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4章 套路!套路!出兵歸化城!(第…

崇禎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盧象升、駱養性、丁一元等一眾高級將領也都在場。

另外,還準許額璘臣等人的屬下進來一同參加晚宴。

外面正在飄著雪,屋內卻是氣氛融洽。

三位部族首領仍是心有余悸,不過也強行微笑。

推杯換盞之後,三人的警戒心終于慢慢卸下來。

酒精能麻痹人的神經,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男人喝多酒了喜歡干什麼?

一、吹牛逼。

二、稱兄道弟。那誰誰誰,以後就是自家兄弟,出去報我的名字,你的腿絕對被打斷……啊呸!報我的名字,絕對沒人敢動你!

基本上酒醒後,自己都覺得尷尬。

而現在,額璘臣、俄木布、卓爾巴圖都喝多了。

按理說蒙古人很能喝,但也架不住大明這邊的一眾高級將領輪番上陣。

而崇禎呢?

他就坐在上面,象征性喝了兩口。

額璘臣等人已經在下面勾搭著盧象升的肩膀開始吹牛逼了︰「要是給我三萬大軍,我必為陛下打下沈陽,將皇太極綁了送到北京獻給吾皇!」

大家一看這家伙居然摟著咱們的大都督在吹牛逼,丁一元立刻上來,又是一大碗酒干了。

其他人也都涌上來開始喝酒。

崇禎心里卻在想,還缺一場戰爭。

還缺一場在蒙古人主場的戰爭。

要徹底威懾住蒙古人,就需要在他們的地盤,來一場真正具有震撼性的戰爭,這樣那里的人才會徹底服氣。

但不要急,先把這些首領搞定。

卓爾巴圖突然跪在地上,大聲哭嚎起來︰「陛下,臣……臣心中有話要說……」

「愛卿何故如此,有話且慢慢說。」

「我喀爾喀部原本有12部,當年被達延汗分出東西(內外)諸部,一直不得統一,如果外喀爾喀諸部身處漠北,臣原本也是以陛下之臣,帶著友善之意派人前去問候,卻被當面羞辱。」

他說的喀爾喀12部,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的時候。

達延汗設置了6個萬戶大部,喀爾喀部屬于左翼萬戶之一,主要在漠北一帶。

但有12個小部,其中五部分布在喀爾喀河以東,七部分布在喀爾喀以西。

後來東部的首領去世,便南遷到漠南,也就成了現在的內喀爾喀部。

卓爾巴圖說的外喀爾喀現在仍然在漠北,並且實力還非常壯大。

卓爾巴圖繼續道︰「臣的使者被告知,現在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和車臣汗都與皇太極交好,此乃我喀爾喀部之叛徒,臣每每想到此,心中悲痛萬分,覺得愧對陛下!」

他說這話,顯然是以整個喀爾喀部的首領自居了,意思就是下面的人私自竄痛皇太極,現在不听話了,還侮辱天子的臣子。

而他的意圖也很明顯,希望借助大明的威勢來重新統一喀爾喀部,他好坐上首領的位置。

崇禎笑道︰「卓爾巴圖言重了,朕知道你對朕一片忠心,快起來說話吧。」

崇禎當然不會被他輕易慫恿,漠北和漠南之間隔著廣袤的沙漠,要出擊滅漠北的蒙古部,以現在大明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實現。

眼下最重要的是將漠南的東蒙古吃掉,統一消化進來,至于漠北蒙古、西北蒙古,那都是以後的事。

見卓爾巴圖這般表忠心,額璘臣和俄木布也不甘示弱,紛紛出來,可能是喝多酒了,都非常激動道︰「陛下,臣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草原的子民便是陛下的子民。」

崇禎站起來,走下來,將三人攙扶起來,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三位的忠心,朕已經感受到了,咱們都是自己人,以後邊關的關稅全部取消了,商品貨物可以自由暢通的往來,不僅如此,都有與我大明官員一樣的俸祿和待遇。」

三人立刻感動得流眼淚︰「臣等必誓死追隨陛下!」

其他蒙古人一看皇帝如此和善了,看來這一次的事情是真的過去了。

崇禎又嘆了口氣,似乎有些憂心忡忡道︰「朕當然是相信諸位的,只是……」

「陛下有何煩憂,還請明示,臣等願為天子分憂。」

「你們的確是忠心的,但朕听說,土默特部的額日敦巴日依然在歸化城外集結了2萬大軍。」

明明是1萬人,被崇禎故意說成2萬人。

當然,也不會有人作死更正皇帝的這個「失誤」。

三人一听,頓時更加激動︰「陛下,臣等立刻派兵剿滅叛亂!」

「好好好!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只是……」

見皇帝又憂心忡忡了。

「陛下還有何吩咐盡管說,臣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你們是忠心的,但很難確保下面的人也是忠心的。為了穩定草原的秩序,朕覺得可以派一些漢人官員前去協助各位一同治理,諸愛卿以為如何?」

可能是喝多酒了,三人想都沒有想,就立刻爽快地答應了︰「多謝陛下垂憐,臣等也覺得理應如此,臣等全力支持。」

但他們沒有搞清楚一件事。

什麼叫派一些?

到底是多少?

這就是漢語的博大精深。

到底是多少個呢?

三個也是一些,三十個和三百個也是一些。

當然,既然三位都已經當場答應了,崇禎就不細說下去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可以作證,他們答應朕了!

大家似乎也覺得沒有毛病。

等酒會散了,第二天,額璘臣、俄木布和卓爾巴圖似乎意識到昨晚酒會上的話說得有些滿了,不過他們也沒有在意。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雪停了。

晴空萬里,湛藍的天幕延伸到無窮遠處,仿佛整個世界都沐浴在璀璨的陽光中。

大同城漸漸在從戰爭的陰影中舒緩過來。

蒙古首領們心情也舒緩下來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早在昨天,西路的明軍就接到了皇帝的命令,立刻前往土默特部平亂。

沒錯,是過去平亂,而不是去殺人。

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極具政治含義。

這代表皇帝已經默認土默特部現在是大明的,但是城外還有2萬叛軍,朝廷不能坐視不理。

接到軍令後的曹文詔,立刻就帶著天雄軍,出了長城,以飛快的速度向歸化城的方向去了。

蒙古人如何才能徹底老實?

這就要看曹老大如何在歸化城提著刀子「外現身說法」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