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29章 東方世界新局面(第一更)

有人說,這是一個燃燒的年代。

從攻打日本就可以看出來。

在開戰之前,就有人不無憂慮地提過一個問題︰士兵們願不願意跨海作戰?

軍委會也擔心,漂洋過海作戰,對士兵們的狀態會有影響。

甚至還在軍中做過調查,得到了答案是願意。

但調查歸調查,真實歸真實。

自始至終,這種擔憂都是存在的。

但現在看來,這種擔憂有些多慮了。

對日本的勝利傳到大明朝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

尤其以南方學院派王夫之為代表,在南京大學讀書的他說,對日本的作戰勝利,預示著我軍真正具備海外作戰的能力。

關于這個觀點,立刻就有人跳出來懟王夫之了。

因為早在幾年前,南部軍區就取得了對安南的勝利。

王夫之是這麼說的︰安南與大明朝有領土接壤,是完全不一樣的。

的確,大明朝是陸權帝國,陸地對漢人來說,意味著安全。

安南和大明朝是有土地接壤了,那種感覺和日本完全不同。

日本是完全孤懸海外,是被海洋徹底阻隔的。

那收復台灣呢?

台灣島也是被海洋阻隔的。

那不一樣,台灣海峽離大陸非常近,而且很快大陸就開始往台灣移民,雙方是有很濃厚的血緣關系的。

總之,對日本的勝利,也讓崇禎心里一顆懸著的石頭落下來了。

這說明,大明海軍已經初步具備了遠洋作戰的能力。

這個能力非常重要,想要在大航海時代分一羹,就必須永遠這樣的能力。

也有人說大明的陸軍水平和海軍水平都在不斷的暴漲。

在分析江戶登陸的時候,軍事學院的理論派們就有人提過,能夠快速攻下來是因為有強大的火器,如果沒有火器,局面肯定不會樂觀,甚至時間稍微一拖,就會被日本人反撲。

但實踐派則認為,火器是人駕馭的,能夠駕馭火器,如此快速的完成江戶登陸、大阪登陸,說明軍隊的綜合實力的確大大增強。

然而,萬事都不會割裂後獨立存在。

八月底的東南海域,輿論嘩然。

在大阪城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被迫急速返航。

他們在泉州港停留,在廣州港停留,將明軍對大阪開戰的消息帶過去了。

在他們的描述下,明軍的火炮能將大海掀翻過來,大阪港在明軍的火炮打擊下,毫無抵抗之力。

這在東南引起了熱議。

朝廷對日本開戰,對東南的商人們來說,是否意味著新的商機?

這事的影響力還遠遠不止于此。

那些在日本的歐洲商人回南洋,將明軍攻打日本的消息待了回去。

首先,就在呂宋島的馬尼拉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從國家利益層面來說,日本尚未完全斷絕與西班牙的商貿,至少私下還有大批人在走私。

而現在明軍攻打了日本,同時又收回了台北,如果日本被大明朝佔領,以西班牙和大明朝僵化的關系,後果不難預料。

這相當于將西班牙與日本的商貿線徹底砍斷。

這無疑讓西班牙損失巨大。

總督瓦德斯感到這件事非常棘手。

為此,瓦德斯不得不放低姿態,給荷蘭遠東總督簡•皮特斯佐恩•科恩寫了一份信。

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明朝攻打日本後,對東方世界的影響。

在瓦德斯的筆下,這絕不是一件小事,甚至這可能改變東方世界的格局。

他是一個熟讀東方史料的人,他知道日本與明朝的關系。

日本就像一把劍,孤懸在明朝臥榻之側。

現在這把劍被明朝折斷了,明朝失去了在東方的威脅,同時也彰顯出了明朝有一支十分強大的海軍。

這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有一天,明朝對南洋感興趣了,十分可能與我們開戰。

一個失去周邊強敵的強大國家正在崛起。

西班牙總督瓦德斯鞭闢入里地分析了當今的局勢。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若是放任不管,明朝會與我們爭奪南洋的殖民權。

當然,瓦德斯不僅僅給荷蘭總督寫了信,還給葡萄牙總督費南迪也寫了同樣的信。

這是日本之戰對國際的影響。

而對大明朝的影響呢?

當然是在按照張凡自己的節奏不斷往下推進。

九月十五日,最新的戰報放到了他的桌案上。

這樣的節奏,很好的貼合了他的預想。

看來接下來得找一個能吏,去日本,主要是去挖白銀和黃金。

其實早在隆慶開關那些年,日本和大明朝大量通商,日本向大明朝流通過來3000萬兩白銀。

天啟年間,德川幕府深感在這樣下去,白銀大量外流,日本會產生銀荒,便下令嚴禁白銀外出。

這大大影響了各國的貿易。

現在日本被重新打開,大明朝的白銀和黃金量將大大增加。

而且,今年開始,與南洋的貿易擴大化,代表著大明朝與南洋在商業層面開始緊密相連。

一旦貿易擴大到一定的程度,就該推行銀鈔國際化了。

九月十五日以後,日本的戰爭基本上在收尾了。

這個時候,為了順應時代的改變,朝廷頒布了一條新政,全面開放對日本和朝鮮的貿易。

什麼叫全面開放?

就是所有的港口,都可以跟日本、朝鮮做生意。

眼下上海制造局和南京制造局源源不斷的商品出貨後,正在瘋狂地尋找買家。

恰好這兩個地方現在都是嗷嗷待哺的狀態,又已經變成大明朝說的算了。

明年的外貿收入豈不是要賺瘋了?

想到這里,崇禎終于微微送了一口氣。

現在海外的局面正在一步步打開了,配合當下生產力的提升,財政危機也算是能夠有一個很好的解決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啊。

一個強大的國家要崛起,必然是受到百般阻撓的。

或者說,周邊沒有一個國家是希望大明朝能夠全面崛起的。

尤其是沙俄、蒙古,還有南洋那些歐洲人。

這在歷史上也是可以找到原型的,例如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崛起,引發了全歐洲的恐慌。

再例如新中國的崛起,引發了西方世界的恐慌,以至于大有舉世皆敵的架勢。

大明朝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會破壞他們定下來的國際規則。

想到這里,崇禎知道,未來的國際爭霸戰已經不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