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死的天皇的使者後,鄭芝豹沒有出發,他繼續待在大阪城。
大阪城外,天天都有俘虜的日本軍人被處決。
一天殺了幾千人,一天殺個幾千人。
殺完之後就一把火燒了。
從六月底到現在,大阪城外堆積的人頭已經是一座小山了。
這是軍委會制定的戰略,為了防止日本人反抗,這次作戰,必須將日本的武裝力量全部摧毀。
所以,對于明軍來說,是沒有俘虜的。
所有的日本軍人,一律格殺,不留後患。
起初還有一些平民也在反抗,反抗就殺,殺到不反抗為止。
大阪城外的草坪被徹底染紅,在以後的日子里,這里的草一定長得非常茂盛。
進入七月份後,明軍攻打日本的消息已經全面傳開。
各地的武士明顯積極活躍起來。
賺錢的新機會來了。
越來越多的日軍聚集到京都城。
僅僅到了七月十五日,人數就高達5萬人。
這些人主要由地方上的武士、浪人組成。
戰爭再一次讓他們有了用武之地。
這些人的到來,先沒有給京都形成有效的防御,倒是將沿途的村莊全部洗劫了一遍。
以至于民怨沸騰,卻無人能管制。
等到了京都後,又有人要求天皇下令犒賞三軍。
天皇不得不名義上對這些進行表彰,承諾擊敗明軍後,會論功行賞。
而明軍展現出來的強勢兵鋒,也讓不少日本人開始呼吁要找出一位真正的實權領袖,不能一盤散沙。
但很快就跳出了反對派,畢竟誰都不願意莫名其妙被別人管。
當日軍自己開始內訌的時候,有一支三千人的日軍突然南下去進攻明軍。
誰都不知道他們是哪里來的勇氣。
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
大概,他們認為自己又行了吧。
七月十六日,傾盆大雨,大阪城外,3000日軍已經全部抵達。
有人問鄭芝豹,為什麼大阪城拿下來了,不立刻北上取京都?
鄭芝豹是這樣回答的︰取了京都有何用?不如給他們點時間聚集起來,一起干掉,免得我一個個找。要知道,我們只有三個月時間!
至于剛到的3000日軍,在一個下午,被明軍集體教做人︰下輩子注意點。
據說方圓十里之內是血紅色的。
又據說當時許多人來的時候氣勢洶洶,過了一會兒連滾帶爬地飛逃。
但是周圍全部被明軍圍起來了。
明軍提著鋒利的斬馬刀上前,在傾盆大雨中,將這3000日軍全部剁成了肉醬。
前面的3000人有去無回,傳到京都後,引起了一陣恐慌。
大阪城的實際情況,也被從大阪逃去京都的人傳開了。
起初大家認為是永井直清指揮失誤才讓明軍有可乘之機。
但現在看來,明軍是真的很強啊!
終于,日本人的內訌慢慢消停了。
在七月十七日這一天,有人提出還權天皇。
這個意見在十七日這一天還有許多人沉默,畢竟幕府時代已經好幾百年了,突然要還權給天皇,大家還是不習慣的。
不過呢?
天皇在日本人心中,不是人,是神一樣的存在。
天皇自稱是日照……哦不,天照大神的後裔。
天照大神是日本的創世大神。
所以啊,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不是普通的權力掌控者,而是神格化的象征。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認為,只有還權天皇,才能調動起普通的民眾,發揮最大的力量。
到了七月二十日這一天,京都城已經匯聚了8萬大軍。
差不多日本西部、中部的大部分的武士都到了。
8萬大軍!
已經很多了。
這得多虧國土面積小,要是國土面積大一點,各地的武士就算趕路也要好幾個月。
這個時候的日本,全國動員所有的武士、浪人,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幾萬的樣子,畢竟已經不是戰國時期了。
這一日,最新的情報全部都放在了鄭芝豹的桌案上。
參謀部給他提出了幾個可能存在的風險。
一、日本的天皇被公推出來,要還政天皇,可能會出現以天皇的名義,征召更多兵力的情況。
二、現在京都城已經有8萬人了,這是一股不小的戰斗力。
鄭芝豹覺得時機也到了,日本人已經召集了8萬人。
他又在大阪干翻了8萬日軍。
這段時間,所有的日軍俘虜已經被明軍殺得干干淨淨。
不僅如此,明軍還在周圍的城堡清掃各地可能存在的反抗。
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只要你有武士,只要你佩戴了管制刀具,一律亂刀砍死。
有的人被從房子里拖出來,想殺雞殺鴨一樣剁了。
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勞。
在這樣的戰績下,大阪的商業路線基本上也被明軍切斷了。
七月二十日,鄭芝豹親自率領三萬明軍北上。
什麼裝備?
威武大將軍炮20門,海軍遠洋重炮30門。
七月二十二日,明軍抵達京都城外20里。
一時間,整個京都城震驚。
中午的時候,京都城的日本軍大營里異常活躍了起來。
日本軍隊開始鼓動士氣,並且天皇還親自召見了所有臨時任命的大名。
日軍一度士氣旺盛。
下午兩點的時候,日軍主動開始向明軍進攻,配合了火炮。
平原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火炮聲,一顆顆劃過虛空,朝明軍墜落而去。
明軍也開始動用海軍遠洋重炮,一顆顆鐵炮砸在日軍的沖鋒隊里,犁出一場場血痕。
日本人的身體被蹦碎,連骨頭都被砸碎。
日軍還是很勇猛的,這種火炮的進攻並沒有擊潰日軍。
等沖到千米之外便開始用威武大將軍炮轟炸。
威武大將軍炮一出,密密麻麻的日軍立刻像一排排浪一樣被掀飛起來,身體在空中被沖擊成蜂窩。
中間的日軍被阻隔住後,兩翼的日本快速切入進來。
明軍分出了自由射擊的輕步兵火槍手,和密集排列的排隊槍斃式火槍手。
自由射擊的火槍手先上去擾亂了一波敵人。
隨後密集型線列陣展現出來的密集火力覆蓋,雙方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日本兩翼強行突破到明軍面前,雙方開始近距離搏殺。
但日軍很顯然已經被火器打得強弩之末,缺少中線的補充,兩翼組建被明軍包抄。
一個小時後,三萬沖到最前面的日軍全線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