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47章 投降(第二更)

大玉兒目光清澈有神,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平靜自若,她說道︰「妾身此來,並非議和。」

「哦,不是議和?」崇禎略有些驚訝,他也平靜地注視著大玉兒的眼楮,想從她眼中看出什麼來。

「妾身自進來,便未提議和二字,妾身只不過請求陛下寬恕愛新覺羅氏和科爾沁部族人。」

「條件呢?」

「開城投降。」

「這就完了?」崇禎不屑地說道,「若是如此,朕何須你們開城門,朕的紅夷大炮就能將城門轟開,沈陽城還能堅持多久?」

「陛下需要什麼,盡管提。」

「朕什麼都不需要,整個天下都是朕的,朕需要什麼?」

大玉兒突然發現眼前這個男人比想象中的難搞定。

「我科爾沁部族人願尊陛下為天可汗,願與漠南蒙古各部一致遵從大明律法。」

「遼東各部,也都願遵從大明律法。」

崇禎思忖了起來。

當然,這的確是他要的。

要解決遼東根本問題,就必須在遼東推行大明的新政。

但是,僅僅如此,還不夠。

崇禎靜靜看著她,很顯然是等待她繼續說下去。

大玉兒知道皇帝還不滿足,繼續說道︰「陛下想殺誰就殺誰,我們全力配合。」

「這事你能做主?」

「妾身能說服他們。」

「你說服不了。」崇禎突然站起來,走到她面前,語氣平淡,卻又蘊含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因為他們都會死。」

「血債需要用血來償,否則怨恨無法消解,仇恨便永遠存在。」

「努爾哈赤的血脈,沒有一個是無辜的,遼東在二十年時間之內,死了數百萬漢人!這一切都是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造成的!」

「他們應該為此付出代價。」

「陛下是要對愛新覺羅氏趕盡殺絕麼?」

「是又如何?」

「陛下難道不擔心城內的人劍走偏鋒,那沈陽的老百姓開刀?」

崇禎劍眉蹙起來,目光變得鋒利起來,語氣中透露出濃濃的殺氣,他盯著眼前這個女子,冷冷地說道︰「你在威脅朕!」

「不是妾身威脅陛下,而是若陛下此時行事過去剛直,城內可能會引發**,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此非妾身所能控制,妾身只是提醒陛下。」

「陛下,妾身倒是有一個折中之法。」

「說。」

「留住皇太極的血脈,其余人,任憑陛下處置。」

崇禎笑起來,他坐回去,說道︰「你以為朕就沒有辦法來處置這件事?」

處置這種事其實很簡單,先答應他們的投降,打開城門,穩定人心。

甚至將一些人賜官。

等事情平穩之後,再找理由一個個殺。

理由還不好找?

你踩死了一只螞蟻,我告你謀殺動物!

大玉兒突然跪在地上,露出了一絲憂傷,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小心,反正衣服的扣子開了幾個,露出白女敕如雪的脖頸。

「陛下,若是您能留住皇太極的血脈,妾身什麼都願意答應您。」

這就有意思了,這一年的大玉兒,還並未為懷福臨(順治),沒有為皇太極誕下一子,而且還備受冷落。

卻心甘情願為保住皇太極的血脈而獻身?

還是說,她另有目的,只是故意在皇帝面前表現得如此重情重義?

她真實的心思,崇禎無法推斷肯定。

「你回去,告訴他們,朕接受投降,讓他們準備好開城門放棄所有抵抗,朕答應你,不殺任何人。」

大玉兒心頭一喜,連忙說道︰「陛下聖明,妾身多謝陛下!」

她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皇帝,是一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人。

而且她更不知道,眼前這個皇帝,殺人的辦法可能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談到這里,大玉兒並不打算離去。

因為她發現,剛才自己說自己願意付出一切,皇帝才松口,她已經猜測到皇帝的意思。

大玉兒說道︰「陛下,實不相瞞,妾身的父親當年也是被迫投降女真,當年科爾沁部本與大明交好。」

她說的是萬歷年間,科爾沁部聯合蒙古其他部族討伐努爾哈赤,最後戰敗,才被迫聯姻。

「陛下若是不嫌棄,妾身今晚便留在此處服侍陛下。」

呃?

崇禎抬起目光奇怪地看著大玉兒,說道︰「不必了,你回去吧。」

大玉兒心頭一顫,沒想到皇帝會拒絕自己。

她心中感覺受到了挫敗,但卻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說道︰「妾身告退,陛下早些歇息。」

從皇帝的營帳中出來後,大玉兒便回到了沈陽。

回到沈陽後,大玉兒將皇帝的意思簡單地說了一遍。

當然,沒有說的很詳細,因為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只是說皇帝不願意議和,只願意接受投降。

投降?

哲哲和塔拜經過了一夜的討論,最後做了決定︰投降。

第二天一上午,听說要投降,主戰派們誠惶誠恐,連忙跑去宮里。

但此時,沈陽城已經開始準備投降了,至少命令已經開始在各個軍隊中傳達下去,放棄抵抗。

那些堅決主戰的人,跪在宮門口又哭又鬧,他們怕啊,怕皇帝找他們算賬。

可現在愛新覺羅氏已經不管這些了,投降!

上午10點鐘的時候,沈陽城的城頭飄起了白旗。

額璘臣迅速將這個消息傳達給了皇帝。

崇禎給他回話,讓他不要亂動,等待城門打開。

與此同時,崇禎召集諸將開始商議起接下來的具體事務。

楊嗣昌被指派安好接受成沈陽城內一切兵力調防,必須全部換上京衛軍。

而關寧軍則駐守在城外听候調遣。

上午11點的時候,沈陽城的城門被打開了。

愛新覺羅家族帶領葉赫那拉氏、烏拉那拉氏、輝發那拉氏、哈達那拉氏,以及女真其他各部首領,內閣、六部大臣,以及翰林院、文館、孔府的人,出來。

他們分別跪在兩遍,等候勝利者的到來。

城樓上已經沒有士兵,全部被調下來了。

而且所有的士兵都得到了消息,投降,放棄所有抵抗。

大概在中午12點的時候,明軍到了,先是御林衛進入城中,對全城進行了防衛調換。

最開始,城內民眾還有很大的反抗情緒,擔心勝利者會在城內燒殺搶掠,甚至有傳言說明軍要屠城。

街道上出現了不少流氓無賴趁機作亂的現象。

不過從明軍進城到換防,卻並沒有發生任何軍隊在城內搶劫的事。

這倒是讓不少人心頭安定下來。

當所有防備都被卸下來後,崇禎才帶著人到了城門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