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2章 皇帝的態度,都乖乖上交朝廷(…

皇帝又換了一個問題︰「成都府還有多少官員的官職是買來的?」

「這個……臣……臣不知。」

崇禎沒有繼續問了,他轉身就要離開,身後傳來馮任的聲音︰「陛下,他們已經響應朝廷的號召,賣了許多田地,陛下何苦要將湖泊、山林也收走,如此,天下人都要罵陛下無道昏君!」

崇禎沒有說什麼,多說無益。

之前那麼艱難的土改都推行下來了,現在國有化,他有什麼好擔心的。

馮任說的這些,不過都是利益集團的垂死掙扎罷了。

大不了再來一次大清洗!

除了昭獄後,駱養性道︰「陛下,今日有不少人出錢來北鎮撫司打探消息。」

「哦,打探什麼消息?」

「打探馮任的消息,都想知道陛下對馮任的態度。」

他們為什麼迫不及待來打探消息?

因為手里有礦啊!

到底現在是主動交出來,還是等待時機呢?

至少現在沒有一個人主動交出來,大家都在等馮任的處理結果。

也在等第一個交礦的人。

駱養性又道︰「最近幾日,三法司官員家也多了一些客人。」

「只知道了。」

崇禎面色不變,走了出去,周圍都是錦衣衛,一路護送皇帝進宮。

三法司官員家里突然多了一些客人?

無非就是利益既得者們想要通過塞錢,將三法司審理馮任的事情搞復雜,最後最好是放人。

放人了《大明國土管理法》的這第一刀砍不下來,執行者的人心必然會受到影響,後面的阻力當然就大了。

用崇禎自己的老話︰皇帝退一步,他們就前進十步,皇帝退第二步,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

等回了皇宮後,崇禎對方正化道︰「你去給三法司主審的官員傳話,明日出結果,兩個人的人頭掛在朝陽門外。」

「是!」

「在敦促閻鳴泰,涉及此案的地方犯人,一律斬立決,不得有任何耽擱。」

「是!」

你們不是要看朕的態度麼?

朕的態度很明確!

傍晚,新樂伯劉文柄便到了駙馬鞏永固的府邸。

這二人可是明末出了名的好基友,北京城破的時候,倆人雙雙自殺。

劉文柄是皇帝的表弟,鞏永固是皇帝的妹夫,都是皇親國戚。

「鞏兄,速速交出順天府的礦產吧,我听聞,陛下要殺馮任和孫之慶。」

鞏永固一听,連忙道︰「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做不得假,是方中官剛才派人傳話跟我說的。」

「可是……」

鞏永固舍不得啊,他在順天府有兩個礦場,在山東也有一個,每年進賬6000多兩白銀(約450萬元)。

現在突然就要上交給朝廷,這豈不是虧大了。

「還有,上面還在查鹽引和茶引的事。」

「你的呢?」

劉文柄道︰「我打算上交了,已經派人去國土管理部了。」

「不甘心啊!」鞏永固道,「孔有德、耿仲明他們呢?」

「他們我不清楚。」

鞏永固猶豫了一下,連忙道︰「走,去國土管理部走一趟。」

傍晚時分,國土管理部的官員正要下班回家了,兩人到了。

到之後,心一橫,將礦產的信息全部登記了一遍。

當天晚上,正在用顯微鏡觀察東西的崇禎,突然听王承恩說有兩個勛貴把自己的礦產交出來了。

一听說是鞏永固和劉文柄,崇禎笑了笑道︰「他二人倒是識趣,朕也不是那麼無情的人,只要願意歸化給朝廷,以前的事,朕都可以一筆勾銷。」

第二日,鞏永固和劉文柄將私佔的礦產歸還給朝廷一事,就被皇帝拿出來在百官面前當面表揚了一頓。

也正是在第二天,三法司的審理結果也出來了。

大家完全沒有想到這麼快,還沒有反應過來,朝陽門那里就掛了兩顆人頭。

一顆是馮任的,一顆是孫之慶的。

罪名也定好了︰

一、賄賂內閣大臣。

二、草菅人命。

三、私佔朝廷礦產。

四、以權謀私,私售鹽引和茶引。

這下將北京城有礦的官員和勛貴們都嚇到了。

于是出現了一個什麼情況呢?

當天,大明國土管理部的衙門門口,就排了一長條隊。

半個月後,崇禎收到了一份總匯奏表。

好家伙,這有礦的官員,竟然多達近百人。

大明朝還真是地大物博,各地的礦產,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都有被佔的。

明末的各種放飛自我,簡直是辣眼楮。

那駙馬鞏永固在歷史上的名聲是頗好的,連他有佔了三座,還曾經因為搶資源和別人斗起來了。

這些都是過去式了,既然都願意交出來,事情就好解決了。

崇禎再一看,居然還發現了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的名字。

這二人原本在皮島跟著毛文龍混。

後來張凡為了避免皮島和遼東軍的矛盾,就以封侯的名義,將毛承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給連哄帶騙到了北京,也給了爵位。

沒想到這才來北京短短兩三年,就有礦了。

這幾人不愧是跟著毛文龍混的,手腳利索得狠!

不過毛承祿、孔有德、耿仲明這三人也就各有一座而已,都歸還回來了。

歸還回來之後也很簡單,一部分朝廷自己開采,由剛剛成立的鋼鐵局去開采。

一部分就由商務部對民間招商,就像鹽引和茶引一樣的模式,給你個憑據,你才能開采,要交礦稅。

如此,即增加了朝廷收入,還可以監控到是誰在開采那座山。

九月十五日,深秋的北京郊外,更加安靜。

崇禎帶著一批人,出了北京城,一路朝東面飛騁。

順天府最大的鐵礦是在遵化,朝廷也在遵化設立了冶鐵廠。

以前工部的軍器監制作兵器需要的鐵,一部分就是從遵化運過來的。

崇禎是想著來此處查看一番。

現在鋼鐵的供應量是明顯不足。

這幾年仗打得太多,火炮、火槍、鎧甲、刀劍都需要大量鋼鐵。

而且朝廷還在不斷擴充軍力,未來需要的更多。

這半個月來,《大明國土管理法》已經在順天府的報紙上輪番轟炸了,官員們一個個都乖乖的交出來。

其中遵化的就很多已經交上來了。

遵化離京師也就兩百里地,過了薊鎮就到了。

第二天上午,崇禎離遵化已經非常近。

剛好路過一座小山林,听到轟的一聲。

周圍的錦衣衛和御林衛立刻警惕起來。

錦衣衛前去查探,很快就回來了。

「陛下,前面有人用火藥開山。」

「用火藥開山?」崇禎微微一怔,「是什麼人?」

「說是遵義的一個大戶。」

崇禎疑惑起來,這不可能這麼快就有商人拿到朝廷的開礦憑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