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1章 戰爭和政治密不可分(第二更)

當祖大壽趕到的時候,看見眼前的一幕,已經被徹底震撼住了。

而且他發現這支軍隊並非他以為的御林衛,而是天雄軍!

在宣府的天雄軍,居然突然出現在了遼河平原!

他看見一些天雄軍士兵全身的鎧甲都被鮮血染紅,上面有無數刀痕。

有的人半邊身子被壓在戰馬下面,其他人正在將那戰死的戰馬抬起來,將人下面的人抬出來。

還有的則發出撕心裂肺的痛苦叫喊,他們的腿或者手被砍得只剩下皮肉連在一起。

見到祖大壽帶著人來了,一群天雄軍連忙警惕起來。

祖大壽連忙自報家門︰「吾乃遼東關寧軍祖大壽,請問盧帥何在?」

大伙兒一听是遼東軍,警惕心也放下了,雖然各個軍鎮之間有矛盾,但好歹是自己人,不會動手。

「卑職天雄軍第一師師長李充參見祖帥!盧軍帥在那邊,請跟我來。」

祖大壽從戰馬上下來,拍了拍李充的肩膀,道︰「兄弟,辛苦你們了。」

他內心受到了沖擊,一種敬佩感油然而生。

「祖帥這邊請。」

很快,祖大壽見到了盧象升。

盧象升正坐在那里,小心翼翼月兌掉上半身的鎧甲。

他的鎧甲有多處裂痕,上面的血跡已經凝固。

他的胸口有一長條口子。

盧象升是讀書人,一個進士,以前是北直隸大名府知府。

像祖大壽這種邊關大將是瞧不起讀書人上戰場的,袁崇煥是個例外,他服袁崇煥。

但他是瞧不起孫傳庭和盧象升的,他覺得這兩個人都是得到了皇帝特殊的照顧,才有一定的戰績。

但今天他徹底改變了這個想法,他走到盧象升面前,朝盧象升抱拳,行了一個大禮。

盧象升抬起頭,看見祖大壽,他並未見過祖大壽,看了看旁邊的李充。

「盧帥,這是遼東軍祖帥!」

盧象升連忙站起來,抱拳回禮︰「原來是祖帥來了。」

祖大壽道︰「盧帥是真英雄,受得起在下一拜。」

「祖帥抬舉某了。」

當孫傳庭趕到的時候,也看呆了。

七月二十二日,遼河之戰過去了兩天,捷報已經進了山海關,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

此時,崇禎正在看今年的夏稅。(明朝是兩稅法,夏天收小麥,秋天收水稻,夏天主要是收北方的稅,秋天收南方的稅)

從今年夏稅的數據來看,北方的土地兼並問題在新農稅政的強力執行下,已經改善了太多了。

按照新農稅,所有的地主,每畝田都要繳納1石糧食,而且還不能給佃戶交租。

北方每畝田每年的產量是2~3石(《天工開物》里的記載),交1石的稅,佃戶拿1石,還剩不到1石,又可能有折損,甚至血本無歸。

其余這樣,許多地主覺得還不如把田賣了。

賣地的地主人數也在增多。

畢自嚴道︰「陛下,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老百姓手里沒有錢,有些地主想賣地,但老百姓買不起,雙方都比較為難,順天府就有不少這種情況。」

這個問題崇禎自己也聊到了。

現在賣地的越來越多了。

就像後世,突然告訴你,凡是兩套房以上的,每套房每年20萬的稅,很多人也會降價賣房子了。

而那些一套房都沒有的當然想買房,可是沒錢啊!

這樣供需雙方都很蛋疼了。

這是經濟學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只需要銀行放開貸款即刻。

銀行向沒房的降低貸款利息和首付的門檻,就可以消化一大筆。

同樣的道理,這個時候皇家銀行的作用就進一步凸顯出來了。

向農民貸款,讓他們買田。

每畝田1兩銀子,每戶家庭購買總數不能超過10畝。

最多貸10兩銀子。

擔心壞賬?

當然不必擔心!

第一,農民買了田,可以分期還。

一畝田一年產近三石(360斤)糧食,只要你田的總數不超過10畝,假設你有10畝田,按照新農稅,每年每畝田只需要交稅0.034石(4.08斤),10畝一共交0.34石(40.8斤)。

10畝田的總產量在3000斤以上。

交完稅,剩下的三千多斤糧食,自己留著吃一部分,一部分拿出來賣,賺了錢還貸款。

10畝田,一共待10兩銀子,分10年還完,每年還1.001兩,只要勤勤懇懇,還是能夠還的吧?

第二,即便農民種地因為收成不好,還不起了,銀行也可以根據已經償還的,來做資產扣押,將田收回來,重新賣出去。

出現資產壞賬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看,明末的土地問題,其實是稅政問題和經濟問題。

要通過經濟學和稅政改制來解決的,只要政策制定合理,大家都收益。

崇禎給畢自嚴算了這一筆賬後,畢自嚴才猛然驚醒過來。

然後,他突然內心震撼。

為什麼會震撼?

這不就是這兩年惠澤田的玩法嗎?

朝廷將從貪官和親王那里抄的田分期賣給老百姓。

不不不,這和惠澤田有本質的不同。

哪里不同?

銀行加入進來了!

畢自嚴第一次感受到了銀行的實際作用。

銀行已經開設了兩年了,可是在順天府的人心中,銀行是存錢有利息和印銀鈔的地方。

而畢自嚴這才知道,原來銀行的作用,遠遠不止于此,若是按照皇帝這個玩法,它完全能盤活農民缺錢,地主賣地的社會矛盾。

如此說來,它其實更像一個錢的推手,掌握著錢的去向。

這樣的話,那作用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畢自嚴都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這時,王承恩進來了。

「皇爺,孫閣老求見。」

「宣他進來。」

不多時,孫承宗進來了。

「臣參見陛下。」

「都免禮,有什麼事?」

孫承宗道︰「陛下,這是最新的一些奏疏。」

孫承宗將手中一大堆奏疏呈遞給王承恩,王承恩放到皇帝的桌案上。

「陛下,這些全部都是反對徹查屠氏的,反對朝廷過多干涉東南的報紙,還反對擴大李元起案,反對擴大銀行的銀鈔。」

崇禎隨手翻了幾份看完。

從前一段時間的口水戰開始,就有一群人借著遼東現在局勢緊張,開始噴新農政吏部人員的安排,噴孫承宗,噴陳子龍,噴畢自嚴。

他們是真的覺得這些人做的不好麼?

當然不是!

他們只是想借著遼東局勢緊張,制造內部混亂。

例如讓吏部最好能重新安排新農政的官員,安**們自己的人。

例如噴孫承宗就是要拉他下野,自己的人頂上。

噴陳子龍就是要告訴朝廷現在打仗不適合擴大銀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