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耵叔佷後來換了一家客棧,租了一間民房,想要仔細觀察大明的風土人情。
而他們所在的位置,恰好就住在一些身毒人的聚集地,不過不是婆羅門,大部分都是受到迫害的吠舍和首陀羅。
令他們十分驚奇,那幾個身毒來的人也說著結巴的大明話。
羅依就是他們認識的一個人。
一次宴會的時候,羅依向他們述說了他為何來大明的原因。
他是為了自己的女兒。
在身毒家庭中,男尊女卑的觀念極為嚴重,婦女沒有繼承權。
而且流行女子出嫁隨身帶著嫁妝的習俗,而這樣的習俗在大漢則是聞所未聞,一般都是男的給彩禮,而身毒竟然截然相反。
婆羅門教說父親應該給女兒各種嫁妝,神為此而喜悅。
但隨帶嫁妝的習俗,給許多普通人家增加了很大的經濟負擔,許多家庭因無力置辦嫁妝,導致女兒無法出嫁。
有的女兒出嫁時嫁妝較少,在夫家頗受欺凌,甚至被迫自殺。
然後,王耵問了問他女兒的大小。
羅依說,九歲。
兩人算了算,他帶著女兒跑出來的時候,應該才七歲。
七歲就做打算了?
羅伊又介紹身毒的奇葩。
古代印度還流行著通婚習俗。
據婆羅門教文獻《往世書》提倡,新郎的年齡應該比新娘大三倍。
大三倍
什麼概念。
考證摩奴法典,一個30歲的男人應該娶12歲的女孩,24歲的男人應該娶8歲的女孩。
在身毒,這樣的習俗流傳已久。
童婚流行原因也是比較
女兒年幼的時候,絕對听從父親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避免發生女兒成年後違背家長的意願而自由戀愛的事情。
另一個嘛。
看看如今印度就知道了。
身毒女子被玷污的事情發生頻繁,童女出嫁,可確保其童貞
听完之後兩人頭皮麻了。
這游牧民族都沒有比這個狠。
而羅伊還沒沒說完,還有更驚人的事情,讓兩人直呼可怕。
在著名的《梨俱吠舍》中反映的戀愛婚姻比較自由,緊止兄妹或父女結婚
然而,真實情況中,羅伊的弟弟想要娶他女兒為妻,雖然他弟弟有妻子了。
但是允許一夫多妻制度。
加上他女兒年齡雖小,然而面容嬌美,已有國色天香的樣子。
王耵感慨了一句。
「這樣的習俗應該被徹底消除。」
羅伊也高聲附和︰「對,一定要廢除。」
羅伊現在已經是一名大明人,接受了三綱五常,更重要的是,已經成為大明軍一員,思想觀念大大改變。
現在回想當初,覺得自己當時待的就是糞坑。
「那你女兒呢?」
羅伊自豪道︰「我已經把她托人送進了宮里。」
王耵皺著眉頭,忍不住道︰「那大小了吧。」
羅伊瞪大眼楮。
「我是他父親,我可以為他做主啊,再說,那可是偉大的天神陛下,我的女兒能侍奉他,是我羅家的榮幸。」
王耵︰「」
後來,也沒有繼續勸說。
因為,開飯了。
身毒西北部屬于旱區,出產小麥,所以大家以面食為主,輔食分素食和肉食。
吃飯的時候又讓羅盯等人有些難受。
羅歲昌忍不住出聲道︰「你們吃飯是一起吃嗎?」
羅伊好奇道︰「是啊,你們怎麼吃啊?」
這就是李牧之後世腦袋的問題。
雖然發明了碗筷,卻仍是大家一起吃,也沒有做過什麼詳細規定。
在這里,就體現出了一絲不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中國最早的禮正是起源于祭祀。
漢初,由于黃老之術的盛行,靈魂不滅的觀念有了較大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陰陽五行學、讖緯迷信、神仙方術等尤為盛行,祭祀活動也十分頻繁,幾乎是月月有祭祀,在祭祀結束之時都要舉行飲宴活動,這些祭祀飲宴也構成了當時漢人宗教性飲宴的主要內容。
隨著國家政局的穩定,武帝時期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正統地位的確定,使得儒家的學術思想成為當時社會中的主流思想,需要全國上下加以研習,飲宴禮儀自不例外。
「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透過這段話詳我們可以看出,在漢代飲宴的禮儀中,詳細到連每道菜的具體擺放位置都不能疏忽,如飯要放在客人的左邊,湯則置于客人的右邊等。
這些都是禮儀,這里不講,羅盯叔佷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然而,他們已經習慣分餐制了。
羅伊則沒有這個習慣。
最後,他們忍下來了。
這段飯吃的真實折磨。
羅伊沒有用筷子用右手抓。
羅伊覺得款待剛剛認識的好朋友,所以拿出了自己祖傳是配置咖喱,幾乎無菜不咖喱。
漿糊糊得!
恩,味道倒是勉強。
王耵叔佷晚上就覺得鬧肚子了。
可能是心理作用。
說什麼也不去吃羅伊的飯了。
不過他也發現了一條商路。
羅伊做菜放了各種各樣的調料,是他們在大漢沒有見過的,諸如豆蔻,黑胡椒丁香,咖喱。
據說身毒有不少類似東西。
他覺得有機可圖。
不過並未開始,他還要繼續模索這座陌生而又帶有熟悉的城池。
隨著閱兵時間的到來,城池變得熱鬧起來,這是第一次李牧之登基後的閱兵,幾乎大大小小的部落酋長都來了。
而且,李牧之還邀請了其他翕侯和大月氏貴族,他們有的人派來了使者,或者有的親自前來。
都是想要打探一下李牧之情況。
這兩年,大明動靜不小。
大家幾乎都有所耳聞,攻佔了喀布爾城後,大月氏王庭沒有什麼反應,似乎就這樣讓李牧之收入了懷中,那可是一塊精華之地啊。
李牧之的實力應該是佔據國內首位,比休靡翕侯都要強了。
大月氏女王就這樣心甘情願?
好了,後來大家明白了。
原來兩人早就勾搭在一起了。
但是,不少人也在猜測,李牧之是委曲求全,背後肯定有很大的野心。
這樣的人還不少。
甚至大月氏女王都收到多封奏折,全是彈劾李牧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