絕望的語氣說道︰「狗皇帝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可怕,一座即將崩塌的山岳,被他扶起來,不僅如此,而且有直指蒼穹之勢。」

「老王,你對首領的思想認知並不深刻,否則就不會說出如此幼稚的話來了。」

王崇山有些意外,他說道︰「你此話怎講?」

「你知道宋朝為何不能收回燕雲麼?」

「因為重文輕武。」

「不不不,任何一個王朝,都是馬上得天下,但卻必須得用文臣干吏治理天下,漢太祖(劉邦是太祖,太祖高皇帝)是如此,隋文帝是如此,唐太宗亦是如此,趙匡胤也必須如此。」

「那為何不能收回燕雲?」

「因為宋朝的官員人數太多,造成了冗(rong)官,朝堂宰相有十幾個,隨便一個衙門,只需要3個官員的,在宋朝分成9個人來做,還有另外3個是掛的空職,養的閑人。」

「丁兄,你把話說清楚,不要賣關子。」

「我現在跟你說,我們有一批貨,是從上海府運輸到呂宋島,有18箱絲綢,10箱茶葉,需要搬運到南部,分出10批,分別存放在10個不同的位置,需要你把這件事轉告給你下面的下面的人,再轉告給更多的人,你猜會怎麼著?」

「怎麼著?」

「最後得到這個消息的人,與我說的可能南轅北轍,一個消息,經過多次傳播,會便宜它原本的真實性。」

「我听不懂了,你不要繞圈子了。」

「大明朝的官員現在有多少人了?」

「這……」

「大明朝現在的老百姓,也正在往新城遷移,新的銀鈔每天都在不斷往民間印發,新城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官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了,朝廷要從紫禁城傳遞一件事到最基層,可能傳歪的概率也越來越大了。」

王崇山似乎听明白丁在年的意思了,他說道︰「你的意思是,大明朝現在只是看起來強大而已?」

「沒錯,只是看起來強大而已,僅此而已。」

「我不信。」

「你不信?」丁在年笑道,「組織人數越多,其實越脆弱,這句話是首領說的,首領也是看了狗皇帝的書之後總結出來的。」

王崇山陷入沉默中。

「我跟你舉個實際例子,知道首領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挑起紅夷人和狗皇帝的戰爭麼?」

「不知道。」

「打蛇打七寸,紅夷人一旦跟大明開戰,必然會攻擊大明從安南省到沿海各省的糧道。」

「那又如何,現在農稅很低,老百姓有糧食吃。」

丁在年笑道︰「所以啊,你就在這小茶樓里收收情報,真是沒有屈才。」

「那你有何高論?」

「南京城總人數有多少人?」

「不知道。」

「我告訴你,350萬,這個數字是重金從應天府衙門買出來的,你再看看上海的人也在快速增加,還有蘇州的人口,杭州的人口,泉州港的人口,以及廣州的人口,它們都在快速吸引周圍的人進入新城,建造新城。」

「如此龐大的新城,需要更多的糧食集中供應,否則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

丁在年越說越玄乎,王崇山越來越听不懂。

丁在年繼續說道︰「你仔細觀察這些繁華的新城,是不是都在沿海?」

「是。」

「知道為什麼麼?」

「狗皇帝願意給錢唄!」

「錢如果買不到東西,那就是廢紙,之所以在沿海,是因為安南省每年有大量的糧食供應這些地方,發展大的新城,是需要集中供糧的,否則大家連飯都沒得吃。」

「你這話有問題,例如上海,周圍的村子攻擊上海,我不信供應不足。」

「周圍的範圍是多大?農民有多少糧食?誰願意輕易拿出來賣?道路曲折,誰願意集中去收集糧食?收集後,能否供給得上?」

丁在年拋出一系列的問題,直接把王崇山給問懵逼了。

過了一會兒,王崇山才說︰「你的意思是,狗皇帝的命門就在從安南運過來的糧食上面?」

「沒錯,這就是為何首領要挑撥狗皇帝和紅夷人之間的戰爭的原因,你看啊,這上海有三分之一的糧食依靠從安南運過來的,哪天突然斷了,以後都沒有了,但是卻有更多人跑到這里來做生意,是不是糧價暴漲?「

「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

「所以啊,你永遠要記住一句話,組織的規模越大,其實越脆弱,如果一個組織只有十幾個人,還會有這樣的風險麼?」

說到這里,丁在年不由得感慨︰「其實我有時候也挺佩服狗皇帝的,他的很多書,對人群的道理寫的入木三分,對分析事物,鞭闢入里,首領把他所有的書,讀了數十遍,對他那個人非常了解。」

「我再重申一遍,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戰勝的存在,蟻群還能鑽破大堤,更何況我們這些人,還有海外那麼多仁人志士,以及大明朝現在許多新出現的商人,和那些西洋人!」

他又補充了一下,輕蔑地說道︰「當然,還有朝堂上那些見風使舵的官僚!」

「相信我,我們遲早取了狗皇帝的狗頭,來血祭那些無辜死去的人!」

此時的崇禎,還在紫禁城和韓爌討論另外一個問題,他並不知道,有人再計劃取他項上人頭。

崇禎說道︰「遼東和遼北的開發,勢在必行,朝廷現在過度依賴安南的糧食,安南的糧食運輸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敵人阻斷,朕並不是說安南不重要,我們必須想到最壞的局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