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見面,那自然是十分融洽。
李牧之執晚輩之禮,更是讓李老滿意,不過他堅決自己是李家的僕人,不能接受李牧之大禮。
無奈之下,李牧之反而接受了了李老的行禮。
李老並不是單獨而來。
他還帶著很多行李。
「這是我們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當年先人來到這里後,也懷著對故國思念,怕後背忘掉中原,特意命人默寫了經典,這些年來,一直漂泊不定,損壞了一些,不過大部分還是保留了下來。」
「現在,我就正式交給你。」
李老指著大箱子,大箱子很古樸,打開之後,露出了里面的真面目。
竹簡,羊皮,各式各樣的載體。
不過大部分都是規整整齊。
典籍很多,《左傳》《道德經》《國語》《論語》還有張騫未曾留下來的幾卷書籍《孫子兵法》。
當然,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秦律
包括《田律》、《效律》、《置吏律》、《倉律》、《工律》、《金布律》、《關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軍爵律》、《置吏律》、《效》、《傳食律》、《行書》、《內史雜》、《尉雜》、《屬邦》;此外還有《效律》,是對核驗縣和都官物資帳目有關制度的規定。
包涵星羅萬象,看字跡。有的剛刻劃出來的。
李老解釋道︰「這些都是剛剛刻畫下來的,可能有錯誤的。」
李牧之笑道︰「沒事,有就行,這份心意我收下了。」
開篇︰「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
「」
半部論語治天下。
那李牧之看來,這份秦律就能治國,對于當前的大明來說,更是重要至極,不過里面存在著許多酷刑,而且刑法過于嚴格,可能不適合當前大明的發展。
所以還要在這部秦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修訂。
李老退下,李牧之迅速傳召人,幸好已經有一批老秦人前來。
「劉仲,齊英。」
「臣在。」
「你們兩個的任務就是把這里面的點擊都翻譯出來,全部采用大白話,變成現在我們使用的字體,然後加以研習,最後交由內閣審批,朕要在年底看到新的律法。」
兩人自然是答應。
劉仲和齊英結伴而出。
齊英的歲數比劉仲還要小一輪,如今剛20出頭,如果算大明的整個政治領導人物,基本歲數在20~30歲之間。
算起來是一批比較新的隊伍。
齊英有些疑惑的問道︰「咱們陛下好像對秦律特別的重視。」
劉仲瞄了他一眼,很自豪的說道︰「那是肯定的。」
「但是大秦有秦律亡,這說明它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啊。」
劉仲的目光閃爍。
又是一個苛政猛于虎的論斷。
這不僅是齊英一人的誤解,更是許多人的裁定。
司馬遷《史記》記載很明確,秦二世時期法令誅罰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
在齊英的印象中。
好的法律,就應該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不是被眾人推翻。
他們已經從張騫和李牧之嘴中,得知大秦後來的事情。
但是秦律真的很嚴格嗎?
那看什麼時期了。
秦二世時期二世胡亥重用趙高,先任趙高為朗中令,後又任命趙高為丞相,亂政改法,改變了秦始皇時期的「緩刑罰,薄賦斂」的政策,誅殺皇子公主,蒙恬、蒙毅、馮去疾、李斯等重臣,連帶一同治罪的不計其數,亂政改法,破壞法律,輕罪重罰,使皇族震恐、百姓震恐,官吏震恐,徹底造成秦朝混亂,又征發閭左,使秦朝速亡。
秦始皇時期實行的是「緩刑罰,薄賦斂」的政策。出土的秦簡秦律是嚴謹細致並非暴酷。
後來給人們留下印象深刻的秦律,那是變種。
後來更有多位學者研究,證明漢律比秦始皇實行的秦律還要嚴格許多。
「錢穆︰漢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舊。」
「高敏︰漢初法律全部承秦。」
「侯外廬︰漢律之峻峭,比秦更甚。」
「」
劉仲淡淡道︰「秦之所以滅,我看就一個原因,殺的還不夠,應該把六五的貴族通通全部殺掉,一個不留,最終禍患無窮。」
「正好來了機會,你好好鑽研一下秦律,現在,正適合咱們大明。」
亂世用重典!
齊英贊同的點了點頭,對于秦滅亡的原因,他有不同的想法,不過還是贊同劉仲的說法。
畢竟,連陛下都認同秦律。
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現在適合大明。
禮部,修建于平陽西側,是一座六間宅院組合起來的大宅子,旁邊就是剛剛搬遷過來的大夏學堂。
劉仲如今擔任禮部尚書一職,還兼任大夏學堂的院長,而齊英是副院長。
他回到禮部之後,立馬把左侍郎李無常叫了過來,按照血緣關系,李無常還是李牧之的遠方親戚,和齊英是同一批來到大明的老秦人。
因為能力出眾,迅速上位。
李無常皺著眉頭,道︰「尚書,這段時間正忙著閱兵的禮儀,接下來的幾個月,還要準備全國推廣運動,現在咱們手上的人並不多,恐怕人手有些不夠啊。」
全國推廣運動,是內閣和李牧之早就定下來的計劃。
大明的新文化改革,在京都實行的十分順利,接下來就是要向全大明推廣,剛剛招的一批大夏學堂畢業生,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他們都要經歷一場「下鄉」活動。
由禮部牽頭,將會帶領他們前往大明各地,展開文化禮儀普及行動,甚至還要在各地興建學堂,他們都要擔任一定年限的教師,方可返回京都,成為一名光榮的大明公務員。
這場推廣行動,將要耗費大量的人力,這也是左侍郎李無常難為的地方。
經他這麼一提醒,劉仲也感覺到有些所有為難。
「要不再招一批?」
「可是這樣不符合規定。」
「什麼規定?」劉仲擺擺手︰「規矩就是來打破的,等明日我從大夏學堂找一些人,讓他們幫忙去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