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盡管因為東方某個家伙不時搞事,導致歷史走向產生了不小的改變,但是薩拉熱窩的槍聲還是響起了。

這只蝴蝶扇動翅膀激起的氣流並沒能在歐洲引發一場風暴,蝴蝶效應在他這里失靈了。究其原因,可能還是歐洲那只蝴蝶比他強壯太多,一翅膀將他扇過來的台風給扇了回去,歐洲依舊在戰爭這條不歸路上狂奔。

在講述那場改變了歷史的刺殺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奧匈帝國這麼縫合怪。

奧匈帝國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延伸。這個王朝稱得上長壽,在1282年開始統治奧地利,一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百多年了,他們的統治依舊穩固。在哈布斯堡王朝強盛的時候一度統治大半個中歐和西歐,整個德語區都是他們的地盤,由這遼闊的疆域和眾多的民族組成的國家被人敬畏地稱為「神聖羅馬帝國」,雖然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後來,拿破侖崛起,在這位戰神堪稱「核善」的眼神注視之下,弗朗茨二世只覺得頭皮發緊背脊發涼,老老實實的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至此壽終正寢。

當然,奧地利人也沒給拿破侖好果子吃,拿破侖的帝國從崛起到滅亡,都在跟奧地利撕逼。奧地利天降猛男,卡爾大公橫空出世,這家伙的軍事才華不在拿破侖之下,法國跟奧地利打了那麼久,很少能佔到便宜的。最後,拿破侖身死國滅,奧地利帝國卻依然矗立在西歐大地上。

不過,奧地利人笑得太早了點,幾十年後,普魯士人強勢崛起,這幫家伙可是打定主意要把整個德意志統一起來,甚至要把整個德語區都統一的,他們二話不說,揪住當時德語區的老大,已經六百多歲了的老同志奧地利帝國就是一頓狂扁,直接將奧地利給揍趴下,乖乖的交出了德語區大當家的寶座,從此退居二線。

丟掉了德語區大當家寶座的奧地利自然不甘心就此沉淪,在戰爭失敗的第二年,他們便通過與匈牙利聯姻並且實行二元君主制,成功地與匈牙利共同組成了奧匈帝國。此後這個國家發展迅猛,領土一路擴張,短短幾十年時間便變成了一個擁有五千多萬人口、近七十萬平方公里疆域的龐大帝國。論領土面積,奧匈帝國僅次于沙俄,排歐洲第二;論人口則僅次于沙俄和德國,排歐洲第三;綜合實力則可以排到世界第五,當真是不容輕視。

此時的奧匈帝國,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特蘭西瓦尼亞,以及塞爾維亞的伏伊伏丁那平原,波蘭也有一部份領土在他們的統治之下。在歐洲,除了沙俄,真的找不到第二個擁有如此遼闊的疆域的國家了。

但奧匈帝國並不滿足于此,他們還想繼續擴張,重現羅馬帝國的霸業。只不過,現在奧匈帝國西邊是德國、法國,東邊是沙俄,都是些狠角色,奧匈帝國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想從這些強大的國家身上奪取領土,那跟找死沒有任何區別。沒得選了,綜合實力相對要弱小很多的巴爾干地區就成了奧匈帝國擴張的方向,也是唯一的方向。要是能把整個巴爾干半島給吞並,奧匈帝國的領土無疑將大大擴大,巴爾干地區那些剽悍絕倫的民族也將成為帝國的兵源,這將極大地提高帝國的實力。

于是,奧匈帝國便開始一步步的蠶食巴爾干半島。那時巴爾干地區的民族已經將統治這一地區五百余年的土耳其人給打回了老家,紛紛獨立了,但是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壓根就得不到半點獨立的機會,每次只要有一點要獨立的苗頭,必定會招來哈布斯堡王朝的殘酷鎮壓。這還不算,在1908年,他們又吞並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大加快了吞並巴爾干地區的進程。

這就讓處于奧匈帝國三面包圍之中的塞爾維亞十分不安了。

混政治的沒有哪個是笨蛋,奧匈步步蠶食,塞爾維亞人就算是傻子都知道下一個就該輪到他們了。塞爾維亞被土耳其統治了五百余年,那些作為異族奴隸的痛苦記憶猶自鮮明,現在奧匈帝國又步步蠶食,難道他們剛獨立不久就又要當亡國奴,繼續給奧匈帝國當五百年奴隸麼!?

這絕對不能忍!

感覺到危險的塞爾維亞人積極行動起來一邊積極聯系巴爾干半島其他國家和民族,試圖建立一個對抗奧匈帝國的聯盟,一邊在波斯尼亞和黑賽哥維那境內扶植反奧匈組織,襲擊奧匈在當地的駐軍,暗殺奧匈的官員,千方百計的給奧匈帝國搗亂,反正不能讓奧匈帝國在巴爾干半島站穩腳跟。

塞爾維亞的這些小動作固然給奧匈帝國制造了不少麻煩,但同時也讓奧匈帝國對他們恨之入骨。早在第二次巴爾干半島戰爭的時候,奧匈帝國就跟德國建議兩國聯合出兵在背後狠狠的捅塞爾維亞人一刀,以解救正在遭受整個巴爾干地區圍攻的保加利亞。不過德國一來要考慮土耳其人的感受,二來跟奧匈帝國聯手干掉了塞爾維亞德國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最終也是白白便宜奧匈帝國,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德國當然不干,所以委婉的拒絕了。但奧匈帝國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千方百計增強自己在巴旦半島地區的軍事實力,在跟塞爾維亞打交道的時候都是咄咄逼人,恨不得一拳捶死塞爾維亞!

兩國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尤其是在伏伊伏丁那地區,雙方摩擦不斷,硝煙味濃得嗆人,一點點火星就能引發一場大爆炸了。

奧匈帝國自然不會允許塞爾維亞這塊硬骨頭擋住自己擴張的腳步,他們數次提議與德國聯合出兵,干掉塞爾維亞,但德國都沒同意。此時德國正忙著給軍隊換裝,並且革新自己的戰術,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來用,自然不希望節外生枝。更何況大干地區戰略位置如此重要,整個歐洲都緊緊的盯著這邊,真要跟奧匈帝國一起出兵去把塞爾維亞吞了,很有可能會招來英法俄三國的干涉,最終一場小規模的吞並戰爭,演變成把整個歐洲都卷進去的天崩地裂的大戰,這是德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被拒絕了好幾回之後,奧匈帝國失去了耐心,他們準備自己干了。反正塞爾維亞王國也不是什麼很強大的對手,有德國幫忙最好沒有德國幫忙,奧匈帝國又滅了他們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既然德國人不想幫忙,那他們就自己來吧。奧匈帝國總參謀部一聲令下,大批精銳部隊源源不斷地開往克羅地亞、波斯尼亞,並且舉行了規模浩大的軍事演習————不用懷疑了,這場軍事演習就是針對塞維亞的。這讓塞爾維亞人又驚又怒,下令全軍進入一級戰備,同時命令波斯尼亞境內的反抗軍組織尋找機會狠狠地教訓一下奧地利人。

在七月二十八日那一天,他們終于等來了教訓奧地利人的機會。

那一天,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婭抵達波斯尼亞,視察帝國在當地的駐軍。大公真的得感謝東方某只小蝴蝶,正是他扇動翅膀,讓這場挑釁意味極強的軍事演習推遲了整整一個月,他也因此多活了一個月。

但他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當他帶著妻子乘坐的敞蓬車行駛在薩拉熱窩的街頭的時候,一名年僅十九歲的波斯尼亞青年突然沖了出來,照著他和他的妻子連開七槍……

斐迪南大公的妻子出身低微,整個皇室都不待見她,大公帶她到波斯尼亞來是想讓她享受一下在維也納得不到的皇室榮譽。結果他做夢都沒想到這片在六年前被奧匈帝國吞並的土地對征服者的仇恨來得如此強烈,他的妻子不僅沒能享受到任何尊榮,反倒與他一起把命丟在了薩拉熱窩,做了一對悲情鴛鴦。

不過,大公此行也不是一點價值都沒有,他和他的妻子的死讓奧匈帝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

向塞爾維亞開戰,全面吞並塞爾維亞的借口!

「在得知大公夫妻遇刺後的第一時間,奧匈駐波斯尼亞、克羅地亞和伏伊伏丁那地區的軍隊便開始總動員了。」克洛維公爵神情嚴峻,「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要向塞爾維亞開戰,而這次,我們再也沒有辦法阻止他們了。」

萊茵哈特嘆息︰「是啊,那畢竟是奧匈帝國的皇儲……這種事情,換作任何一個國家,都只剩下開戰這一個選項,否則國家尊嚴何在?」

斐迪南大公是奧匈帝國的皇儲,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刺殺他等于直接向奧匈開戰,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動軍事報復,也在情理之中。要是威廉皇儲在外國被刺殺了,只怕德國的反應會比奧匈暴烈百倍,二話不說,直接就出動百萬大軍把人家整個國家給鏟了!

所以,這一次,德國真的沒有辦法阻止奧匈向塞爾維亞開戰了。

即便德國還遠遠沒有作好戰爭準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