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9章 被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大臣和君主…

到底什麼意思?

就是那個意思。

到皇宮里意思意思。

沒錯,就是那種意思。

第三天,黎維祺就暴斃在皇宮。

據說是鄭梉下的毒。

監獄里的鄭梉一臉懵逼︰我日你大爺!

反正朝臣們都說鄭梉早就開始下毒了,到現在剛好毒發身亡。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如果朝臣們真的要毒素黎維祺,並不難,只要越過心理障礙,只要有靠山,他們就敢肆無忌憚。

也說明,黎朝皇帝的權威其實在鄭氏當權的這一段時間,已經蕩然無存,不過是虛有其表罷了。

黎維祺一死,大家都「哀痛萬分」,立刻擁立了黎維佑上位。

然後,在眾怒之下,將鄭梉斬首示眾,誅殺鄭氏家族300人!

鄭家在升龍城基本被連根拔起,鄭梉的御林軍早就崩潰出逃,沒有出逃的也已經投降。

據說鄭梉在行刑前大罵李參等人卑鄙無恥、豬狗不如!

鄭梉死了,黎維祺也死了。

外面的人都知道,鄭梉毒死了黎維祺,黎維祺的兒子黎維佑聯合大臣誅殺了鄭梉。

正義一度得到了伸張,正人君子們彈冠相慶。

李參當天就被任命丞相。

當天,就有無數人給李參道賀。

在接下來的兩天,事無巨細,全部到丞相府,沒有人向黎維佑匯報。

為什麼沒有人向黎維佑匯報?

很簡單,他沒有自己人啊!

鄭梉是死了,可不是鄭梉死了你就能拿回權力的,你得有自己的人。

這滿朝的文武,都痛恨鄭梉,但每一個人都想做鄭梉。

所有人都知道,一個新的權臣誕生了。

黎氏皇族的權力並沒有能拿回去,現在李參獨攬大權。

接下來就是下面的人開始站隊的時候了,諸多官員都要重新任命,以前依附鄭梉的府僚們都被清算了。

這下就有人不滿意了。

為什麼會有人不滿意?

李參是兵部尚書,在六部中不算最大,卻成了丞相,吏部尚書胡塤第一個不服。

當時說好的鏟除鄭梉,殺掉黎維祺……哦不,擁立新帝後,共掌朝政一起輔佐新帝,怎麼現在就變成了你一個人的權力游戲了?

而且在重新任命官員的時候,李參竟然直接跳開了吏部,組建自己的府臣。

這下胡塤炸毛了。

他立刻去找溫體仁告狀,說李參擅權,行鄭梉之舉,希望溫體仁能站出來撥亂反正。

最主要的不是我胡塤貪圖權力,我胡塤心懷社稷,眼看君父被小人利用、架空,我于心不忍啊,還請溫大人一定要為我朝主持公義,正道永存。

溫體仁被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說胡塤是他這一輩子見過的最有正義感的人,他也沒有想到李參竟然是另一個鄭梉。

聖人之道,君子坦蕩,當掃盡世間一切奸邪。

這話立刻就點燃了胡塤心中的膽量,給了他一個非常有趣的暗示。

當天晚上,胡塤就進了一趟皇宮,見了黎維佑。

君臣二人痛訴了李參的專權。

第二天朝堂上,胡塤就公開指責李參的專權,並且聲稱先帝黎維祺其實是李參派人毒殺的。

此言一出,朝堂嘩然。

其實這事有些人心知肚明,你心里知道,他心里也知道你心里知道,他們心里也知道他心里知道你心里知道。

但是,大家都假裝不知道。

因為舊的權臣倒台的時候,新的權臣上位,大家不是在伸張正義,而是在想盡一切辦法抓住機會。

這就是朝政崩壞、綱紀無存之後的局面。

當人們知道用粗暴的手段可以立刻獲得權力之後,底線就蕩然無存了。

吏部尚書和丞相公開撕破了臉皮。

吏部尚書胡塤在回去的路上,被人偷襲,頭顱被當街斬下來,然後頭顱被送到了黎維佑的寢宮。

也是在當天,剛剛繼位沒有幾天的黎維佑暴病而亡,據說是死于縱欲過度。

第二天,黎維佑的胞弟黎維福繼位,年僅8歲。

朝局的動蕩,震驚了升龍城內所有官員。

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讓人興奮,讓人擔憂,撕裂和對抗在升龍城上演。

而溫體仁呢?

找他的小蘭在討論合歡之術。

溫體仁這個人吧,在正統歷史上,治國肯定是不會的。

丫的在首輔位置上待了8年,啥政績都沒有。

但他害人,玩陰的,明末恐怕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

他最擅長用那種看起來都是為你好的口吻,來鼓勵你往火坑里跳。

歷史上的袁崇煥、錢謙益、周延儒、韓爌、錢龍錫等人,全被他坑過,而且是往死里坑的那種。

溫大人是個分文不取的清官,但他也是個極度無恥不要臉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每當要搞人的時候,張凡就派溫體仁出馬的原因。

朝堂上有楊所修盯著人咬,朝堂外,有溫體仁談笑間殺人。

而皇帝則可以高枕無憂矣。

在李參殺掉胡塤,派人弄死黎維佑後,胡塤這一派的人終于坐不住了。

他們一起跑到溫體仁這里來揭發李參。

還有人跑到孫傳庭和秦良玉那里告狀。

孫傳庭和秦良玉表示不會干涉他們的內政。

不是孫傳庭不想,而是明軍的軍法規定的,軍隊不允許干涉政務,即便是敵國的政務也不允許干涉,否則就是違反了軍法。

為什麼要這麼規定?

這不廢話嗎?

讓軍隊干涉敵國政治,就是給軍隊操控敵國的機會,萬一軍隊的統帥在敵國自立為王怎麼辦?

所以這是一條紅線。

所以,攻陷升龍城的這一段時間,孫傳庭和秦良玉幾乎很好地避開了黎朝朝堂的是非,他們只管整頓軍政。

而隨著李參的死,黎維佑被毒殺,黎朝的朝政這才進入了最黑暗,最激烈的程度。

李參的人幾乎要被趕盡殺絕。

直到這個時候,溫體仁才開始介入進來。

開始收拾殘局了,開始為張煌言設立升龍城知府做鋪墊。

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幾天之內。

局面已經足夠混亂,無數人在舉報李參弒君謀權。

而李參自恃有溫體仁的庇護,以及越來越多人支持他,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權力使人膨脹,使人失去理智,使人自取滅亡。

真正的高手駕馭權力,例如狗皇帝。

普通人,被權力駕馭,例如李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