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0章 收復安南國的上策(第一更)

二月十三日,皇帝收到了沈棨送過來的最新的密報。

密報里有一條重要信息︰鄭阮之戰剛剛結束,安南國黎朝內部正是羸弱之際,阮家願意與我們合作。

崇禎大喜。

鄭阮之戰是什麼?

簡單來說,此時的安南國有三大勢力,鄭家、阮家和莫家。

莫家在百年前搞叛亂,嘉靖年間,黎朝權臣莫登庸在安南國北部稱帝建立莫朝,然後投降大明,求情大明庇護。

莫朝又在天啟五年被黎朝給干掉了,莫朝君主莫敬寬逃到大明。

莫敬寬向黎朝上表投降,黎朝當然不答應莫敬寬的投降。

黎朝不答應,那大明也不答應。

大明不答應,黎朝只好答應。

于是莫敬寬就回到了高平(莫朝國都),退了君主位,被黎朝冊封為太尉、通國公。

這是莫家。

那鄭家和阮家呢?

鄭、阮是黎朝的權臣。

鄭家在北邊的升龍城,把持黎朝朝政,架空黎朝君主。

阮家原本也在升龍城(黎朝國都),被權力更大的鄭家猜忌,于是就跑到了南邊的順化,在順化猥瑣發育自己的勢力。

到了天啟年間,阮家的勢力已經不可小覷。

等兩家聯合起來干掉了北邊的莫朝後,兩家的矛盾徹底爆發了。

在天啟七年到崇禎二年,爆發了第一次戰爭。

又在崇禎三年到崇禎六年,爆發了第二次戰爭。

也就是沈棨所說的兩家剛打完仗,大家都很累。

歷史上,這兩家一共打了七次戰爭。

這才是第二次。

總體來說,這就是安南國目前的局勢。

這下好了。

丫的君主的權力被權臣架空了,這不是給了崇禎討伐的理由麼?

而且名正言順啊!

而且還有一個理由。

什麼理由?

黎朝不納貢!

你大明朝是你干爹,按照大中華圈的規矩,你這個附屬國得每年乖乖納貢,可朕自登基一來,連你個鳥蛋都沒有看到。

朕給了你六年時間自己好好反省,六年你都沒有反省過來。

就不要怪朕了。

二月十四日一大早,南部軍區總督孫傳庭檢驗完最新一批的糧食,又檢驗完所有的火器,剛回到總督府,下面的人突然來報︰「大人,有一封密信。」

孫傳庭接過來,打開一看,上面寫著簡短的一句話︰阮家派人前來。

看完,孫傳庭立刻讓人將秦良玉請來。

他當然知道這密信是誰送過來的。

事實上,在欽州經營南部軍區的這幾年,安南國沒有少送情報過來。

剛開始孫傳庭和秦良玉還很迷惑,後來接到皇帝的密信,才知道皇帝早已在安南國安插的探子。

具體是誰,就不太清楚了。

「秦帥,阮家如果願意與我們聯合,將會大大降低我們征討安南國的難度,我猜測,阮家這一次被鄭家擊敗,元氣大傷,是想借我們之手,對付鄭家。」」

秦良玉說道︰「事關重大,還是先見到阮家的人,看看對方是什麼態度。」

數日之後,孫傳庭接到了來自北京的密報。

當然是皇帝寫給他的。

內容也很簡單︰安南國不侍奉大明,皆因鄭氏謀權亂國,大逆不道,阮氏滿門忠烈,朝廷當聯合阮氏征討鄭氏,匡扶黎朝社稷。

很簡單吧?

但簡單的幾句話中卻藏著太多消息。

鄭氏挾持黎朝君主是事實,阮氏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大明朝在出兵之前,要表彰阮氏,要將阮氏變成勤王的正義之師。

這樣大明的軍隊在安南國才能立得住人心,在對安南國首都升龍城作戰的時候,才不會被安南國老百姓攻擊。

這才是上策。

那麼是不是真的幫黎朝匡扶社稷呢?

你說咧?

孫傳庭看完皇帝的密信,不由得感慨,陛下遠在千里之外,卻對安南國的情況了如指掌。

孫傳庭將皇帝的密信給秦良玉看了一遍,巧得很,當天阮家的秘使就來了。

此時,遠在紫禁城的崇禎則看著地圖。

那是西南的地圖。

他的目光落在安南國上面。

「如果收復安南國,就可在南定、清化、義安、順化、會安、廣義、歸仁,分別設立8個港口,用幾千艘船,從這里源源不斷運輸糧食,繞過瓊州和台灣,一路北上,將糧食運輸到天津的大沽口,從大沽口進入京師之地。」

「這一次因為賣地而下放到民間的通脹問題,將迎刃而解。」

顧炎武在一邊道︰「陛下聖明,若是如此,將大大增加順天府的糧食,朝廷便還能再在新城賣出更多的地來。」

崇禎道︰「恐怕今年一整年,孫傳庭和秦良玉都得待在安南國了。」

「安南小國爾,王師應當很快便能有大捷。」

「你不懂。」崇禎笑道,「紅夷人的勢力也早就介入到安南國了。」

「紅夷人?」

「弗朗機人,他們向阮家售賣火炮和船只。」

弗朗機人便是葡萄牙人。

明末荷蘭人在台灣發展,而葡萄牙人在澳門發展,順便還與越南有諸多聯系。

皇帝突然道︰「煤礦怎麼樣了?」

「山西總督耿如杞昨日抵達了京師,臣剛與他提及此事,誠如陛下所言,山西民間亦有關于煤礦的傳聞。」

「你記得多提報幾台蒸汽機運過去。」

「是。」

「煤礦開采的進度要加大,務必要完成今年的任務。」

「臣領旨。」

不多時,孫承宗前來求見。

「陛下,上海府來報,截止到目前,已經有三萬石糧食出海,運往欽州。」

「好,朕知道了。」

他抬起頭看了一邊的方正化一眼,問道︰「最近的廷議結果如何?」

「韓閣老提出了幾個問題。」

「一、希望銀行加強對商社的背景審核。」

「二、希望在動工之前,提前預售房屋。」

崇禎道︰「好,這些讓他們一起商議詳細方案。」

方正化又說︰「皇爺,大臣們都擔心房子賣不出去,現在朝堂上上下下都在說沒有人願意買那些房子。」

賣不出去?

「他們多慮了。」

眼下轉眼已經到了二月下旬,眼看南部軍區已經在做準備了。

而皇帝呢?

青霉素的量產也要提上日程了,如果節奏跟上來,今年就可以運到南部軍區去給前線使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