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6章 真沒干什麼

但是,首相大人馬上就發現自己想多了。一听說要聯手對付中國,法國總理立刻表示︰「中國現在還沒有明顯的要加入同盟國陣營的傾向,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對他們采取太過強硬的態度,不然萬一激怒了北京,使得他們報復性的果斷加入同盟國,那反倒不妙了。」

英國首相很是惱火︰「那個年輕的元首都可以參觀德國高度保密的軍事演習了,這傾向還不夠明顯嗎?」

法國總理還是瑤頭︰「他們並沒有進行實質性的談判,不是嗎?」

好吧,英國首相算是明白了,法國並不願意跟中國反目成仇。忌憚中國的實力只是比較次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他們跟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合作實在是太密切了。中國提供了大量法國緊缺的勞動力,法國人拿出一小部分的地盤作為回報,雙方合作一起去開發法國在亞洲非洲的殖民地,將埋藏在地底下數千萬甚至數億年之久的礦產資源源源不斷的開采出來,變成巨大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兩國的國庫。中國方面對工業設備和農耕機械設備的需求也非常旺盛,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通過向中國提供卡車、拖拉機、公共汽車、收割機等等設備,法國相關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更別提法國人還拿下了南京長江大橋這個項目。這可是了不起的大工程,一旦成功不僅能為法國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更能收獲很高的榮譽。

有這麼多好處,法國自然不願意跟中國翻臉。

可問題是,英國沒有撈到什麼好處。

這也是英國最為惱火的地方。那個年輕的元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似乎對全世界礦產資源分布了如指掌,總是能輕而易舉的在一些不為人注意的地方找到價值連城的礦產資源,越南和毛里塔尼亞的鐵礦、北非的石油和磷礦、剛果的銅礦、委內瑞拉的石油湖……都在他的妙手點化之下一一出現,為法國和德國帶來了滾滾財源。而偏偏英國這個擁有全球最廣闊的殖民地的國家卻沒能從中撈到任何好處︰那個家伙不願意跟英國進行這方面的合作!

英國人自然知道為什麼。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過去半個世紀里,英國把中國欺負的太慘了?中國或許沒有實力報復英國,但不跟英國合作這點權力他們還是有的

看著法國、德國挖礦采石油忙得不亦樂乎,賺得盆滿缽滿,而自己卻一無所獲,英國人的心里真不是個滋味。他們也多次隱晦的表達出願意跟中國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大家一起開發殖民地資源的意願,可是那位年輕的元首去對此表示濃厚的沒興趣。這讓英國人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對于那位年輕的元首,他們是越發的恨的咬牙切齒了。

可是法國人還是不願意跟他們合作一起整中國,英國也無可奈何,所以轉頭就跟日本接觸,就不信日本也對整中國不感興趣。

日本對整中國實在是太感興趣了。這幾年日本在中國吃的虧可不在少數,首先是在中國的特權被一點點的收回,其次是在中國掠奪資源的計劃也受到了嚴重的挫折。中國對東北的控制正在顯著地加強,日本幾次想要開發東北的煤礦鐵礦,都因為中國方面的不合作而慘遭失敗,現在又被中國拖入了軍備競賽,被龐大的軍費開支給壓得氣都喘不過來,這讓日本如何能不恨?要整中國?那必須有他們一份子!

只不過具體如何操作,還得認真推敲。

李思明對此一無所知,在整個歐洲都為他這次非常低調的訪問而牽動的時候,他正搭乘著飛艇飛越廣袤的大陸和遼闊的海洋,一路輾轉回到了北京。

當他回到北京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他跑路的時候低調,回來的時候自然也低調,沒有驚動任何人,就這麼悄悄的在北京飛艇起降場降落,然後在警衛員的護送下返回城里。只可惜,他還是被袁世凱給堵了個正著︰當他和宋雨薇、王小曼帶著漫長旅行留下的疲憊回到府中的時候,驚訝的看到一個大胖子正坐在自家客廳里慢悠悠的飲著茶。

李思明給嚇了一跳,叫︰「我去,你怎麼會在這里?」

袁世凱淡淡的說︰「听說元首回國了,我特意過來恭迎。」

李思明說︰「恭迎?老兄你真是太客氣了,咱們誰跟誰呀,不用講這套的!」

袁世凱說︰「這是禮數,不可廢。」放下茶杯,看著李思明,皮笑肉不笑的問︰「從亞洲跑到大洋洲,又從大洋洲跑到非洲、歐洲,玩得很開心吧?」

李思明嘿嘿笑著,把行李交給宋雨薇和王小曼讓她們帶上去︰「還好,還好,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好玩。」

袁世凱哼了一聲︰「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好玩你都能扔下整個國家跑到外面去玩上一個多月,要是有你想象的那麼好玩,那你豈不是樂不思蜀了?」

李思明說︰「那哪能呢?這國家我還是要的!」

袁世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見他嬉皮笑臉的,越發的惱火。但惱火歸惱火,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最終,這個大胖子無奈地嘆了一口氣,說︰「你真的應該慶幸自己在攻入紫禁城的時候將傳國玉璽給砸了,不然就沖你這跑到國外一個多月不想回來的瘋勁,這天下現在還姓不姓李都很難說!」

李思明正色說︰「這天下從來就不姓李,也不會姓袁、姓孫。我們不管是哪個上台,都只是這個國家的領航者,干夠任期了就得下台!」

袁世凱淡淡的問︰「你是這樣想的沒錯,但你能保證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麼?老弟,我是從舊時代過來的,我太清楚這個位置有多誘人了,沒幾個人把持得住的!」

李思明說︰「軍隊和老百姓手中的槍會讓他們冷靜下來的。」

袁世凱只覺得這個年輕人真的太過天真了。中國過去兩千多年,一直被皇權統治著,皇權至高無上的思想早已被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中,豈是短短幾年之內能夠消除得了的?他不想當皇帝,不代表別人不想,少年項羽目睹秦始皇出行那連綿十余里的儀仗時那句「彼可取而代之」就像一道魔咒,兩千多年來不知道蠱惑著多少人的心靈,讓他們不顧一切謀奪這個位子。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算將龍椅釘在自己的上都覺得不安全,一眨眼就可能被人搶走,這家伙倒好,都在這個位置上了,居然還敢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袁胖子認為要是早個三五年,他鐵定要趁李思明不在玩一鋪大的,爭一爭這個位子。但現在……算了,一個糖尿病患者還爭個屁啊!

是的,早在武昌起義前他就在鹽城醫院里查出自己患有糖尿病,而且挺嚴重,這些年一直是靠藥物維持。這個鬼病他是知道的,不治之癥,只能用藥物控制,壓根就不存在治愈這一說,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去向閻王爺報到了,還有什麼好爭的?能多活幾年比什麼都強!

當然,如果兒子夠爭氣的話他還是願意去搏一搏的,只是他的兒子……

長子袁克定醉心于帝制,卻志大才疏,實在不是能治國的料子;

二子袁克文對政治根本就不感興趣,醉心于戲曲書畫詞賦,治國?別逗了,想整個現代版李煜出來麼?

三子袁克良跟袁克文剛好反過來,也挺聰明,但是對讀書啥的不感興趣,反倒是喜歡騎馬和舞刀弄劍,連袁世凱自己都罵他是土匪,認為他成不了大器。

他子女不少,但目前成年的也就三兩個,都不是能坐穩江山的料。至于剩下幾個還沒有成年的到底有沒有這能耐,他一時間看不出來,而且怕是沒有多少時間去培養他們了。既然這樣,他還冒什麼險?老老實實守著自家這塊地盤,多給子孫留一點財產不好嗎?

「這段時間英國和法國一直在向我們施壓,要求我們跟德國方面保持距離。」他懶得跟李思明繼續扯下去了,開始說正事,「你在國外到底干了什麼好事,讓他們如此緊張?」

李思明坐下,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茶,灌了一大口,說︰「沒干什麼啊。」

袁世凱打心里不信︰「沒干什麼他們會如此緊張?」

李思明說︰「真沒干什麼,我頂多就是參觀了德軍一支師級規模的實兵對抗演習,順便當了一把德軍指揮官,指揮一個師對付德軍三個師,將他們打得大敗虧輸,把德軍存在的問題全部給暴露了出來而已。」

袁世凱︰「……」

看著一臉雲淡風輕的李思明,他簡直要咆哮起來了。你他媽都去參觀人家最精銳的部隊的秘密演習,並且指揮德軍以中國陸軍的戰術戰略與人家展開激烈對抗,幫德國人將自身存在的問題一一找出來了,還叫沒干什麼?那在你老人家眼里,到底要鬧到何種地步才算是干了點值得一提的大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