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5章 凜冬將至(第二更)

其實,皇帝不缺智囊團,他本人腦子轉的已經夠快了。

他真正缺的是幫他將腦子里的想法變成現實的人。

例如他擬定的對皇太極的多線包圍戰略。

這些是由孫承宗、盧象升、袁崇煥等人一手幫他執行落地的。

例如他要在安南開闢一個大明朝的糧倉,這些是孫傳庭和秦良玉幫他落地的。

例如他要在西北建立一個空前規模的軍區,就是洪承疇、曹文詔、馬士英、施鳳來等人去執行落地。

有很多人提到諸葛村夫,佩服諸葛村夫的神機妙算。

但其實村夫之所以名垂千史是因為他罵死了王朗……個屁啊!

之所以名垂千史,是因為他對內有諸多政績,也一直秉承匡扶漢室之初心。

而且絕不是會耍嘴皮子會算計。

他的才能恰恰是能很好地執行各方面的政策,讓蜀國在夾縫中生存下去。

所以啊,年輕人不要總是沉迷在耍嘴皮子里。

將吹出來的牛逼如何執行下去並且變成現實,才是真正牛逼的人。

崇禎目光終于落到溫體仁身上,他說道︰「溫愛卿不愧是朕的股肱大臣,愛卿之意深得朕心。」

溫體仁心頭開始發緊,他太清楚皇帝的套路了。

皇帝其實心里什麼都知道,然後故意問你這件事該怎麼做。

如果你回答了,回答不到他的點子上,他就會給你糾正,如果你固執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好了,回去洗洗睡吧。

如果你回答到點子上了,好了,接下來你就去執行吧。

很顯然,皇帝這是要讓他去日本了。

崇禎繼續說道︰「只是這里面還有一些問題,朕有些疑惑。」

溫體仁站在那里,明明知道皇帝給自己下套,還不能不擺好演技陪皇帝演下去。

「不知陛下有何憂愁,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一、日本人的讀書人若是不願意來大明,當如何?」

「可以耐心講解,日本的讀書人也都是習得我華夏儒學的。」

「好,若是要耐心講解,朕就安排你這個禮部尚書去講解,若是耐心講解了他們也不願意來,朕就算你失職。」

溫體仁連忙跪了︰「陛下,臣……」

很顯然,溫體仁這個答案是故意回答錯的,他就是不願意去日本,所以故意不按照皇帝的心思去回答。

其實君臣現在已經進入核對答案的解決。

領導用人的時候都會叫進來單獨談話,領導要把自己的意思傳達明白,傳達清楚,並且要讓下屬認可,在後面的執行中,才能保證下屬不執行偏了。

但溫體仁顯然是在這里耍小聰明了。

而崇禎也懶得跟他耍小聰明,直接就任務壓過來。

「怎麼,溫大人難道不願意耐心講解?」

「不,臣剛才想了一下,倭賊狡詐多端,耐心講解未必有用。」

「那當如何?」

「若是不願意來者,一律處死。」

崇禎又說︰「若是有日本人在當地不服管呢?」

「也一律處死。」

「若是有人不願意學習漢字,更換漢服,毀掉神社呢?」

「一律處死。」

「若是還有人懷念過去,密謀反抗呢?」

「設立懸賞,讓平民舉報,一律處死,殺全家。」

皇帝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將溫體仁攙扶起來,說道︰「朕明日就擬定一份聖旨,招愛卿入閣。」

「謝陛下。」

這一問一答對話方式看似簡單,其實是在表態度。

這些可都是你說的啊,若是到時候日本真的出現這些事,你不按照這種方法處理,朕就要找你的麻煩了。

果然,第二天就宣召,讓溫體仁入閣,武英殿大學士。

溫體仁畢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入閣,現在終于實現了。

他還沒有興奮兩天,就接到了去日本的任務。

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再兼一個扶桑省巡撫。

被窩都沒有捂熱乎,又要走了。

溫體仁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十月初,溫體仁帶著滿臉的假笑,說著滿嘴硬撐出來的豪言壯語離開了北京,一路前往天津港,將從那里坐船發出去日本,隨後在江戶城登岸。

也是在十月初,朝廷對天下宣召,日本正式更名為扶桑省,東部沿海港口全面對日本開放。

一時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十月初三,朝廷也正式與葡萄牙、英國簽訂廣州通商協議。

通商協議規定,葡萄牙人、英國人可以在廣州進行貿易,但不得傳教。

當天,立法院提交了一份《諸國駐華管理條例》,里面清清楚楚規定了外國人在大明朝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這份管理條例當天就公布了,很顯然就是為了規範歐洲人與大明朝貿易中的行為。

既然葡萄牙人已經如此傲慢了,為何還要開放廣州?

從眼前的利益來看當然是為了賺錢,有錢不賺王八蛋。

但是從中期利益來看,其實是為了拖住葡萄牙人,等南部軍區實力壯大後,再做較量。

從長遠利益來看,則是為了讓大明朝的商人能熟悉歐洲人。

畢竟大明朝不可能一輩子封閉,只在東方世界完。

遲早有一天,會遠邁萬里,那里有更廣闊的世界。

整個九月,甚至十月,朝廷都在梳理日本的問題。

等到十月中旬的時候,日本全面大勝的消息也傳回來了。

而溫體仁也正式坐上了去日本的船。

其實他還有一個秘密任務,就是去挖金銀。

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已經越過了燕山,鋪天蓋地一般席卷華北平原。

在深秋的冷風中,京華也變得清冷而溫柔了許多,更添上了幾分詩人的惆悵。

整個崇禎十年,大明朝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由于安南的支撐以及呂宋島貿易線的全面展開,大量的糧食進入了大明朝。

據後來有人公布了這一年的官方數據,大明朝平均每人一天可以消耗8斤糧食,並且還有富余。

富余的糧食促進了酒業、餐飲業的空前繁榮。

但是,崇禎十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要格外冷一些。

在南京制造局、蘇州制造局的織造廠內,源源不斷的棉衣被制造出來,運往北線,成為軍需物資。

可是,在山西總督耿如杞的奏疏中,卻提到民間有人在入冬的時候,被活活凍死。

帝國崛起的年代,似乎一片太平盛世,卻也危機四伏。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從北京返航,海上的巨浪已經在翻滾,而在遙遠的遼北,冰雪覆蓋之地,沙皇俄國的軍隊也已經陸陸續續開始駐扎。

凜冬將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