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14章 夢碎草原5

吳佩孚迅速抓住了重點︰「司令員的意思是,三天之內就會有兩個主力師趕到嶺西並且完成集結?」

蔡鍔說︰「是的。黑衣軍第1、第2步兵師都已經在哈爾濱休整了幾天,現在正陸續上火車,夜以繼日的往嶺西趕來,最多三天這兩個師就能全部抵達前線,並且完成集結,投入到反攻中去了。」

吳佩孚倒抽一口涼氣。第1、第2步兵師他是知道的,兵力都超過一萬七千人,擁有數十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實力之強,別說在國內,放在全世界也很難找得到對手。兩個師加起來就是近三萬五千人,從哈爾濱到嶺西,足有八百多公里,如此遙遠的距離,能在三天內將三萬五千人齊裝滿員的投送到戰場上,這樣的組織效率,簡直逆天了。

他發自內心的慶幸袁宮保當初沒有上頭,帶著他們跟黑衣軍干到底,否則現在北洋第三鎮是否還存在,真的不好說!

他小心翼翼的問︰「如果這兩個步兵師順利完成集結,那麼,司令員,你打算怎樣展開反擊?」

蔡鍔說︰「北滿戰場的俄軍是怎麼完蛋的,吳標統應該有所耳聞吧?」

吳佩孚說︰「略有耳聞。司令員采用了空前大膽的戰略戰術,只用兩個精銳步兵團抵擋俄軍的瘋狂進攻,兩個師主力從左右兩翼直插俄軍後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扶余、榆樹,斷絕俄軍的退路,對俄軍形成包圍,讓俄軍欲進不得,欲退不能,最後在我軍主力的強大攻勢之下全軍覆沒!」說到這里,他不禁露出欽佩的神色。他自認也是個膽大包天的人物,但是如此大膽的戰略戰術他是萬萬不敢用的,光是想想就心驚肉跳!

蔡鍔不僅用了,而且大獲成功,一把掐住了俄軍的七寸,把那七萬俄軍全部關進了巨大的包圍圈中,最終全軍覆沒。這等勇氣,這等指揮能力,他再怎麼心高氣傲也得寫個大大的服字。

蔡鍔說︰「我打算給他們來個照方抓藥。」

吳佩孚眼都大了︰「還是大迂回戰術?俄軍還會吃這套嗎?」

蔡鍔說︰「俄軍吃不吃這套取決于我軍行動夠不夠迅速、大膽,只要我軍能搶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迂回穿插到位,他們必將陷入慌亂之中,到那時,他們的死期就到了。」說到這里,他皺起了眉頭。

這個計劃要求負責迂回的部隊行動足夠的迅速、果斷,絕不能拖泥帶水。如果第1部隊師接手了十一標的陣地,投入到陣地防御戰中去,他們就無法全力出擊,攻擊力度和速度都將大受影響,變數可就大了!

不接手十一標的陣地……

就十一標現在這樣子,還有能力繼續堅守嗎?

吳佩孚看穿了他的心思,斬釘截鐵的說︰「司令員請放心,我十一標別的能耐沒有,咬咬牙還是可以堅持三天的!」

蔡鍔望定他︰「吳標統,軍中無戲言!」

吳佩孚說︰「守不滿三天,末將提頭來見!」

蔡鍔見他如此堅決,露出贊許之色︰「若能守滿三天,此戰,吳標統當居首功。」

吳佩孚說︰「扯這些太遠了,多給些迫擊炮和集束手榴彈才是正經。」

蔡鍔說︰「管夠。」

還真的是管夠。當天下行,第1步兵團團屬迫擊炮營和兩個營屬迫擊炮連就投入到戰斗中,用猛烈的迫擊炮火力支援十一標,把俄軍炸得人仰馬翻。至于集束手榴彈,那更是成箱成箱的往陣地運,堅守陣地的北洋軍士兵扔到手酸都扔不完。這還不算,十一標那些105毫米榴彈炮原本炮彈得一發發數著打的,現在一車皮一車皮的運過來,炮兵開心地發現,他們每門炮一天打上一百發都打不完這麼多炮彈!

這妥妥的就是在拿錢砸人啊!

俄軍還不知道黑衣軍的王牌部隊已經來到嶺西了,他們還在按部就班地向十一標的防線發動進攻,試圖拿下這些高地,奪取嶺西火車站,以斷絕中國軍隊利用鐵路增援東蒙的可能。但他們馬上就發現不對勁了︰堅守這些高地的仍然是那支頑強得不可思議的中國軍隊,兵力沒有變多,但是火力卻變得異常凶猛,機槍迫擊炮把他們往死里砸,當他們艱難地向上攀登的時候,守軍會把一種由數枚手榴彈種合而成的、威力巨大的手榴彈往他們頭上猛掄!這玩意兒的威力實在太恐怖了,一枚掄過來,跟砸落一枚76毫米口徑高爆炮彈差不多,艱難地往上攀爬的俄軍很窩囊的讓他們炸得死傷枕籍!

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那些可惡的總是攜帶著炸彈在他們頭頂上空盤旋,看到大量人員集結馬上俯沖而下,投下炸彈!在這些禿鷲凶狠的攻擊之下,俄軍連組織進攻都變得越來越困難,作戰效率直線下降!

馬林諾夫斯基對此極為惱怒,嚴令各部︰「三天之內必須拿下嶺西火車站,逾期不克者,軍法從事!」

在他的咆哮聲中,俄軍拼盡全力,頂著飛機炸大炮轟,向十一標的陣地發動一次次進攻,攻勢一浪高過一浪,畢竟誰也不想上軍事法庭。

可惜,嚴厲的軍法消滅不了中國軍隊那猛烈的火力,俄軍一次次不計代價的進攻,除了在中國軍隊的陣地前留下一堆堆死尸之外,再無別的收獲。馬林諾夫斯基越發的惱怒,下達的命令一道比一道嚴厲,然而,卻無濟于事。

在血腥的廝殺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為久攻不克而惱怒萬分的馬林諾夫斯基並不知道,中國軍隊正利用沙俄耗費巨資修的鐵路,以驚人的速度往嶺西集結,俄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然而,距離勝利卻越來越遙遠……

四月四日,也就是黑衣軍第1步兵師第1團抵達嶺西的第二天,李思明就接到了一份長達兩千多字的電報。在這份電報里,蔡鍔詳細的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簡單的說,他打算利用俄軍嚴重依賴鐵路補給的弱點,再給俄軍來一次迂回側擊,先截斷俄軍的補給線,再慢慢收拾俄軍主力。計劃很縝密,也很大腥,膽子小一點的人光看著就會心驚肉跳。不過,李思明仔細研究一番之後,迅速批準了。

然後便著手處理跟奧斯曼帝國的那檔子事……換句話說,他現在沒有空去管前線的事情,蔡鍔自由發揮就是了。

在李思明回到北京後的第三天,息南大使就向他遞交了一份由奧斯曼帝國蘇丹親自署名的文件。在這份文件中,奧斯曼蘇丹提出願意在死海邊劃出一塊面積達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中國,允許中國在那里建化肥廠,租期為五十年;同時又允許中國在約旦開采磷礦、銅礦,在稅收和政策扶持方面都給予巨大的便利。

條件是中國幫他們對付意大利。

1911年9月,意大利跟奧斯曼就在利比亞大打出手了。跟原本歷史上奧斯曼在利比亞兵微將寡、被意大利按著打不一樣,這次奧斯曼帝國下了血本,調集了整整六萬大軍,跟來犯的意大利軍展展開慘烈的血戰。現在地球人都知道利比亞有石油,而且儲量極大,只要能佔領利比亞,便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收益,對于財政極度緊張的奧斯曼帝國來說,這一點至關重要,但凡有一線希望,他們都要保住利比亞,絕不放手!

于是,來勢洶洶的意大利一腳踢上了鐵板,在班加西登陸後不久就遭遇奧斯曼軍隊的猛烈攻擊,一場血戰後,意軍死傷近四千人。

這下意大利徹底火了。他們原本以為自己調集了十幾萬軍隊,形成泰山壓頂之勢,應該能把土耳其人嚇住,迫使其主動放棄利比亞,沒想到土耳其人不僅沒有被嚇住,還主動向他們發動進攻,讓他們死傷慘重,這讓他們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于是,他們很快就全線發動進攻,兩支大軍就這樣在黃沙飛揚的利比亞展開了殊死搏殺。

一開始,奧斯曼軍隊憑借著熟悉地形,適應當地氣候,接連取得了幾次勝利,殺傷甚眾。但是很快,意軍在兵力上的巨大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他們的總兵力是奧斯曼軍隊的三倍。裝備落後、連軍餉都不時拖欠的奧斯曼軍隊哪里頂得住這麼多意大利軍隊的瘋狂進攻?很快就開始敗退了。盡管恩維爾帕夏親自來到前線督戰,蘇丹也不止一次發表講話,要求軍隊拿出奧斯曼男兒的勇氣來,不要給祖輩丟臉,可還是無法扭轉頹勢。當中國軍隊在北滿戰場暴揍俄軍的時候,在利比亞戰場,奧斯曼帝國軍隊已經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只能困守的黎波里、米蘇拉塔等少數幾座大城市和一些要塞,再也沒有能力與意大利軍隊在野戰中爭雄了。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奧斯曼帝國不能迅速調派更多軍隊馳援利比亞,他們很快就會失去這片流淌著黑色金子的土地。然而,現在四面楚歌的奧斯曼帝國,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軍隊來,他們只能尋找外援了!

貌似很能打的中國一下子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